书籍下载屋 - 德拉克罗瓦日记 - mobi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9-11 08:20:03

德拉克罗瓦日记 mobi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德拉克罗瓦日记 mobi格式下载
德拉克罗瓦日记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3337361
  • 作者:(法)德拉克罗瓦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2-11-01
  • 页数:529
  • 价格:33.8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9-11 08:20:03

内容简介:

德拉克罗瓦的日记与他的画向来是齐名的。日记不但展示出画家成长的心路历程,还反映出18世纪上半期法国的人文景观,虽说点滴琐事,读来却兴味盎然。书中附有德拉克罗瓦的著名作品若干,并配以详尽说明,与日记可相互参照。


书籍目录:

英译本编者的话

引言

年表

第一部分

1822年

1823年

1824年

摩洛哥旅途杂记

第二部分

1847年

1849年

1850年

1851年

1852年

1853年

1854年

1855年

1856年

1857年

1858年

1859年

1860年

1861年

1862年

1863年


作者介绍:

德拉克罗瓦(1798―1863),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其艺术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的威尼斯画派、伦勃良、 鲁本斯和康斯太勃的成就,对后代艺术家如雷诺阿、莫奈、塞尚、高更、凡・高、马蒂斯和毕加索等都有很大影响。他善于运用色彩,造型技巧可与提香或鲁本斯媲美,作品富于表现力。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德拉克罗瓦日记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德拉克罗瓦日记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德拉克罗瓦日记在线购买

PDF下载地址:德拉克罗瓦日记PDF下载


原文赏析:

德拉克罗瓦后来说:“席里柯在他还没有画完《美杜莎之筏》这幅画的时候,他就让我去看。这幅画所给予我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一走出他的画室,就像疯了似的奔跑着,一步不停地跑进我自己的屋子。”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德拉克罗瓦的日记与他的画向来是齐名的。日记不但展示出画家成长的心路历程,还反映出18世纪上半期法国的人文景观,虽说点滴琐事,读来却兴味盎然。书中附有德拉克罗瓦的著名作品若干,并配以详尽说明,与日记可相互参照。


精彩短评:

  • 作者: 英恩 发布时间:2013-11-07 13:21:36

    他的头脑里有太阳,他的心里有风暴。四十年来,他欧诺个人类激情的键盘和他的画笔演奏壮观的、可怕的或者温和的音乐,从圣徒传递到战士,从战士传递到情侣,从情侣传递到老虎,从老虎传递到鲜花。

  • 作者: Q 发布时间:2008-02-20 13:32:57

    日记这种东西,恐怕只有搞研究的才能读的下去

  • 作者: 达芬不是奇 发布时间:2013-04-04 13:09:19

    抄读,整整用了我一个大号的牛皮笔记本。

    受益匪浅!

  • 作者: 每山 发布时间:2010-05-26 08:21:35

    书丢了妈的

  • 作者: 丝丝 发布时间:2007-12-27 20:11:55

    疯啦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宽袖 发布时间:2023-09-13 20:04:11

    成人心理痕迹太重

  • 作者: 肆水流年 发布时间:2009-11-03 21:52:45

    思维是门艺术,思考却是一种可以衍生摧毁性的力量!

  • 作者: 小豹子 发布时间:2010-01-13 01:21:56

    很早之前看过,很喜欢.很喜欢江南集搞怪和才华与一身的文风

  • 作者: 室内滂沱 发布时间:2012-07-24 15:05:17

    突然想起这个了。当年备战高考的时候,老师死活要让同学们把这玩意儿背下来,上课就成了几十名同学轮流站起来背课文,现在仍然不明白为什么。英语明明是一种靠听说就能学会的东西,把看优酷的时间花在看youtube上,保证英语倍儿棒。

  • 作者: 丸子 发布时间:2017-07-05 22:41:00

    跟着英语阅读听力又看了一遍。小时候觉得是个爱情故事,不如简爱来得喜欢,现在看觉得有些无聊了。


深度书评:

  • 德拉克罗瓦的日记

    作者:书鱼知小 发布时间:2007-01-18 01:20:45

    在诗人波德莱尔的眼里,大画家德拉克罗瓦是一位独特的艺术家,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整个艺术大链条里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任何人可替代其重要性。作为《恶之花》和《巴黎的忧郁》的作者,波德莱尔厌倦安格尔的“古典”和完美,偏爱德拉克罗瓦的“浪漫”和印象,这是很自然的,对德拉克罗瓦的褒扬也在情理之中,但他说德拉克罗瓦“在整个艺术大链条里是最重要的一环”并不过分。在19世纪的法国美术史上,他和安格尔代表了浪漫派和新古典派,与崇尚古典风格的安格尔不同,在德拉克罗瓦看来,绘画时色彩比素描重要,想象比知识重要。他一生的美术创作也为浪漫主义做了最好的注释。除了美术作品,其实德拉克罗瓦的日记也几乎和他的美术作品一样出名。

    十多年前,在我还不知道德拉克罗瓦这个名字时,我买下了这部《德拉克罗瓦日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买这部书的初衷仅仅只是为了这是一部艺术家的日记(但没读上几页我就被它的真情实感和细腻的描写所打动),再一个引起我兴趣的与艺术无关,而是与画家的身世有关,该书的英译本编者在引言中介绍说,关于德拉克罗瓦的生父还留有秘史,据考证德拉克罗瓦的生身父亲不是别人,而是当时在法国显赫一时的外交家塔列朗,而我当时恰巧刚读了拿破仑和富歇的传记,这两人的传记中都还有另一个主要角色——塔列朗,留在脑海中印象深的是这样一句话:拿破仑时代的法国是由三个人来上演革命与帝国的历史的,这三个人就是伟大的拿破仑、阴险狡诈的富歇和长袖善舞莫测高深的塔列朗。

    一位大画家居然是塔列朗的私生儿,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好奇心。据说,在德拉克罗瓦的身上就体现着塔列朗的性格特征,这也解释了何以在德拉克罗瓦身上表现出来的双重性格——一方面是创造性的艺术家,兼具热情的想象力和冷静的判断力,另一方面他又是才华出众的演说家。

    对于相信塔列朗是德拉克罗瓦生父的人来说,塔列朗对德拉克罗瓦的神秘影响也可从他对画家的关怀中看出端倪,比如说德氏的某些作品尽管被人们指责为不合乎传统和常理,但却仍能在沙龙里展出,而且也能被国家收购,就是由于塔列朗的缘故,更有甚者,国家甚至不顾政府美术部的反对,仍把很重要的任务分配给德拉克罗瓦。譬如在1824年的沙龙上展出了德拉克罗瓦的油画《希奥岛的屠杀》,这幅作品虽然毁誉不一,但仍由政府以6000法朗购去(该画现已是德拉克罗瓦的早期杰作)。

    不管徳拉克罗瓦的生父是不是塔列朗,读完了这部《德拉克罗瓦日记》,我知道了这位被喻为“浪漫派的灵魂”的伟大画家。不过十多年后,我才见到了能全面反映德拉克罗瓦的生平和艺术创作的书,这就是《世界名画家全集·德拉克罗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这两卷书交替翻览,能清晰地认识和欣赏德拉克罗瓦的面貌和作品。

    这部《德拉克罗瓦日记》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德拉克罗瓦早年的日记,1822年他24岁开始写日记时的意图很明确,即为自己一个人写,写下自己的日常交往、爱情生活和在艺术上的探索。但他的日记到1824年突然中断了,1832年他到北非摩洛哥旅行时才又写下了简短的旅途杂记;第二部分是德拉克罗瓦中年以后的日记,1847年1月,德拉克罗瓦又开始写日记,这时他年近五十,已度过了他在艺术上最活跃最多产的年代,与青年时代相比,他的日记显得深沉了许多,他在1847年1月19日的日记中表白他开笔是要为自己的生活感受保留一个记录,以便日后去追想时所得到的印象会更为深刻。

    德拉克罗瓦在日记中记下了他对前辈画家和同时代人的艺术作品的见解,他自己艺术创作的构思和计划,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同时他也记载了他丰富的社交生活,因而这部日记也就成了19世纪中叶法国上流社会生活的一部真实的写照,留下了巴尔扎克、大仲马、乔治·桑、波德莱尔、肖邦、伯辽兹、柯罗、米勒、梅里美,等等同时代的作家、诗人、音乐家和画家在日常交往中的真实形象。比如他在1853年11月25日(星期五)的日记中用简洁的几句话就勾勒出了大仲马的性格剪影:

    “好厉害的大仲马(他是从不饶人的)半夜里带着一本空白笔记簿跑来把我喊起来了。我真是蠢死了,把一些事情原原本本地讲给他听;天才知道他要这是干什么!我相当喜欢这家伙,但我们不是一个类型的人,所奋斗的目标也不一样。他所生活的那个圈子我是合不来的,我们要是搞到一起,总会有一个人要发疯的。他把他手稿的前几页留下给我过目,我读起来倒是怪有意思的。”

    中年后的德拉克罗瓦活得简单而纯粹,在他的日记里,能看到他穿梭林间或漫步海滨的喜悦,也有他置身庭园的幻梦,还有他对花草植物的爱恋,这些,逐渐成为他日常生活的重心,并由此升华的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感情,倾注到了他的艺术创作中,他留在在画布上的色彩更多的是他情感的宣泄。他的生活只有一个中心,这就是他的艺术。譬如他写于1853年11月30日的日记:

    当我倾听美妙的音乐,特别是听莫扎特的作品时,音乐里所流露出来的那种太平盛世的和平气氛,每每引起我思想上的共鸣。在我有生之年,现实生活中的七情六欲,是再也不会扰乱艺术作品所给我带来的那种清高的情趣了。我真不明白,一般人那样醉心于官场名利,究竟又有什么意思呢?我所醉心的不是这些,而只是醉心于鲁本斯或者莫扎特。一周之中对我来说所必不可少的,乃是一支抒情歌曲,或者一幅画在我身上所引起的回忆。当别人匆匆去赴情妇的幽会时,我却去做我的工作;工作完毕,或是回到我那孤独的寓所,或者到外边去消磨时光......

    到了晚年,德拉克罗瓦的全部精力几乎都投入到了工作中,他对波德莱尔说,他年轻的时候,每晚都要参加一场音乐舞会或者别的消遣,否则他简直无法开始工作,而现在他不仅能无休止地工作,甚至能在并无希望获得报酬的情况下工作,消遣和娱乐对他来说已可有可无了。而写日记成了德拉克罗瓦生命中的一部分,他的日记持续到1863年6月22日,一个多月后的8月13日,他因病与世长辞。他留给世人的是9100多件作品,其中油画850多件,速写册60多本。关于他的艺术创作,塞尚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德拉克罗瓦留下了法国最美的色彩,在我们的天空下,没有一个人比他更具有属于色彩的平静、哀婉动人与震撼,我们所画的都来自他的启发。

        与德拉克罗瓦的艺术创作相比,他的日记丝毫也不逊色,《德拉克罗瓦日记》一书的引言中讲述的一则轶事可以拿来给他的日记做一个最好的注释:一位法国艺术家说,德拉克罗瓦的画他倒不怎么欣赏,不过他写的回忆录(日记)却很出色,人们会在这方面记住他的。

  • 浪漫主义的狮子

    作者:Windywings 发布时间:2006-07-01 18:19:32

    [翻出一篇两年前的BLOG,贴过来]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零零星星,看完了《德拉克罗瓦日记》。

        德拉克罗瓦,法兰西美术史上响亮的名字,浪漫主义的狮子。1798年4月26日(也就是安格尔诞生后十八年,柯罗诞生后两年,巴尔扎克诞生后几个月的时候),生于巴黎附近的夏朗东-圣-莫瑞斯。从1822年起,他开始写日记,记载了朋友的会见、日用开支、爱情生活、绘画技法心得和未来的创作技法等。

        恩……我觉得现在我还没有时间和资格来总结德拉克罗瓦,就专拣好玩的说吧。日记开头看的比较认真,他 的日记其实是两部分,年轻时期的和老年。中间中断了20来年。通过年轻时候的描述,他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喜欢的女孩的心理活动的担心,真是感到非常亲切。就好像写我的一样,嘿嘿。很羡慕透过日记看到的18世纪法国上层社会的生活,音乐会贯穿于生活之中,艺术家通常通晓多门艺术。德平时可以去肖邦家里做客,聆听主人的钢琴;或者接受大仲马的采访,好让他有写新小说的素材;还经常有与各个公主的会面。我对美术史虽然看了点书,单都是没有意义的符号。从他对库尔贝的批评,可以看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德自始至终崇拜鲁本斯,晚年对提香也有好感。不过他对安格尔是始终看不上的。日记中从未提到过达芬奇,看来他并不是作为画家而闻名的。德对音乐也文学诸家也有点评,贝多芬的乐谱上充满修改的痕迹——生活在痛苦中的可怜的人。对于伏尔泰那种当代的人,一般都不作评价。文学家会经常把交好的画家在作品中以某个人物体现,当然画家也会把他们的文人朋友安排到画面里的。

        在1854年8月5日的日记中,第2、3段是非常标准的对于分形的描述,我对此非常赞叹。此外对于昆虫的描述出现两次,1850年5月17日描述了一场蜘蛛和“苍蝇”的战斗。德以朱庇特观看赫克托耳和阿基里斯格斗的心情观看了过程,并且做了生动而真实(我倒是有资格说这个)的描述。他认为一只苍蝇战胜一只蜘蛛破有因果报应的味道,其实那只所谓的苍蝇是我们小学课本上的“蜾蠃”,是一种蛛蜂。那时候法布尔只有27岁,艺术家也不大可能涉足昆虫分类学的内容。另外在1855年7月15日描述了一个蚂蚁捕猎甲虫的场面。

        到了后来我就看的十分粗糙了,而且是散点的看而不是逐行,因为很多我不太感冒的美术理论。但是我的记性好像也不太好了,看完一段后再看一遍就好像没看过一样。他扁安格尔的时候我记得好像看过一本《安格尔论艺术》,可是书中内容是一个字也记不起来了。:(

        看到最后几页的时候老被一个念头影响,那就是德还有几天活头。1863年6月22日写下最后一篇,同年8月13日逝世。日记没怎么提及病痛等事,而且思维也是活跃的。德在很早就有一个感触,随着年龄的增长,头脑越发灵活,但是精力却逐渐衰落。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身体死去是一件幸事,如果我年老时开始糊涂或者生活在病痛中的话,我将学海明威那样死去。

        最后引用一句德拉克罗瓦的名言:一个人必须敢于走极端。没有冒险,甚或没有极大的冒险,就不会有美。

  • 德拉克罗瓦日记

    作者:King 发布时间:2020-05-10 17:39:09

    虽然德拉克罗瓦的日记名气相当大,甚至书中说有法国的评论家认为日记超过绘画。可是我并不觉得其文学性相当的出色。甚至我没有感觉到日记对理解他的绘画有着相当的“帮助”。

    当然这有些苛求作者了,毕竟日记是私人作品,作者并不是准备来发表的。所以更多的是日常的人与事。鉴于作者的地位和生活圈,出现在日记中的人物大多都有些名气。比如说肖邦和乔治·桑等。另外作品中还是有些作者的艺术思想的。

    同时可以看出,作者也颇为博学多才,也许这才是成为巨匠的重要原因,人不是只投身于自己的小行业和天地,要有着广博的知识和视野,这也对自己的作品的构思和内涵可以深化,否则《自由引导人民》和《希奥岛的屠杀》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还是相当可以读读的作品。

  • 德拉克罗瓦日记

    作者:King 发布时间:2015-12-04 15:27:14

      有时候想,上帝真是太不公平了,经常把所有的才华集中于一人,而大多数人却处处平庸。作者便是前一种人,不仅是浪漫主义绘画的宗师,而且其日记也是杰出的作品。

      西洋绘画一直以宗教、历史、神话为题材,并且注重线条,就算是画像也是古香古色,这种风气到达大卫(他的拿破仑作品虽然取材于当代但依旧古意盎然)和安格尔到达高峰,事实上也就走入了绝境。而此时德拉克洛瓦横空出世,一方面大量选择现实题材(《希奥岛大屠杀》《自由引导人民》);另一方面注重色彩,其事实上为印象派为首的现代绘画开辟了一条新路。其艺术成就可以与任何人相媲美。

      而此书是作者的日记集,说实话,许多内容根本看不懂,除了正常的生活内容外,有着大量的艺术内容。包括其打量编写的艺术辞典,如何调色如何构图等。对于不懂绘画的人来说确实如同天书。但却也可以体会艺术创造之精髓,可以说每一笔都在心中进行了无数的考量。其在书中也提到其他人的创作,比如说诗人写出二百行,但真正成书时也许只有二十行;又比如刚开始的的构图与完成后的作品根本没有“关系”。这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意完全吻合。我想这也许就是真正的成功者之素质,也反映出当今为什么没有大师的缘故。反过来想,也许上帝还是公平的。

      (写于2006年12月30日)日记是一种我不不太喜欢的文学样式,当然我也记日记,但总觉结构太松散,要大量注释才能阅读且有许多无关紧要之细节。这样阅读之时很容易分神。

      但这也是日记吸引人之处,枝节过多,大量注释及结构松散。城知写日记之人大多数并没有想过出版,而只是记给自己看以备查阅。也正因为此许多以后为人所知的精华之雏形及本来无人能知的内容都跃然纸上,所以日记才精彩。以上是我读此书的收获。

  • 真实吗?

    作者:小米=qdmimi 发布时间:2008-05-02 18:21:40

    德拉克罗瓦的日记几乎是我读过的日记中最好读的,叙事清晰,笔锋又常带情感,屡在不经意间有令人警醒的句子出现。

    不过愈读愈有个疑问,这日记是否真的全为了记录自己的经历思想情感而写呢?真的没有一点为了“今后的读者”考虑的成分吗?我不否认这种可能性,可也没法否认另一个可能性。

    日记,尤其是有才之人的日记并不常是渲泄的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还是与后世人的一种秘密交流。这种交流是他们心里所希冀着的,或者至少并不反对这种可能性,毕竟像《幻影书》中那个导演遗嘱所列的一烧了之的做法只是极少数,而且他也是怀着被了解的渴望无奈而为之。想歪了……

    日记正文中似乎没有提及塔列朗,也没有提及一些似乎应当提及的人,这也正是日记的有趣之处。

    摘我深有所感的一段:“我们渴望获得某种特定状态的快乐,但一旦得到了这种欢乐,我们却又觉得它无所谓了。我们常常感到有这种情况,就是‘今不如昔’——我们曾经渴望的情趣一旦来到,反倒觉得不如当初了。”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舒适推理”或成全球推理新浪潮——全球超级畅销书《周四推理俱乐部:活了两次的男人》新书发布会

    作者:接力出版社 发布时间:2023-02-28 11:45:14

    2023年2月25日,接力出版社于北京订货会会场举办了全球超级畅销书《周四推理俱乐部:活了两次的男人》新书发布会,作家、编剧

    褚盟

    主持活动,推理作家

    呼延云

    陆烨华

    作为嘉宾出席。

    活动现场

    “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故事发生在英国乡间高档养老社区,住在这里的老人们每天组织板球、钩花、拼图社团,午后惬意地喝着啤酒晒太阳。当然,也有人不满足于这样的退休生活,前特工伊丽莎白拒绝“穿着纸尿裤,坐在轮椅上慢慢变老”,于是联络推理迷护士乔伊丝、工人罗恩、心理医生易卜拉欣组成“周四推理俱乐部”,每周四聚会,研究警方多年未破的悬案、疑案。

    没想到,“周四推理俱乐部”刚成立不久,他们的身边就开始出现一连串错综复杂的凶案,这让四位平均年龄77.5岁的老人兴奋不已,各个拿出看家本领,帮助年轻警探们侦破一起又一起连环凶案。

    周四推理俱乐部

    7.2

    [英] 理查德·奥斯曼 / 2022 / 接力出版社

    “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第一部

    故事充满悬疑、英式幽默和老人们在不经意间输出的人生哲理,快乐、积极的生活状态让全球读者爱不释手。“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一经推出,就火爆全球——上市30个月销量突破800万册,蝉联《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榜首60周,版权输出到43个国家和地区,荣获英国国家图书奖2021年度最佳作家奖,入围爱伦·坡奖、安东尼奖等国际推理小说大奖,入选日本2021年三大推理海外榜。

    “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第一部简体中文版由接力出版社于2022年4月出版发行,是当年表现最亮眼的推理小说之一。

    该书获紫金陈等作家以及《新京报书评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界面文化》等媒体推荐;拿下当当小说新书榜第一、抖音文学书爆款榜第一、西西弗2022年新书畅销榜TOP10;登豆瓣新书速递榜单,连续20周登豆瓣悬疑推理小说一周热门榜。

    周四推理俱乐部:活了两次的男人

    8.0

    [英] 理查德·奥斯曼 / 2022 / 接力出版社

    《周四推理俱乐部:活了两次的男人》

    2023年新春,“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新作《周四推理俱乐部:活了两次的男人》简体中文版正式上市,获紫金陈、呼延云、史航、褚盟、陆烨华、时晨、孙沁文等人推荐,上市当周登豆瓣新书速递榜,上市当月实现加印。

    活动现场,主持人褚盟和嘉宾呼延云、陆烨华从专业推理作家的角度与读者分享“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深受读者欢迎的原因——回归阿加莎“黄金时代”英式推理的同时,创新地融合当代推理小说新元素。

    以下为发布会精彩内容:

    推理小说中久违的舒适感

    褚盟:

    我看过几百部推理小说,但在看完“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之后,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个系列和其他推理小说不一样。

    主持人褚盟

    呼延云:

    这个系列我看完之后最直观的感受是,很久没有看到这种风格的作品了,作者以很轻松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传统风格的故事。我知道很多书评人称之为“舒适推理”,觉得很轻松、很幽默,没有现在的推理小说中常见的血腥、暴力与杀戮。看的时候我会不知不觉地联想到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写的“马普尔小姐探案”系列小说,它们的风格是很相似的。

    与此同时,“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因为作者本身是很资深的媒体人,又带有一种非常鲜明的媒体人的风格。以往我们觉得推理小说的情节要不断地反转,悬念设置得越稀奇越好,中间还要添加各种各样的“佐料”,各种各样的主线、支线故事,设置不同的层次等。

    但在这个系列的作品中,虽然也有很多反转,但在叙述故事上是非常舒缓的,一切都围绕四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展开,讲他们的生活和在养老社区遇到的各种案件,故事展开的节奏和老人们做事的节奏一致,体现媒体人还原现实生活的功力,不会让读者感到压抑、憋闷,这种阅读体验感很多年没在推理小说中出现了。

    陆烨华:

    我在读这套“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时,也联想到了很多经典作品。比如我在剧情里看到了作者向“马普尔小姐探案”系列、硬汉派作品致敬的味道。特别是到了第二本,老人们面对的是珠宝盗窃案、连环凶案和跨国犯罪,有很多谍战的情节出现,有意思的是,老人们面对这些罪案的时候不是我们平常印象中以为的紧张、惊恐、不知所措,他们是以一种非常丰富的沉淀下来的阅历去把各类案件当成一个小事来处理,这是一个巨大错位的情节设置,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这让我觉得他们内心非常强大,总是用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生活,跟着他们一起破案,让我体会到安全感、舒适感。

    另外,作者的文笔也很好,他的笔锋有一点儿伊坂幸太郎的感觉,主人公们说话都非常跳脱,言语之间非常幽默,把惊悚、紧张的破案过程描述成司空见惯的事,用很轻松的语气调侃着说出来。

    这个系列每本书的结尾都很简洁、精彩,类似新本格推理里的一击必杀式——解开一个盲点,真相就是这么简单。我能感觉到,作者理查德·奥斯曼的推理小说阅读量应该非常大,所以他才能将这么多作品的优点融会贯通,写出有他自己特色的这么一套作品来。

    反血腥、暴力、压抑的“英式下午茶风格”:

    推理小说“黄金时代”外壳与21世纪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

    褚盟:

    提到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女王”的伟大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她是活跃在20世纪初期的推理小说“黄金时代”,距离现在正好100年左右。大家都知道过去100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只是完全复刻“黄金时代”的风格,这个小说的销量和读者的接受程度就要打一个问号。好在作者理查德·奥斯曼虽然深受阿加莎的熏陶,但是他并没有把书写得和阿加莎完完全全一样,我在“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里看到了欧美硬汉派、谍战、新本格等特征,算是借用了推理小说“黄金时代”外壳。

    嘉宾呼延云

    呼延云:

    我在看“周四推理俱乐部”的时候,始终是幽默、轻松的,读着非常温暖。

    如果大部分推理小说被叫作“午夜读物”,那么这个系列的作品就是一种反血腥、暴力、压抑的“英式下午茶风格”——读书的体验感类似喝英式的下午茶,很轻松很舒缓,读起来没有压力,随时可以放下,随时可以拿起,不会有中断感。

    陆烨华:

    我把这本书的大纲梳理了一下,发现如果我自己来写的话太难写了。这本书的故事支线很多,且每一个支线都很有趣。另外,故事中有四个主要人物,每一个角色的行动线都会揪着你往前走,相当于看了四个人的故事。而四个人的故事又分别经历了至少四段,作者最后要把这些事件汇聚到一起,还要做到一切都顺理成章,是非常难的。

    《周四推理俱乐部:活了两次的男人》让我很感动的一条故事线是,主角之一80岁的易卜拉欣在街上被不良少年袭击了,躺在医院里面的时候,“周四推理俱乐部”的其他三个老伙计想要帮他报仇,找出那个欺负他的人,给他一顿教训,这个人物设计特别少年、热血。

    袭击老人是非常恶劣的事件,但和书中其他支线故事珠宝大劫案、绑架、杀人、谍战、跨国犯罪的设定相比,显得很日常、不打眼。即便如此,作者还是把这个支线故事的结局留到了最后,和所有大大小小犯罪案件贯穿在一起去解决。我觉得,作者是把这件事的重要程度和一桩谋杀案、一桩珠宝抢劫案画等号的——有人欺负我的同伴和杀人、盗窃珠宝是同等级别的犯罪。

    这个设定反映出来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我前一阵有机会采访作者理查德·奥斯曼,就问到过这个问题,他说他写的时候更关注故事里的人,当一个人物遇到事情之后,他在想什么,又会做什么。回到易卜拉欣遇袭这件事,在“周四推理俱乐部”其他三个人看来,自己的同伴被欺负了,是大过天的事情。

    书中的三位老师会怎么做呢?他们不管所谓的世俗价值观,他们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地击碎它,为自己的老伙计报仇。我觉得这是“周四推理俱乐部”这个系列,在“黄金时代”古典推理外壳下包裹出的一颗非常现代的心——关注个体的感受。

    我最近在看阿加莎的传记,里面提到维多利亚时代中后期推理小说中的窠臼,比如某个发生在酒店里的凶案,大家怀疑了一圈的嫌疑人,但是服务员是不会被怀疑的,明明他们都有作案时间,有些还有作案动机,为什么不会被怀疑呢?因为在当时的价值观念里,服务员只是推进小说情节的工具,不是角色。

    这是一种落伍的价值观念,“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和当时的推理小说相比,虽然外壳相似,但是内核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孤寡老人成了故事的主角,他被不良少年欺负、老伙计为他报仇这件事和珠宝大劫案、绑架案的重要程度相同。这应该是“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被现在的读者接受和喜爱的主要原因。

    嘉宾陆烨华

    什么是畅销书?作家阅历、笔力与当代读者审美潮流的相遇

    褚盟:说到畅销推理小说,十多年前,我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版权继承人,也就是她的外孙子聊过一个问题,在阿加莎统治的推理小说“黄金时代”,她的书对于英国社会有什么影响?他想了半天,给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答案,

    他说他外婆的书改变了英国退休老人的社会地位。

    什么意思呢?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更没有电子书和自媒体,纸质书是主要的阅读媒介,书店是主要的发行渠道,一般都是工作日的早上八九点开门。如果有阿加莎的新书上市,店员头一天晚上会把书都摆好。

    那个时候,上班的年轻人90%都是下午五点钟下班后去书店排队买阿加莎的书,读完之后再和大家分享、讨论。已经退休的老人在书店早上一开门就第一批拥进去,买阿加莎的书,到下午五点基本都读完了。那个时候英国的老人不管男女,那几天社会地位都非常高,因为只要年轻人敢不尊重老人,他们就在年轻人排队的时候,在他们耳边唠叨书里的故事,给他们剧透。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不知道到我退休的时候,能不能有一位类似的作家出现。我读了“周四推理俱乐部”这个系列之后,提前体会到了一种优越感,这个优越感不是我能给其他人剧透,而是我读完之后,有一种重回推理小说“黄金时代”的感觉。当我看到这本书推出两年多,全球销量已经突破800万册时,更加坚定了我的判断。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畅销的推理小说来自欧美的包括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推理女王阿加莎的《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还有2000年左右出版的丹·布朗《达·芬奇密码》等;日本推理小说方面,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在中国的销量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现场合影

    陆烨华:

    东野圭吾和理查德·奥斯曼相比,应该算是上一代作家了,他的巅峰期在2000年左右。东野圭吾的起点很高,1985年凭处女作、本格推理小说《放学后》就获得了江户川乱步奖。这个奖的含金量很高,得奖的人只要之后的作品逻辑通顺,就能有出版机会。

    东野圭吾之后10年又出版了好几本本格推理小说,但是读者群越来越小,他意识到单纯只写本格是不行的,在后来的作品《秘密》里加入了离婚后的人生新感悟。这部作品让东野圭吾再次获奖、翻红。从《秘密》开始,东野圭吾在作品里减少了本格含量,加入更多对社会、情感和人性的描写,慢慢变成“六边形战士”,写到《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时达到巅峰。

    东野圭吾是有天赋的,他创作了十多年之后才得出这个畅销书写法,没有阅历和写作能力是练不成这么一门技术的。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是理查德·奥斯曼的处女作。在人物塑造方面,可以对标伊坂幸太郎;在本格方面,可以对标“黄金时代”阿加莎、奎因的作品。

    在“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故事里,养老社区里的老人们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得到了作者最多的关注和关怀,每个出场人物都有很立体的人设。四人主角团都不是大善大恶的脸谱化人物,每个人都有小缺点,展现出非常真实的人性,让读者很容易喜欢上他们。比如,前特工伊丽莎白的很多举动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但我作为读者愿意站在她的一边。

    看这个系列,最大的感受是不仅能联想到很多经典作品,还会让我憧憬未来的养老生活。如果我老了以后能有这样一群同伴,或者我自己能保持这样年轻的心态,是非常幸运的事情。这一切都是作者理查德·奥斯曼用白纸黑字在他的处女作里写出来的,我觉得他的描写能力非常强。

    呼延云:

    我觉得这部作品采取的是一种短篇叙事的手法。什么意思呢?现在以公众号、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强调的是短篇幅阅读,叙事尽量避免像托尔斯泰那种繁复的写作风格。这本书在这方面我觉得做得非常好,它的叙事全是短节奏的,用简短的篇幅把一个情节说完。读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放下,没有任何问题,整个阅读过程都是轻松、舒缓的,好像作者在你耳边随意地聊天。

    这样的一种风格,为什么在英国能畅销呢?因为英国文学从王尔德开始,崇尚一种所谓的“唯美的死亡”,英式推理小说也是如此,有浓厚的诗意和田园风格。“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在中国依然是畅销的,得到很多中国读者的认同,

    我认为这恰恰代表中国推理小说爱好者在审美上开始走向反化。

    “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在全球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作品里的舒适感对中国的推理小说爱好者和写作者是有比较强的启发作用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陆烨华:

    我非常认同呼延云老师说的,一本书的畅销代表了当代读者审美的潮流,之前的读者可能崇尚的是刺激、快节奏、烧脑,我们看到的推理小说就是烧脑、刺激、大逆转的,但这种类型的作品市面上越来越多,就达到了一个物极必反的临界点。最近几年,整个社会的情绪和审美都在发生变化,在坚守勤劳、拼搏的同时,也开始“反内卷”。

    我觉得作者理查德·奥斯曼是有前瞻性的,这本书的出版恰好踩到了变化的点上,当读者审美达到临界点的时候,突然出来一本推理书,不血腥、不暴力、很舒适,大家就会很喜欢。

    可以预见,类似于“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小说这样的“舒适推理”在欧美会首先流行开来,很多作家都会去追赶这个潮流,并将这股潮流带到全球。

    《周四推理俱乐部:消失的子弹》(暂定封面)

    据悉,由于“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全球销量持续走高,企鹅兰登公司已与作者理查德·奥斯曼签订该系列5部作品的出版合同。“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第三部简体中文版将于2023年上市。

  • 请把我安放在“死无葬身之地”

    作者:反山 发布时间:2013-06-15 23:21:40

           卡尔维诺说:”当我开始我的写作生涯时,每个青年作家都有一个明确的紧迫感,就是要表现他的时代,我满脑子良好的愿望,试图使自己与推动本世纪各种事件的那些无情的能量联系起来。不管是集体事件还是个人事件。我试图在推动我写作的那种富于冒险精神的、流浪汉小说式的内在节奏,与世界那乱作一团的、有时充满戏剧性有时充满怪诞感的奇观之间,找到某种平衡。很快我就意识到,在理应成为我的原材料的生活事实与我希望在写作中体现的轻盈笔触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我必须付出日益巨大的努力去跨越它。”----显然,余华没能平衡好。本篇文章严格来说不算书评,只是从一个多年读者的角度揣测余华为什么试图去平衡又无法平衡。

          我现在还依稀记得那个下午,天灰蒙蒙,沉闷而不可自拔。那时我十一岁,正是百无聊赖的年纪。在一个周末,无书可读,于是翻箱倒柜,最终发现了一本朋友留在这的书,封皮红色,上面写着两个字,活着。

    本来只是想随便翻来看看,但打开第一页就停不下来了,等我抬头的时候,已经傍晚。依然记得当时看过之后的感受:这也算一本书吗,死亡接着死亡,等我对故事有所期待时,依然是残酷的死亡。我在那样的年纪不能明白为什么现实是这样的。为什么一个作家要如此残忍。于是,我在剩下的一段时间攒钱,跑到县城唯一的新华书店买下了我能看到的余华的所有的书。

    在此之前我读的都是遥远的世界名著,那些美丽而略带残忍的故事激不起我内心真正的疼痛。但对余华的阅读开启了我的另一个世界。后来和小舅在一次对余华的谈论之后,他或许觉得我可以看些别的东西了,于是给了我一本王小波的书,两个作家就这样在我头脑里交汇了。现在看,如果从文学角度说,判断两位依然是困难的,当然我更偏好小波。但我必须诚实的说,余华对于小说的看法我到如今依然认同,余华是一位顶尖的小说家,而王小波则是一位顶尖的作家。

    后来的日子,我渐渐爱上的是王小波、菲茨杰拉德、村上这样充满诗意而小说结构依然精密的作家,而余华的文笔实在太差,越来越不能满足我炫耀的需求,正因如此,他的书我通常只读一遍。不过有些例外,比如《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最好的小说,也许是我读的华语现代小说太少,我很少见到能像余华这样以万花筒的般绚烂而精密的方式把时代的记录的如此准确的作家。

    余华文笔浅显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不能像背诵别的作家一样大段背诵他书中某些话,后来的兄弟更是言辞粗鄙,有语言洁癖的读者甚至读不下去。但我更愿意把这归结于时代的荒唐,而不是余华的语言苍白。余华很多年前就说,一本小说写出来之后就不属于作者了,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命运,他们不受作者掌控,作者做能做的只是写。

    其实这也是余华一种独有的写作方式吧,把时代用最易读的方式展示出来,而不过度纠结于文笔。这几年我越来越多的倾向于认为:余华是大象无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起,余华就是一个先锋作家,对于西方、拉美小说的技巧浸淫已久,而余华的阅读量更是有目共睹。于是我一直在思考,余华的小说为什么这么好读,似乎从我读余华以来,每本小说都是一口气读完的,观察众多书友,似乎也都如此。然而余华作品的命运却不像众多一口气小说的命运—读完即被遗忘。那些故事中的人物,富贵、许三观、宋凡平总会在某个时刻纠葛着你。

    今天凌晨又是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失望与绝望并存。失望于第一章的文笔太差,第二章的故事太都市;绝望于那么多的死亡,那么多的眼泪。但读到写父亲的那章时,我找到了《兄弟》中写父亲宋凡平的感觉,比那种感觉更轻柔、更唯美、像一个破碎而无力缝起的梦。读到鼠妹那章时,我似乎看到了千千万万在这片土地上行走的人,他们没有脸,没有衣服,像游魂一样四处飘荡。“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某处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某处死,望着我。”

    我知道,以余华的能力,写这部作品绝对不可能用了七年,也许只是七个月,但余华对于这片土地那种如鲠在喉、不得不写的感觉却一定持续有七年之久。

    余华是个幽默的人,如果掉书袋的话很多作家也掉不过他。但我从没在余华的作品中发现这些东西。这几年作家的微博看过不少,余华一直在腾讯,我想我知道是为什么,也许在那,他才能发挥出自己想起到的影响力吧。余华以自己的阅世之丰写了无数通俗易懂又富于幽默的段子,这些段子并不见得比推特上流行的政治段子高明到哪里去,但它们发布在墙内,每一次敏感事件,余华都在红线上跳舞,腾讯给了余华足够的宽容。这些琐碎的信息展示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作家对这片土地的愤怒与希望,但喜笑怒骂后,余华一定更难受,因为文学在网络碎片中消解了,段子的转发量真的可以改变一些什么吗?我想他也不确定。

    所以,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后,余华有了这次尝试,十几年了,余华没有写过当代,他的故事都发生在上世纪,发生在那个疯狂奔跑的政治时代。作为一个有温度的作家,面对中国当下的荒诞,怎能仅仅满足用段子或杂文一吐为快?怎能不尝试用文学作品留下更深刻的什么?毕竟他首先是而且始终是一个小说家。

    于是,在这本严肃的小说中,出现了众多的荒唐的时代事件、流行的时代名词。他们出现在这本书里,就像走错了地方的孩子,那么无辜,流着泪想说点什么,力量却飘散在空中,最后像一摞旧报纸里整理出来的“新闻联播”。

    本该像小说一样荒诞的故事情节,却因为在这片土地出现太多次,而被人习惯,袭警、拆迁、弃婴、卖肾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放在一本小说里,却显的有些轻薄。我不知道老外们读过这本书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如我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时,惊讶于----冰块是这个时代的伟大发明?

    如果余华仅仅止步于此,那我将是失望的,但余华走的更远。

    寻找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的人从远方寻找自己,有的人从回忆里寻找自己。而余华,从父亲那寻找自己。最温柔的抛弃莫过于找回,最诚实的赎罪莫过于放逐,故事里的父亲便是如此,抛弃了儿子,寻回了儿子,抛弃了自己,等着儿子寻回。余华对父亲的描写是细致而温柔的,还有什么比一个老男人独自抚养一个铁路拾回的弃婴更具理想主义情节呢?还有什么比一个儿子抛弃了一切在冥界游荡只为找到父亲更动情呢?

    在冥界寻找是一条主线,在寻找中回忆过去又是一条主线,所有在新闻事件中死去的孤魂都在冥界中找到一个美好的死无葬身之地。那里鲜花盛开,流水淙淙,那里没有仇恨,那里是永远到不了的乌托邦。众多的伏笔、众多的脉络如此巧妙的通过主人公的脚步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看不到小说技巧,但技巧无处不在;我们没有阅读上的语言困难,但阅读始终困难。

    在这本书里我久违的看到了余华的抒情,那么多的抒情片段穿插在残酷的死亡中,余华是绝望的,在现实里如何去抒情?上顿不饱,下顿没门,怎么去聆听树叶的声音,怎么去以手捧水给身体清洗?所以抒情只能在冥界。在鼠妹身上,余华一定寄托了所有能期盼的美好。月光下的向日葵,依旧在盛开。这片土地上的人什么都没有,只剩下骨头,但这骨头是硬的,也是温暖的,这里的人不需要墓地,心安处即是天堂。

    这是一本绝望之书,也是一本希望之书。迅翁在《野草》中曾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我想余华大概也是此感吧,所以在世界尽头,他为我们造了一个美好的地方,它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死无葬身之地。

    (后记,读第一天,我不断纳闷,余华这文笔比我都不如;读到第三天,我差点掉泪;读到最后几天写鼠妹时,我开始长叹苦笑;读完之后,我对着电脑坐了几秒钟,眼睛充水了。

    我本想在技术层面判断这本书,但放弃了,给三星还是四星重要么?严格的说这本书瑕疵不少,但这是一本后面越写越好的书,结构好于情节,抒情好于文字,这是一次可喜的尝试,可是它是否达到余华的标准了?恐怕余华自己知道吧。

    最后,这本书能出版,恐怕也只有余华能做到吧)

    --------------------------------------------------

    【本文后半部分经过删改后已发表于深圳晶报,请勿转载】

  • 多么有趣的书

    作者:小妖 发布时间:2010-03-13 13:39:20

    卡卡拿上它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那只半眯着眼昂首挺胸的母鸡萝丝。

    只有一岁四个月的他,经过我的第一遍讲解之后就自己主动去翻看。

    画面精致,颜色鲜艳,没有什么语言,几个画面串联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定要让孩子读。

  • 横看成岭侧成峰

    作者:小王子 发布时间:2021-01-03 11:24:20

    书中对于“十四五”展望与双循环战略,对17位经济学家进行了访谈,在双循环战略的历史沿革、新的内涵、重点领域、难点的突破、外部环境挑战的应对、金融的改革等话题上汇聚了一线经济学家的观点,对于理解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双循环是对扩大内需的进一步深化

    全球化的时代,国家的发展始终处于双循环之中,只是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认清主次。国内大循环是对扩大内需的升级版,一方面在全球经济拉不动我们的时候,需要挖掘消费的潜力,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要增加关键产业链的韧性,通过自主创新突破生产端受到的外部挤压,实现国内供需的良性循环;此外,还应发挥结构化的潜能,在优势领域领跑,在短板领域转型升级。同时,内循环不是不要外循环,在可能的范围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在国际体系内配置资源是实现提升发展质量的需求。

    二、扩内需要重点需要解决消费力的问题

    如果生产是为了满足国外的需求,而忽视国内的需求,不是一个增加社会福利的发展路径。但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首先需要增加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一是改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二是加强社会保障,解决中等收入阶层的后顾之忧,使得人们敢于消费;三是重视人的城镇化,盘活农村资源,公平赋予打工者的市民待遇。

    三、深化改革形成双循环的动力

    1、深化市场化改革,激活民营经济,建立统一的大市场,突破地方割据,政府从抓生产,转向抓市场、抓消费,不能盲目引进脱离市场的生产和投资;

    2、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最优质的产业应惠及国内公众投资人,而不是类似早期BAT模式,用国内的需求市场回馈境外资本;

    3、营造创新的环境,激励科技创新,靠自己创造技术,在一些关键领域建立自己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争取在统一的规则下参与全球技术竞争;

    4、构建市场化的金融体系,通过金融的风险定价实现可持续的商业金融服务,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强化亚洲、欧洲、非洲的合作,为“去美元化”的新国际货币体系做好准备,促进企业层面控制好货币错配、汇率敞口。

  • 外行看热闹

    作者:怡红泪墨 发布时间:2011-03-16 20:48:17

    马未都这老头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不然怎么捡了那么多便宜?

        有朝一日,咱定要去观复博物馆瞧瞧他的私藏。不到点关门绝不出来。

        他这博物馆的名字还是起的很有学问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很有大家风范。不过细品起来,有点看热闹的嫌疑啊。


下载点评

  • 下载快(398+)
  • 推荐购买(1088+)
  • 三星好评(469+)
  • 已买(1097+)
  • 无水印(497+)
  • 内容完整(786+)
  • 值得购买(468+)
  • 方便(8310+)
  • 超值(8104+)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夏: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9-17 00:17:33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益***琴: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9-17 00:29:03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冉***兮: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9-17 00:18:44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詹***萍: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9-17 00:29:12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孙***美: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9-17 00:19:12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马***偲: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9-17 00:24:01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扈***洁: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9-17 00:18:43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林***艳: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17 02:29:25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曹***雯: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17 02:25:59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同作者:(法)德拉克罗瓦的书籍:

  • 德拉克罗瓦日记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德拉克罗瓦日记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德拉克罗瓦日记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德拉克罗瓦日记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德拉克罗瓦日记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德拉克罗瓦日记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德拉克罗瓦日记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德拉克罗瓦日记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籍:

  • 博物馆工作指南 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编著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 博物馆创办及工作展开的规范框架体系 博物馆人及相关从业人员参考指南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GRE词汇精选配套磁带7盘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剑桥夜攀者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AD现货 三国演义 全二册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书 四大名著阅读指导版原著9-10-12岁青少年儿童读物学校老师推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技术点详解全国公共英语四级考试全真模拟试卷9 配带2盒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正版 美丽圣经 升级版 【美】宝拉·培冈 时尚美妆经典畅销教程书籍 护肤保养祛痘美容化妆整形彩妆 护肤品全解码使用 爱美丽女人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观光英语单句最需要的100句 (书+磁带)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新华书店自营】节奏哈农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天禄论丛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神秘的答案之书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