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下载屋 - 二十四史(1-63简体字本) - mobi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8-01 00:50:03

二十四史(1-63简体字本) mobi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二十四史(1-63简体字本) mobi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1-63简体字本)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021288
  • 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05-10-6
  • 页数:57944
  • 价格:228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8-01 00:50:03

内容简介:

百科全书式的史学巨著,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历史伟人毛泽东阅读评注最多的一部历史典籍,并作了大量评注、圈点和各种阅读标记。 该套书也是馆藏、历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完整历史典籍。


书籍目录:

一、明史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二、明史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第一百六十四

三、明史卷二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六十五

四、明史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第一百六十六

五、明史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六十七

六、明史卷二百八十 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七、明史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八、明史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第一百七十

九、明史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十、明史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第一百七十二

十一、明史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十二、明史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第一百七十四

十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十四、明史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第一百七十六

十五、明史卷二百八十九 列传第一百七十七

……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濂傅太子先后十馀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日:“当如是,不当如彼。”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百科全书式的史学巨著,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历史伟人毛泽东阅读评注最多的一部历史典籍,并作了大量评注、圈点和各种阅读标记。 该套书也是馆藏、历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完整历史典籍。


精彩短评:

  • 作者: Nise 发布时间:2016-04-17 21:34:05

    补记 可以读

  • 作者: 云帆 发布时间:2022-02-09 22:37:50

    这种文史工具书出简体字本就是做孽,做孽懂吗!

  • 作者: 豆友3hOD_etpJw 发布时间:2024-02-28 16:07:40

    中国的史书在外行看来是读得昏昏欲睡的。实际上只是因为看书的人道行太浅。儒生们以为史书记载的是历史事件,是记录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其实他们都错了,浩如烟海的中国史书,其本质只有四个字——权力斗争。听说《权力的游戏》这书很火?只能说,不过是给没脑子的“儿童”的幼稚鬼写的幼稚鬼们争夺权利的游戏。从刘裕大帝的部分想起来给这套书写一个评论。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成功上位的帝王,都是权利游戏的最高段位的最强王者。至于史塔克家族?不过一个西方佬笔下的一群过家家的废物罢了。

  • 作者: 在时间旅行 发布时间:2020-11-09 12:44:15

    历史的进程,如此之多的文字,想看完太久了。

  • 作者: 败家 发布时间:2024-04-27 16:03:11

    粗读。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白日梦 发布时间:2014-09-05 15:21:44

    一直很期待的书,在图书馆借的,觉得原文应当是很好的,但是翻译让人抓狂,特别是有意识流的篇章。最喜欢《中午酒》《斜塔》《一天的工作》和《老人》。希望能再版,重译。

  • 作者: Araby 发布时间:2022-07-15 17:07:04

    喜欢云朵来喝茶的那一章

  • 作者: kitsusei 发布时间:2023-04-01 22:09:08

    可以给点启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中的创意策略框架可以借鉴使用。中文版翻译不太行。

  • 作者: 明媚的Freya 发布时间:2022-05-06 13:19:11

    相当一般,总是点到为止,很多东西都没有说透,然后翻阅了这个作者的其他著作也是这样的,浪费资源,这样的书还是别出版了。

  • 作者: 江东子弟 发布时间:2012-08-15 18:13:33

    字太小,看着真累


深度书评:

  • 为什么要看这套书

    作者:张京 发布时间:2007-12-09 09:25:05

    昨天终于拿到了这套书,1176元从淘宝网抓到的。平均下来,一本1000页厚度的书,价格连20元都不到,真可以说是非常超值了。

    其实在下订单之前,已经反复斟酌过不同的版本,从百衲本二十四史,毛批二十四史,繁体竖排本二十四史直到这套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最终决定了这套,不仅仅是因为它价格最低。

    网上很多人对这套书评价不高,甚至认为它是中华书局出的最差的一套,但我不这么认为。一般的评价标准说这套书因为是横排简体字版,所以已经破坏了古文的结构云云,但我认为根据我个人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横排简体字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固然我同意说竖排繁体的最类似古文风貌,但我只是要“读”二十四史,我并不是想研究历史。所以对于只是想“读”二十四史的非历史专业的普通人来说,这套书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还有计划说要出白话全译本的二十四史,但刚刚翻译完前四史,这个工程应该也是非常巨大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我个人来讲,我比较倾向于直接阅读原著,如果有可能的情况下。

    所以最终选择了这套书,目前看来非常满意,无论从印刷质量以及各方面来说,很感谢中华书局。

  • 二十四史启动修订的一些建议

    作者:疯清扬 发布时间:2008-04-22 04:06:43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启动,是中国文史学界近期的一件大事。二零零六四月五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此一项目的专家论证会,许多著名学者,包括多位当年参加点校和编辑的学者,参加并发表了意见。新华社当日发表了题为《新中国重大古籍整理工程——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开始全面修订》的长篇报道。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发言,也已经在《古籍整理简报》今年第六期刊出。对于二十四史当年整理的成就以及今日修订的必要性,有关专家表达了几乎一致的看法。现在进行修订的条件,报道列举了四项:“一、近30年来考古发现中出土的文献,为修订工作提供了许多原始的材料。二、一些传世文献的公布和整体研究,深化了学界对于古代史的认识和理解。三、中国历史各断代史、专题史研究的不断进步,丰富了修订工作的资料。四、许多学者对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有针对性地撰写了大量校订研究的专著和质疑、考证性的文章、札记,已经对一些史书中的记述有所厘正。”也非常准确。在具体组织实施的方法上,主持修订工程的中华书局已经有较周全的看法。在具体的整理体例方面,有关专家的看法稍有一些分歧,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划一体例,是否在原有文本基础上进行修订,如何利用现有的各种文本和研究成绩。我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与中华书局联系较多,年来关注于此,与他们私下交谈较多,但始终觉得表述还不够系统完整。近期翻阅了一些文献,对此作了一些较深入的考虑,在此写出,就教于有关前辈,也希望因此而引起关注与讨论。

    中华书局校点本二十四史的整理过程,已有多篇文章回顾,这里不多说了。二十四史整理所取得的成就,已被学界充分肯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二十四史整理工作开始到中辍到完成的十九年间,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校点工作在立足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不免成为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由于是政治任务,在人员配置、工作条件、图书资料调拨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保证。同时,在整理时间方面限迫严格,相关的学术准备方面远不充分,海外善本根本不可能用到,前代的成果也仅利用了一部分。就此而言,在相隔近五十年后,重新启动修订工程,确实非常必要。同时,我认为当时整理体例和实施细则,大端都甚善妥,应该继续维持,但在某些具体问题,特别是牵涉到某些史书的特殊情况时,仍应有适当的变通。以下谈一些具体建议。

      一、关于修订办法

    二十四史的修订,应该全面吸取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于校点本的订正意见,参考有关学者对于各史的研究成果,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系统校点修订与读书偶有所得,是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就目前见到的为数极其巨大的校订文章来看,多数是就个人研究兴趣所及,在某些具体问题上研究有得,作具体的考订。一些专史考订者,多数是通过反覆研读一部或几部史书,发现互相之间记载的歧互,作具体的考订。新修订本要追求系统订正旧本误失、形成足以代表当代学术水平的新本,在实施方法上,必须比前辈学者更为科学、更为系统、更为彻底。我以为各史都应该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对于各史海内外存世版本作系统的调查,弄清版本源流,确定最接近原书面貌的较早刊本为底本,确定具有文本价值的重要版本为校本,认真做好版本校的工作。二是对于各史的研究考订专著,包括校点本出版以来的各类补正考订文章,作全面的调查和搜集,仔细斟酌各家对于每一个细节的考订意见,适当予以吸取。三是对于各史的源出文献和相关文献,作系统的排比互校,以了解史文的渊源,订正流传中的失误。启动修订为全面提升二十四史校点本的学术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缘,由于原本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修订者必须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才能取得实际的提升。

      二、关于统一体例

    二十四史整理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参与工作的人员也多达数百人,各史的情况又差别很大,因而体例上有差异是很正常的。但就大端来说,在新版中以下各点应该注意划一体例。一、有注释的五史,都将原本夹注改为段落后另起小字注,但《旧五代史》所包含的大量夹注和校勘,仍采用夹注。二、底本文字校改,在前四史中多数采取改定字用方括号标出,与正文接排统一字体,底本误字则用圆括号小一号字存于原文下。《晋书》以下则凡改动文字统一在卷末校勘记中予以说明,正文中则不作标记。三是校勘记写法,附于卷末是一致的,多数在正文中加序号,卷末按序号出校,但《汉书》、《后汉书》则不出校码,卷末逐条写某页某行某字以作校勘。《三国志》则将校记统一附于书末。四、列传的传名,有在卷首统一罗列者,有在卷首不列而在各传前分别标目者,也有卷首或传前皆不列名者(如《旧五代史》),大致依循整理底本而各存面目。以上诸端,修正本应该有统一的体例,不必各具面貌。

      三、关于维持旧本和重做新本

    中华本在整理时确定只是整理旧本,而不是重辑新本,是非常明智而正确的原则,确保了全史的统一和顺利完成。近期有些学者不明了于此,对于一些文本提出批评,如对《旧五代史》整理者所提“辑本因避讳而改动的文字,除影响文义的外,一般不再改回”一段提出质疑。其实,如果改动此类文字,必然要重做新本,而不是整理旧本了。从现在看来,多数史书应该要维持原书,少数则可以稍作调整甚至重做新本。在此举三个例子。

    一是《史记》,所收为三家注本,就应该尽可能地恢复三家注本原来的面貌,将宋人汇编三家注本时,删去的某些内容,尽量恢复出来。张守节《正义》在《史记会注考证》中,颇有增出三家注本的内容,日本一些古钞本还保留了部分内容,今人张衍田《史记正义佚文辑校》已经作了辑录,其他如吕祖谦《大事记》等书还有一些孑存,应该补入整理本。司马贞补的《三皇本纪》当然不是司马迁的原文,但如宋黄善夫本等都有此一内容,也是三家注的应有文字,可以移作附录。

    二是北三史原本在北宋时已经残缺,《魏书》一百三十卷,全缺二十六卷,不全者三卷;《周书》五十卷,全缺五卷,不全者二卷;《北齐书》五十卷,原本仅存十七卷,残缺最甚。嘉祐间整理时所据本,可能形成于北宋初年,采取的是拼凑《北史》和其他史钞(一般认为是已经亡逸的《高氏小史》)以补缺的办法,与清代以来辑佚古书必说明所据文本来源的规范有很大不同。北宋整理本所据的资料现在已经无法见到,宋以后已经认可了三史的地位,当然不必变动。但在唐长孺先生整理三史时,已经注意到《初学记》、《册府元龟》、《太平御览》、《通志》中,有不少超过今本的内容,除了陈垣补出《魏书·乐志》一页外,又据《册府元龟》补出《魏书·礼志》和《刑罚志》各一页,补出《周书·武帝纪》和《杜杲传》的阙文,但因为受到不作新本体例的限制,并没有作宋补阙卷清理工作和三史残文的辑佚工作。最近刊布的1961年石泉先生致中华书局信,即提出新版“应该尽可能恢复《魏书》、《北齐书》、《周书》的真实面目”,主张将三史中宋人据《北史》增补的部分剔除,“去掉其形式上虚伪的‘完整’而已,对史料毫无破坏,反而使眉目更为清楚”。(《书品》2006年5期)今本整理时,是否应该将宋人补入部分删除,当然还要仔细斟酌。我以为如《北齐书》不妨可以做成宋补阙本的整理本和李百药原书残存文本两种文本。修订本最起码应该对于唐宋典籍中征引到的三史遗文,作全面的辑佚,可以确定的佚文,可以决定卷次者补入正文,难以决定者附于书末。

    三是《旧五代史》。今本为乾隆间邵晋涵在四库馆所辑。校点本作为底本的熊罗宿影库本可以相信源出于最早的进奏本,参校的殿本在邵辑的基础上有较多的加工,好处是据《永乐大典》有部分的校补,缺点是删去了文献出处,涉及民族文字改得最多。另一个主要参校本刘氏嘉业堂本源出卢氏抱经堂抄本,但在刊刻时又据殿本作了改动,逊于熊本。整理工作从陈垣、刘乃和先生开始,转到上海,因为确定在清辑本基础上整理,因而无意另作新辑本。据说参与整理的胡裕树先生曾作过补遗辑佚,限于体例没有收录,后来也没有发表。我近年作《旧五代史新辑会证》,立意作新辑本,凡《永乐大典》原卷尚存之《周太祖纪》及王、崔诸人传,以原卷为底本;今存书中有《旧五代史》残文者,一律据原书辑录;清辑本辑自《永乐大典》而原卷已经亡失者,则据熊本为主,参校各种可信源出《旧五代史》或五代实录的文献,审慎校改,努力希望纠正清代的误辑、漏辑和讳改,尽力恢复到原书的面貌。这些处理是否都恰当,当然有待于学者进一步的审定鉴别,但新本在主体方面超过清辑本,则是可以相信的。

      四、关于底本调整

    二十四史整理,在底本选择方面,前后变化很大。从现在能够见到的几份最初的体例讨论稿来看,最初似乎考虑过出两套书,一是标点八种集注本,即《史记集注》(新做)、《汉书补注》(王先谦)、《后汉书集解》(王先谦)、《三国志集解》(卢弼)、《晋书斠注》(吴士鉴)、《南北史补注》(新做)、《唐书合注》(王先谦)、《五代史记注》(彭元瑞),但因为已有各书水平参差,新编之书短期内又难以奏功,事实并没有执行。二是整理普通本的二十四史,后者“依照通行本二十四史,加校勘、分段、标点后出版。在校勘方面,基本上以百衲本及殿本互校,择善而从。”(1958年10月《二十四史整理计划》记录稿,刊《书品》2006年2期)稍后以《汉书》点校为例拟定的《点校二十四史补例》(刊《书品》2006年4期,为1959年初所拟),提出了“殿本文句有所怀疑,但无确凿的证据,亦未经前人论及者,不改。”“殿本文句存在问题,前人对此有所争辩,而尚无定论者,一般不改。”“史文虽有脱误,注文已经指出者,不改。”“殿本文句可通者,虽有异说,亦不改动”等一系列规定,可知部分史书是在殿本的基础上作整理。而就当时的通行本来说,殿本可以反映清四库馆校勘各史的成绩,百衲本则足代表二十世纪前期各史通行最善本的面貌。就当时情况来说,是可行的方案。因此,较早整理的几史,在底本和参校本的利用方面,问题较多。比如《史记》用金陵书局本作底本,《汉书》用王先谦《汉书补注》作底本,吸取了王氏汇聚清代校订此书的成绩,但又只存大颜注而不用王注,仅将其考订意见存于校勘记中。《旧唐书》用源出殿本的岑氏懼盈阁刻本为底本,近年颇受一些学者的批评。了解到二十四史整理过程中从开始就考虑在能够总结清代校勘成果的文本基础上进行整理,对此也就可以理解了。六十年代初,在前四史陆续出版,政府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晋书》、南北各史以下各史,特邀对于各断代史研究成就最高的学者担任,提供工作条件,特批将各史的善本和珍贵资料调拨给各校点组。比如复旦在七十年代前期作《旧唐书》和《旧五代史》整理,不仅转来了刘节先生和陈垣先生的初点稿,从北京、上海各大图书馆调集了相关的善本,连商务印书馆藏宋本《册府元龟》的影印底本、《永乐大典》七百三十卷影印出版后新征集到的残卷胶片等也都调集到整理组。可以认为,在底本和参校本的利用方面,前四史问题稍多,《晋书》以后各史选择和利用较宽,就当时来说,可称讲究和周备了。

    就底本选择来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立场。一是选择今存最早最原始的文本为底本,其好处是文本没有经过后代辗转翻刻,传误的情况较少,也没有经过宋以后学者的整理校订,人为改错的情况也较少,但问题是一些宋本仅存各种残本,且收藏各处,统一较难,再就是较早刊本虽然较少后代人为校订的痕迹,但其版刻的异体别字误字也较多,即使宋本此类情况也较常见。我想,当年有意识地选取一些能够汇聚清代学者考订成果的文本,如《史记》金陵书局本、《汉书》王氏《补注》本、《旧唐书》岑氏刻本之类,就着眼于实际操作的简明易行。当然就现代学术的要求来说,应该追求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古籍原本的面貌,近可能地消弭后代误改的记录,在底本的选择方面,值得作适当的调整。因此,我以为如《史记》宜改用南宋黄善夫家塾本为底本,《汉书》宜改用传为北宋景祐本为底本,《旧唐书》宜采用百衲本影印宋残本配闻人本为底本。其他各史可能还有可以斟酌的余地。

      五、关于海外版本的利用

    二十四史整理期间,是我国历史上一段特殊时期,与国外的来往很少,与日本的邦交还未恢复,海峡两岸也处于剧烈对峙中。因此,整理工作仅限于利用中国大陆所有的古籍善本。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与海外学界联系广泛,大批海外所藏的善本古钞渐为学者所知。其中特别是日本、韩国所存古本,因为传出时间很早,与国内藏本有很大差异,可以与二十四史整理关系密切的文献甚多,其中在修订过程中必须入校的善本,我以为可以举出以下各本:《史记》有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藏北宋刊本六十九卷,六朝写本有日本石山寺藏《史记集解》之《张丞相列传》和《郦贾列传》,唐写本日本存《史记集解》残卷六件,即东洋文库存《夏本纪》和《秦本纪》、高山寺存《殷本纪》和《周本纪》宫内厅书陵部存《高祖本纪》、神田喜一郎旧藏《河渠书》。日本已经影印的《汉书》古钞本,最重要的有石山寺藏奈良写本卷一《高祖纪》下、卷三四《韩彭等传》、真福寺藏奈良写本卷二十四《食货志》、上野精一藏唐写本卷七十八《扬雄传》。《三国志》近年刊布的善本,是静嘉堂文库藏南宋初刊《吴书》二十卷的影印。南北各史的古钞善本相对较少,特别值得提出的有奈良大神神社藏唐钞《周书》卷十九(大阪市立美术馆编《唐钞本》已影印,我曾作校订,可校补者甚多)和猪熊信男藏该卷残片;宫内厅书陵部和守屋孝藏分别收藏平安写本《陈书》列传卷一二、卷一四、卷三○。《旧五代史》应该增校台北“中央图书馆”藏清孔荭谷钞本,此本为邵晋涵离开四库馆南归后,交给孔的一个抄本,原书民初归邓邦述,章钰曾作过录。校点本仅得以利用章钰过录本。

      六、关于出土文献的利用

    以出土文献考订正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北宋欧阳修《集古录》,清代学者也有突出成绩。近代以来,由于各时期出土文献数量丰富,以之考订史书、与史籍互证,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以来汉学研究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成果也极其丰富。中华本整理时,已经用过一些,比如北朝三史的校订,就比较充分地用过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的资料。但就现在的修订来说,我以为除了敦煌吐鲁番所出正史古写本(如《三国志》有四种晋写本,分别为《魏志·臧洪传》和《吴志·虞翻陆绩张温传》、《步骘传》和《吴主传》,敦煌遗书中有多种《史记》、《汉书》残本)外,其他出土文献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同时又要严格限制,尽可能不要据以改动史书。除了极少数情况外,一般仅能用作文本校订时的辅证,不得用作据改史文的主要证据。我做《旧五代史新辑会证》时,改王庭胤为王廷胤,改刘皡为刘暤,改吴延祚为吴廷祚,都是在参酌文献和石刻以后所改。若仅有石刻,如符存审家族石刻多作姓苻,文献也偶有旁证,但史文以符为主,绝不当改。唐代张九龄,史书称其得年六十八,韶关出土墓志则作年六十三,虽然可以确认墓志正确,也不能据以改动史文。至于是否出校,也应慎重斟酌决定。因为如果张九龄年龄出校记,其他涉及到所有人物的字里、先世、科第、仕历、生卒方面的问题,可以据石刻文献考订的内容太多,可以说不胜纠订。石刻和出土文献订正史书是学者一直关注的重大课题,可以另作专书汇集有关的成果,但不必都在整理本中表达。

      七、关于今人考订意见的吸收

    历代研究、补充各史的专著,已经结集为《二十五史补编》和《三编》,利用较便利。今人的考订,除了结集为专书的《南齐书校议》、《宋书校议》、《<旧唐书>辨证》等外,大多为各类论文或札记,散在各类书籍刊物中,好在今人已经编有多种目录,搜集不难,困难的是如何吸取和利用有关的成果。就我所知,各类订正文章中,进行版本校而指出校点本失误漏校的有一些,但数量不太多。在制度、语言、人事、时间等方面,因为近年研究的普遍深入精致,得以纠订校点本一些文本失察或标点错失的例子,占一定比例。而最大宗的部分,则是利用各史之间的比读分析、利用同一书纪、传、志之间的本证,利用对于史书所据较早文献或同源文献,利用出土文献,以及其他手段所作的研究。这些考订虽然指出了史书的愆失,但绝不能因此而据以改动史文。即使同一史书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改动与否也应该作仔细的斟酌。

    同时,我认为,1958年整理方案提出的新做集注本的设想,是很有学术前瞻眼光的计划,可惜当时没有实行,今后应该考虑予以实施。而集注的体例也应该包含如前三史的诠释文本的集注和裴注《三国志》偏重于补充和纠订史实的做法。清代学者作过南北史和两《唐书》合钞互注的工作,虽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不是全无意义。现代学术研究则希望对于正史的文本来源或原始文献,有更具体的反映,对于后出典籍和出土文献中可以纠订史实的内容,有集中的表达。历代研究史籍的读书札记和现代学者的考订论文数量极其巨大,除了少数专家,一般读者和研究人员,很难充分利用这些成果。以唐代来说,《旧唐书》是根据唐代的国史、实录改写而成,这些国史、实录虽然原书留存的只有韩愈《顺宗实录》五卷,但其原文被《通典》、《唐会要》、《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书大量引用,宋编《新唐书》、《资治通鉴》又曾从不同角度利用过这些文献。如果能够利用这些文献,以两《唐书》为基本框架,以求部分恢复唐国史或实录的面貌,并将两《唐书》在记载具体史事和人物时,与这些同源文献的差异和变化反映出来,并将唐人文集、笔记、碑志、敦煌遗书等文献中,确实可以补充和纠正史实的部分表达出来,对于唐代文史研究来说,肯定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工作。此外,《清史稿》采取以关外二次本为底本,同时将关外一次本和关内本的不同篇目和内容均予附注,是古籍整理一本而兼具数本的善例。就此而言,如果有人将《后汉纪》、《东观汉纪》和已经亡佚的八家《后汉书》残文用来附注范书,以十八家《晋书》佚文来附注《晋书》,以追溯今本的来源和记载的分歧,也还有一定意义。当然,这些都不是现在的修订必须完成的工作,如果有人愿意做类似著作,对于修订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

      八、关于校勘和校勘记

    校勘的基础是参校本的选择。参校本应该做认真的调查后确定,凡具备代表性的应该都能用到。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引录古钞本十四种、古本校记二十七种、历代版本二十七种、考订著作十种,参校之丰富,可称博洽,短期内无法达到。但就《史记》来说,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杭州刊本(其中120卷为覆北宋本)、上海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两淮江东转运司本、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北宋末南宋初刊本(其中十五卷另配,此本老子居列传第一,足以反映唐代改编本的面貌)等,都应该入校。《史记》三家注是南宋人的汇编本,现存宋刊裴骃《史记集解》宋刊本颇多,《史记集解》和司马贞《史记索隐》二家注本也有宋本留存,《史记索隐》单刊本也有存,也应该选择入校。此外,唐前各史应该通校《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及其以前各类书、《群书治要》一类丛钞、《通典》一类政书,因此类著作都能保存相当多宋初以前古本的面貌。

    传统古籍校勘方法有底本式和定本式两种。底本式只写明他本的不同文字,底本一概不动;定本式则遇底本有误,可以据校本改动底本,但应该出校勘记说明改动的依据。传统学者认为文本的每一处改动,都是非常重大的事件,因此凡有差异,包括字形的不同,也逐一出校,这当然太琐碎了。但现在一些整理本采用会校各本,择善而从,不出校记的办法,虽然简明,但各本有哪些差别,是否作了认真的对校,择善而从的标准又是什么,因为没有交待,读者无法了解。校点本中的《史记》,估计是为争取在1959年10月国庆十周年前出书的缘故,即采用了择善而从、不出校记的方法,尽管可以确信当时做过认真的会校工作,因为没有交待,读者总感到遗憾。以后诸史没有延续这一体例,但各史校勘记的繁简程度颇不一致。如《后汉书》某些卷次校记多达一二百条,而《新五代史》半数卷次一条校记也没有,除了各史错讹情况有所不同外,在尺度掌握的分寸上,显然有较大的差异。就我所知,《旧唐书》在实际整理时,曾仔细校过各种版本,并与《通典》、《新唐书》、《唐会要》、《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书中的相关部分作过核实,有较详细的记录稿。校勘记的最初文本,也比最后的写定本要详细得多。但由于当时形势所迫,严格要求校勘记不要太烦,尽可能地删繁就简,因而形成现在的面貌。《出版说明》称参校了五种文本,并称:“点校中文字不主一本,择善而从。凡是根据以上几种版本改正文字的,一律不出校记。”各本面貌如何,作了哪些改动,这就不免引起非议。清代以来底本式校勘凡遇同一字而字形稍有差异者,一律出校,当然过于繁琐,不足取则。但过于简单,浪费了校勘的成果,也不利于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因此,修订本在文本校勘上应该严格要求,参校的版本应该留下完整的校勘记录,对于最后出版的校勘记,取舍也应有具体细致的规定。

      九、关于标点

    二十四史的新式标点具有典范意义,体例也具体精密。我只想补充一点。史传在连续叙事时,前句的时间记录不一定包括下句的纪事。标点本多注意从语意上断句,连续叙事时中间多用逗号。我以为凡是语意可以停顿,前后所叙为两事时,应该尽量多用句号以作区隔。

      十、建议同时修订《资治通鉴》校点本

    顺便说到,中华本《资治通鉴》整理在二十四史以前,其整理体例对后来二十四史整理影响很大,但其基本方法则是采取底本式的整理,即以清胡克家翻刻元刊胡注本为底本,校本则主要参据章钰《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于各宋本的异文和增出文字,仅出校记,一律不改底本。因此这个版本的正文,还不能完全反映原本的面貌。在二十四史修订的同时,对于《资治通鉴》也应作适当的修订。建议正文可以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绍兴二年余姚刊足本为底本,参校章钰的校记;《考异》则可以用《四部丛刊》影宋本重录,并且与胡注在字体上有所区别。胡注的修订则可以基本保持原貌。

      陈尚君

      2006年8月16日于上海武川路寓所

  • 内容

    作者:嘿嘿 发布时间:2007-09-03 14:04:12

    01.史记 (作者:汉·司马迁)

    02.汉书 (作者:汉·班固)

    03.后汉书 (作者:范晔、司马彪)

    04.裴注三国志 (作者:晋·陈寿)

    05.晋书 (作者:唐·房玄龄等)

    06.宋书 (作者:南朝梁·沈约)

    07.南齐书 (作者:南朝梁·萧子显)

    08.梁书 (作者:唐·姚思廉)

    09.陈书 (作者:唐·姚思廉)

    10.魏书 (作者:北齐·魏收)

    11.北齐书 (作者:唐·李百药)

    12.周书 (作者: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 (作者:唐·魏徵等)

    14.南史 (作者:唐·李延寿)

    15.北史 (作者:唐·李延寿)

    16.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等)

    17.新唐书 (作者: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 (作者: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作者:宋·欧阳修)

    20.宋史 (作者:元·脱脱等)

    21.辽史 (作者:元·脱脱等)

    22.金史 (作者:元·脱脱等)

    23.元史 (作者:明·宋濂等)

    24.明史 (作者:清·张廷玉等)

  • 中国二十四史质量排名

    作者:时间玫瑰 发布时间:2022-07-05 13:13:59

    在二十四史中,质量有高有低,今天在此评选出心中的排名。需要说明一点,自认为:私修正史没有统治者的干预,其质量是优于官修的,因此将私修置于前。排名如下,求教于方家。

    第一档:《史记》、《汉书》

    毋庸置疑,《史记》与《汉书》是二十四史中修得最好的两部。至于二者的高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数古人皆争论过史汉的高低。引用章学诚的评价:《史记》圆而神,《汉书》方以智。

    第二档:《三国志》《后汉书》《新五代史》

    《三国志》《后汉书》《新五代史》首先在文笔上是毋庸置疑的。《三国志》关于君臣的对话,描写得非常传神,同时取材精审。《后汉书》在历史编纂方面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新五代史》史料价值虽不高,但以文采入胜。

    第三档:《宋书》《南齐书》《魏书》

    《宋书》《南齐书》《魏书》皆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且各具特色。将《魏书》放置于此,可能会遭受到诸多批评。《魏书》在以往被称之为“秽史”,然而,根据现代历史学家周一良的分析与举证,这些对《魏书》的不良之词,恰恰来自于那些因为《魏书》秉公记事而愤懑的权贵阶层。

    第四档:《南史》《北史》

    《南史》《北史》最突出的是宣扬天下一家的统一思想。它改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袭用的南方与北方互称“岛夷”与“索虏”的陋习。作为除《新五代史》外,最后的两部私修正史,二者比《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更为客观。

    第五档:《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明史》

    这四部正史无疑是官修正史中相对较好的几部,其中各有优点。《旧唐书》在如实保存史料方面,有着它巨大的功劳;《新唐书》对史书编纂体例有很大的创新;《旧五代史》同样以史料价值见长;至于清代官修《明史》,其编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记述之完善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

    第六档:《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上述五部史书皆出自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李世民对修史是极为重视的,也多次对修史工作进行干预,因此,这5部史书,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

    第七档:《晋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

    上述五部史书之所以位列最后一档,在于其各有巨大的缺点。其中《晋书》记述荒诞,《宋史》草率粗糙,《辽史》太多简略,《金史》不过强于宋辽二史,《元史》随得随抄,前后重复,失于剪裁。

  • 先论版本——2013.3.29购入中华书局简体横排平装二十四史一套

    作者:落杉若雪 发布时间:2013-03-29 23:07:09

  • 《后汉书》2019.1.21

    作者:wenting 发布时间:2019-01-22 00:06:03

    从光武帝纪到云台二十八将,整部后汉书就像是写给汉光武帝的礼赞。

    光武帝刘秀

    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是夏,京师醴泉涌出,饮之者固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又有赤草生于水崖。郡国频上甘露。群臣奏言:「地祇灵应而朱草萌生。孝宣帝每有嘉瑞,辄以改元、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列为年纪,盖以感致神祇,表彰德信。是以化致升平,称为中兴。今天下清宁,灵物仍降。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岂可使祥符显庆,没而无闻?宜令太史撰集,以传来世。」帝不纳。常自谦无德,每郡国所上,辄抑而不当,故史官罕得记焉。

    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皇太子尝问攻战之事,帝曰:「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非尔所及。」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马武

    帝后与功臣诸侯宴语,从容言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高密侯邓禹先对曰:「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博士。」帝曰:「何言之谦乎」卿邓氏子,志行修整,何为不掾功曹?」余各以次对,至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帝笑曰:「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帝虽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远方贡珍甘,必先遍赐列侯,而太官无余。有功,辄增邑赏,不任以吏职,故皆保其福禄,终无诛谴者。

    来歙

    十一年,歙与盖延、马成进攻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下辨,陷之,乘胜遂进。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兒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曰:「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臣不敢自惜,诚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夫理国以得贤为本,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可任,愿陛下裁察。又臣兄弟不肖,终恐被罪,陛下哀怜,数赐教督。」投笔抽刃而绝。

    窦宪

    论曰:卫青、霍去病资强汉之众,连年以事匈奴,国耗太半矣,而猾虏未之胜,所世犹传其良将,岂非以身名自终邪!窦宪率羌胡边杂之师,一举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饮马比鞮之曲,铭石负鼎,荐告清庙。列其功庸,兼茂于前多矣,而后世莫称者,章末衅以降其实也。是以下流,君子所甚恶焉。夫二三子是之不过房幄之间,非复搜扬仄陋,选举而登也。当青病奴仆之时,窦将军念咎之日,乃庸力之不暇,思鸣之无晨,何意裂膏腴,享崇号乎?东方朔称「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信矣。以此言之,士有怀琬琰以就煨尘者,亦何可支哉!

    及诸马得罪归国,而窦氏始贵,(第五)伦复上疏曰:伏见虎贲中郎将窦宪,椒房之亲,典司禁兵,出入省闼,年盛志美,卑谦乐善,此诚其好士交结之方。然诸出入贵戚者,类多瑕衅禁锢之人,尤少守约安贫之节,士大夫无志之徒更相贩卖,云集其门。众煦飘山,聚蚊成雷,盖骄佚所从生也。三辅论议者,至云以贵戚废锢,当复以贵戚浣濯之,犹解酲当以酒也。诐险趣势之徒,诚不可亲近。臣愚愿陛下中宫严敕宪等闭门自守,无妄交通士大夫,防其未萌,虑于无形,令宪永保福禄,君臣交欢,无纤介之隙。此臣之至所愿也。

    马融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因,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

    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字器服,多存侈饰。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斯蒂芬.金用噩梦写小说,残雪用梦境写散文,你掌控梦也能写作了解一下

    作者:人鱼薇沫 发布时间:2020-04-15 10:57:33

  • 过期的弗洛伊德,不过期的伟大

    作者:J.T. 发布时间:2017-08-27 17:48:44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精神分析可以说可以全面放弃了。不过由于大脑研究貌似才刚刚起步,所以虽然说当初盲人摸象的各大心理学派逐渐淡出视线,可是心理咨询行业中,各种治疗术还在大行其道。特别是,因为涉及利益,而人类在涉及利益的问题上往往难以自持,因此这些治疗术甚至还有各种精深、邪化的趋势。没有理论,那么,实践就是可疑的。但是就和当初的巫术一样,早期的人类学家问的一个共同话题就是,这么错误的巫术,为何历千年不倒?比如男巫师拿个娃娃塞裤裆里模仿女人生孩子,以为能帮助女人顺利生产。所以他们推断,我们的祖先和那些部落土著一样,是一些蠢蛋。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误解。首先,假如古代人和部落土著是蠢蛋,那么现代人依然是蠢蛋。卡尔·萨根写了本书叫《魔鬼出没的世界》,就是说现代人还是一样的迷信,只不过改成了高级迷信,比如信UFO、外星人(其实还有大量低级迷信,如卧佛寺的例子)。其次,这些巫术,其实只是出于实用,而不是出于真理的研究。巫术有没有用?就和这些没有理论根基的心理咨询疗法一样,有用。它们的作用不是那种用箭射靶的方式,而是一些间接的作用,比如心理暗示。比如说,那些相信自己有了魔法保护的勇士,会勇敢冲向敌阵。当然,也可以想象,他们也死得最快。那么没死的那些下次还信不信呢?当然要信。因为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信了以后还可能胆大艺更高。正是出于这样一种作用,像精神分析,虽然从理论上来说错误百出,但是其精神分析咨询方式却屹立不倒。值得一提的是,我经常这么批评精神分析,我的还在跨洋进修精神分析的前同事已经把我拉黑了。

      我记得弗洛伊德自己说过,心理学早晚会以生物学为基础。也就是说,弗洛伊德如果现在从棺材里出来,肯定也改为脑神经科学的拥护和倡导者。然而靠他的性力理论来赚钱的徒子徒孙们可不这么认为,甚至他们难免要干翻自己的祖师爷。

      弗洛伊德的很多见解都值得称赞,虽然错误,但足可以看到他的才思。比如他提出人的自我本能和性力量,显然这就是进化的两大驱力,自我保存和繁殖。只不过,他把这两个生物学的术语引入到心理方面来了。他又说,很多精神病症结在于性方面的紊乱,比如性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阻碍fixation。这个说法,其实就是对应在人怀胎时或出生之后,在大脑依靠后天经验形成精细链接(David Linden在the Accidental Mind中有详细介绍)时,由于某些重大事件的发生,至少对当事人来说重大,那么就可能引发某些异常,从而导致当事人本身行为出现某种异常。所谓性得不到满足,走上substitutive gratification替代满足的道路,如果单说快感,其实是出现了其他引发快感的途径,包括恋物、娈童。Linden和Helen Fisher都提到,热恋、性高潮时大脑中的快感,和吸毒引发的快感类似。所以,这些替代满足都是出于获得快感的动机。

      弗洛伊德认为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出于一种自恋。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其实这是出于无知所知(所致/感谢Saintdump指出)。到今天,还有谁觉得自己国家是天朝,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们为此而伤自尊、伤感情了吗?只有很少人(蠢货)吧。弗洛伊德还认为,人类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动物是禽兽,是出于一种自恋。我认为弗洛伊德依然是错的。谁“认为自己有不朽的灵魂”?谁“否认动物有理性”?谁“宣称自己有着高贵的血统”?是中世纪的农民吗?非也,只有中世纪的贵族。中世纪的贵族看得起自己的农民同类吗?一样看不上。Frazer这些人不一再提及the uninitiated是一些slow-witted吗?这些复杂的问题,弗洛伊德并没有搞明白。

      弗洛伊德对艺术作品的分析显然相对肤浅。他认为艺术家作品中的意图深深打动了观赏者,因此他认为欣赏作品需要阐释艺术家的意图。这样他的看法就贴近了Hirsch,认为“meaning is to be found neither in a moment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nor in the words of a text considered simply as words, but in reference to the mind of its author”(Fry)。但是Wimsatt和Beardsley提出基本上不可能知道作者的创作当时的心思。所以这个问题就涉及text本身的表达问题,又涉及到hermeneutics的问题。但是不同的人psyche不一样,对于同一个作品,所获得的欣赏体验也不同,又涉及reader response的问题。这样问题就变得相当复杂,显然不是弗洛伊德能搞明白的。

      我猜想像绘画、雕塑、音乐这类艺术,随(虽/Saintdump)因最多神秘、无言辞以形容而被人们尊崇,但却是最为简单的艺术。弗洛伊德谈及人们众说纷纭的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切尔西怎么能干得过曼城,摩西vs耶稣),我认为就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样,这些不过是人的视觉加工产生的一些“神奇”效果。在我们大脑中有许多对别人表情或动作的识别模块,这些模块对应人的嬉笑怒骂。但是绘画、雕塑可以作出一些改动,这些敏锐的艺术家能够把一些跨模块表情、模块之间灰色地带表情创作在同一张脸上,就使得人们的识别系统产生模糊、跳跃,从而产生神奇的印象。我认为这正是弗洛伊德提及的这尊摩西像引发丰富阐释的原因。就如伦勃朗在他的一幅画中采用违反自然的背景和前景双向照明,引发一种迷人的效果一样。音乐也是触发大脑中神经丛的pattern识别引发mental image以及情感上造成愉悦感。反而最难确定的是文学,因为对一段时空的描写,内容过于丰富。

      弗洛伊德以为,作家的创作跟儿童的游戏幻想一样,也是一种幻想出来的“白日梦“。我觉得这是十分错误的。出现白日梦的情况只在Coleridge创作Kubla Khan时明显地出现过,而很多其他的艺术家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并没有说先是想象出了一个虚构的形象或事件,然后把这个形象描绘或事件记录下来。很多人都是文思泉涌,是自动冒出来的。所以诗人更强调灵感。儿童玩游戏是一种辅助大脑发育的手段。弗洛伊德以为,小孩子长大了不玩游戏,而是用幻想替代了游戏。儿童的游戏对成年人来说是很幼稚的,当然不玩。但是,成年人同样也玩成年游戏,比如现在的电脑游戏。很多人不玩,是因为没有条件,而不是不想玩。假如真如弗洛伊德所说,创作来自成年人的幻想,那么按照他的说法,“幸福的人从不幻想”,那么势必可以说,搞艺术创作的人,都是内心不幸福甚至痛苦的人。或者,当那些人贫穷痛苦时创作作品,发了财之后就再也写不出作品了。恐怕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弗洛伊德以为,主角光环的不死能力,正说明这是白日梦中的主人公“自我”。弗洛伊德说,主人公得到财产,得到爱情,而且还是好人,对手都是坏人,这些都是人们发白日梦想好事的特点。然而这只表明弗洛伊德的艺术知识很差。果真如此的话,那么俄狄浦斯是谁的白日梦?拉奥孔是谁的白日梦?

      弗洛伊德写道:“梦对于对偶和矛盾这一范畴的态度特别引人注目,而人们却常常简单地忽视了这一范畴。“不”这个字在梦中似乎是不存在的。梦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倾向,将两个对立的东西调合成一个统一体,或者,将两者表现为一个东西,梦甚至随意用对立(相反)的愿望来表示任何基本因素。因此,由于考虑到任何基本因素都可能有其对立面,我们最初总是不能断定这个因素在梦的思想(dream—thonghts)中是表示肯定意思还是否定意思”。弗洛伊德此处可以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从一些数据中寻找pattern的做法,并从中选择一些例子,支持这个说法。弗洛伊德以为梦倾向于随意对立、调和矛盾。然而他哪里想得到,David Linden不仅区分了弗洛伊德和荣格所谓“有意义的梦”是第三种梦,即发生在REM阶段的叙事性的梦,而且解释了为什么梦是离奇的:前额叶皮层,尤其是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是处于不活动的状态。这一区域是负责判断、逻辑、计划等功能的,因此导致了梦中的无规则、无因果、不合逻辑的各种现象。

      弗洛伊德把梦中的事件对应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这种做法更像是一种文学批评甚至文学创作,而不是任何科学的研究。类似于他引用阿贝尔的所谓语言分析,弗洛伊德不过是通过语言和思维建构的主要方式,likeness and analogy,来进行扩展和联想。就像铅相比金和银,对应质朴,哑对应死亡,三个女人代表三种女性形象:母亲、妻子和女儿,或者对应三女神。

  • 两点感受

    作者:月自黄昏水自安 发布时间:2023-12-30 23:15:38

  • 一切不是体形的错

    作者:阳宝爱阅读 发布时间:2024-03-06 12:34:37

    一切不是形体的错,那是谁的错?这个社会流行以瘦为美!所以大家稍微胖一些就嚷嚷着减肥!可是过度减肥,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反而是危害更大!

    读了这本书《一切不是体形的错》,让我知道盲目减肥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的伤害!也告诉我们如何爱自己!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竹井梦子,一个年轻漂亮的网红博主!书中通过九篇漫画和23篇随笔给我们讲述她自己的减肥经历和心理历程!因为减肥成功,效果显著,大家都点赞,关注她,让她不允许自己再胖!所以每天都会称体重,吃个东西都要看配料表,晚上七点以后不吃东西等等!可是这样的焦虑让她痛苦不堪,心理上生上都受到了百般折磨!睡眠不足,身体也越来越差!最后她终于悟到了真理!分享在书中,帮助我们消除身材焦虑和容貌焦虑!

    说到减肥,自己也曾经陷入这个怪圈!因为工作忙,长期不运动,再加上生宝宝以后,产后恢复的不是很好!年龄也大,新陈代谢也慢了!所以体重增加很快!我曾经尝试节食,运动,甚至吃减肥药,针灸按摩等等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好!最后不再想,不去管!让自己精神放松,反而要舒服很多!

    当然运动和饮食也是要注意的!多运动,多吃绿色的蔬菜,少吃加工类的食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这些对身体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只要身体健康,形体真的不重要!

    让我们不要再虐待自己,好好爱自己,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呀!

  • 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剧作家

    作者:spencer 发布时间:2006-11-17 20:21:20

    读完这本书花了我几乎两周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花了太多时间用红铅笔在书上划下史蒂芬·茨威格的那些或美妙或雄壮的词句,它们有的是绝妙的比喻,有的是经典的论述,光是这些生花妙笔下的语言,就可以让此书名垂千古了。

    从此书中可以看出来,茨威格是一个世界公民,他作为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自己的民族和国籍并未在他的书中烙下太多的印记,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而显然反对沙文主义。书中倒是能看出他对于整个欧洲的自豪和热爱,恐怕这也是他最后自杀的原因——对他的“精神家园欧洲”毁灭的痛心。

    茨威格相信历史是多数人在多数时刻写下的是编年史,平淡无奇,但是少数人在少数时刻“群星闪耀”,却是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他认为“虽然历史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演员,它也不可能持续不但地进行新的创造。”而且,“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位天才,总是需要有几百万人。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意见,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但是,这些时刻一旦出现,就“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书中的这些时刻:

    1、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找庇护: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

    这篇所写的是欧洲人发现太平洋的经过,巴尔沃亚在发现太平洋的时候几乎是一名逃犯的身份,他把探险也当成一次出逃,而这探险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

    2、拜占庭的陷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这篇所述的事件,在茨威格眼中恐怕是一次悲剧,基督教世界的一次惨败,而这惨败却恰恰是由于他们的互相猜忌而导致。茨威格毫无顾忌地赞美这位土耳其苏丹征服者的智慧和勇气,当然,作为人道主义者,他也痛斥了他的凶残。此篇尤其精彩的是,茨威格使用了文学的手法,记述了那座被忘却的城门“凯尔卡门”的失陷,从而让君士坦丁堡的悲剧,更显出十足的戏剧性,让人为英雄们的大意扼腕。而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是此篇的一个中心,感人的战前弥撒和战后所遭到的劫掠以及被改成清真寺,则现出了历史的残酷与顽皮。

    3、韩德尔的复活: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韩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我想说的是:茨威格在这一篇中的描写可一点都不像一个出身于无宗教信仰家庭的人,而像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我认为这是他真情的表露而并非什么写作技巧。

    4、一夜之间的天才: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热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因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

    此篇最戏剧化之处,就是鲁热在那一晚的不朽和之后的平庸,他“仅仅作了一夜的诗人”。可是《马赛曲》却成为法国国歌而被永远传送,让人感到这历史确实让人捉摸不定,它赐予一个平庸的人伟大的天赋,仅仅几个小时,也许只是为了让这激扬的旋律,带给法国人民胜利,带给自由胜利。“《马赛曲》就像长着双翅的胜利女神奈基,在法国的所有战场山翱翔,给无数的人带来热情和死亡。”

    5、滑铁卢的一分钟: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这一篇恐怕是全书中最为不“群星闪耀”的一篇,因为在这一篇中,没有什么人性发光,主角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生生葬送了自己皇帝的伟业。对此,茨威格说: “有时候——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时刻——命运之线在瞬息时间内是掌握在一个窝囊废手中。英雄们的世界游戏像一阵风暴似的也把那些平庸之辈卷了进来。但是当重任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时,与其说他们感到庆幸,毋宁说他们更感到骇怕。他们几乎都是把跑过来的命运又哆哆嗦嗦地从自己手里失落。”

    茨威格把历史的这一秒钟充分的戏剧化:就是这一秒钟,格鲁希虽然听到了滑铁卢开战的炮声,但依然决定不去支援;就是这一秒钟,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就是这一秒钟,决定了整个19世纪。按照这一战的历史意义以及法国在大革命后独特的世界地位,这一秒钟确实至关重要。

    一个平庸的人葬送了一位天才的事业,茨威格评论道:“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是,他却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是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6、玛丽恩巴德悲歌:1823年9月5日,歌德在离开疗养院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于那里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

    74岁的老翁不但爱上了19岁的少女,而且还请人代向她求婚,以现在人的观点看来,幸亏这求婚遭到敷衍,否则那婚姻才是真的悲歌……此歌写完后,“歌德从此永远告别了爱的激情带来痛苦的时代,而进入心境平静、勤奋写作的暮年。”

    7、黄金国的发现:1848年1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在自己的领地,今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混合在泥沙之中,从而掀起了持续四年横扫世界的“淘金热”。

    茨威格其实在此篇着重笔墨在于苏特尔对于加利福尼亚的开发,他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淘金热之后,四处涌来的人民霸占了他的田产、房产和牛羊,而这广袤的土地本是他的私产。苏特尔状告1722万名在他的种植区安家落户的农民,要求他们从私自强占的土地上撤走,并向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各索赔 2500万美元。汤普森法官判定他对于土地的拥有权合法,苏特尔几乎又一次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这个判决却没有被执行,愤怒的人民害死了他的三个儿子,而他剩下的残生就一直在华盛顿的法院大厦附近晃悠,乞讨,为了食物,也为了公正。

    他死的时候口袋里藏着一份申辩书,他要求按照世间的一切法律保证给他和他的继承人一笔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财产。

    开发加利福尼亚的人就得到了如此的下场,历史确实是无情的,人民的怒火很多时候,也并非那么正义。

    8、英雄的瞬间:1849年12月22日,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枪响前一霎那,传令官送来了沙皇的赦免令,把刑罚从改枪决为苦役,在生死界限上走了一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从此转折。

    这是全书中唯一一篇诗歌形式的历史特写。充满了对于基督教信仰的描写和暗示,很难相信茨威格没有宗教信仰。经历此转折,“陀思妥耶夫斯基摒弃了社会主义信念,用宗教的精神来解释人民的理想,提倡弃绝个人欲望、逆来顺受,宣扬人人都有罪孽,罪犯就是“不幸的人”等观点,并试图用道德感化来替代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幻想求得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和解。”

    有趣的是,译者对此种转变唏嘘哀叹,而茨威格却保持着肯定的态度,仔细一想,还是与茨威格是人道主义者和和平主义者有关,不用说,他一定反对暴力革命。

    9、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1858年7月28日,在美国实业家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的推动下,人类越过大西洋的第一次通话,实现了。

    这篇历史特写歌颂了勇敢的冒险精神以及菲尔德不屈不挠的努力。在第一次电缆的铺设中,失败了两次,浪费了大量的金钱,但是在菲尔德带领下,人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尝试,终于,在7月28日开始的这次铺设为人类在大西洋海底建立了一条电的通途。而不幸的是,这条通途很快就出现了故障,原先狂喜的人们把愤怒发泄到了菲尔德身上,说他是骗,菲尔德沉默了。六年后,他用成熟的电缆技术,又一次铺设了大西洋海底电缆,这次不但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而且还找到了上次的故障原因,使美洲和欧洲之间,有了两道桥梁,也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此篇中茨威格毫不留情地讽刺了那些在成功时欢呼,失败后怀疑的墙头草、以及他们的闲言碎语和无理重伤,与他们相比,菲尔德无疑是时代的英雄。在此篇的最后,茨威格写道:“由于战胜了空间和时间,但愿人类永远友好团结,而不被那种想不断去破坏这种伟大统一和用战胜自然的同样手段来消灭人类自己的灾难性的狂想所一再迷惑。”

    当然,这只是一个梦而已,茨威格自己的自杀就是这个梦破碎的时刻。

    10、逃向苍天:1910年10月末,列夫·托尔斯泰终于摆脱了束缚自己近30年的精神枷锁,离家出走,把自己的信仰和言论用行动来证明,最后,11月7日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与世长辞。

    要承认茨威格的想象力,用续写《光在黑暗中发亮》这一托尔斯泰遗作的方式来描述这段历史,实在是让人惊叹。这篇三幕戏剧用最恰当和激动人心的方式记述了托尔斯泰在人生的尽头,被大学生们震动,终于下定决心出走的过程。其中有很多经典对话:

    “隐秘的事愈多,灵魂也就愈不高尚。”

    “通过暴力不可能建立一种符合道德的制度,因为任何一种暴力不可避免地会在产生暴力。一旦你们掌握了武器,你们也会很快建立起新的专制主义。你们不是破坏专制,而是使它永存下去。”

    “即便是罪人,也还是我的兄弟。”

    “-如果他们把托尔斯泰也抓了起来……

    -不,他们不敢。这是一个只要讲讲话也要比他们所有的人有力量的人。不,他们不敢,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会用自己的拳头把他救出来。”

    “(指托尔斯泰)因为象他过的那种生活是违背他自己的言论的,这当然是一种耻辱。他们逼着他扮演着伯爵的角色,时间够长的了,他们用阿谀奉承扼杀了他的声音。”

    “(警长)-要是能知道最高主宰对列夫·托尔斯泰(指沙皇)的态度就好了。

    (站长)-(十分平静地)我相信真正的最高主宰对列夫·托尔斯泰始终充满善意……”

    “经常是这样,妨碍一个伟人和他使命的人恰恰是那些爱他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一生之中的生活都与其的思想矛盾,正如大学生们所说,他用着银质的餐具,写着人间的苦难,因此,他出逃了,也因此:“走得也正及时,因为只有这样死去,才算完成了他的一生,使他的一生更加高尚。”

    对于托尔斯泰的仁慈、人道主义以及对上帝的崇拜,茨威格明显抱持赞赏的态度。

    11、争取南极的斗争:1912年1月16日,英国上校斯科特到达南极点。

    本篇是此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篇,而茨威格在记述人来到达南极点这一历史时刻的时候,并没有去写那位第一个达到此目标的挪威人阿蒙森,却挑选了比阿蒙森晚了近 1个月才到达的英国人斯科特。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斯科特在整个探险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气,更因为他和他的四名队员一起,牺牲在了回程的路上,因为“看来徒劳的事情会在此结出果实,一件耽误了的事情会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要求人类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达到的目标;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失败中会产生攀登无限高峰的意志。”因为,“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去做那些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是极为偶然的事。”更因为,“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起时代都是最最伟大的悲剧,一个作家只是有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创作的悲剧却要多至一千倍。”

    此篇中最感人的部分是斯科特上校一行人被暴风雪困在帐篷中,心知生还无望,开始在日记上写下一封封的信,给妻子,给朋友,给祖国,茨威格盛赞这些信是“写给他认识的人的,然而是说给全人类听的;写给那个时代的,但说的话却是千古永垂的。”本篇中把斯科特队长以及他的队友们的勇敢、爱国表现得淋漓尽致,斯科特在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最让人动容的是,最后一篇日记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写下:“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妻子手中!”但他最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字眼:“我的遗寡”。

    这确实是人类精神最伟大的时刻之一,这确实是将永远照耀我们世界的时刻之一。

    12、封闭的列车:1917年4月9日,列宁登上了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这列封闭的列车就像一枚炮弹,把革命的导师送回了祖国,打垮了一个帝国。

    很明显此篇中茨威格赞赏列宁的国际主义和反沙文主义立场,对于暴力革命倒是没有多提。客观地说,列宁回到俄国确实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回到祖国后的列宁,很快发表了《四月提纲》,之后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开始了。

    以上就是本书中的12个段落,写完这些摘抄和感想,我不禁由衷感叹茨威格说得非常对,最戏剧化和最激动人心的段落发生在历史之中而不是剧作家的笔下。最后,表达一下对于翻译者舒昌善的敬意,这本书翻译得非常出色,让人体会到了茨威格的语言之美,完美的表现出了一个个史诗般的场景,满含深情,让人叹服!好的作品需要好的翻译阿!

    群星闪耀的时刻并不经常出现,但毫无疑问,在我们的时代,它即将来临。

    欢迎光临我的BLOG:

      闲话小记:

    http://spencersnote.blogspot.com/

      电影与书籍:

    http://spencersong.blogspot.com/

      


下载点评

  • 无颠倒(9109+)
  • 不亏(394+)
  • 藏书馆(7610+)
  • 服务好(51010+)
  • 小说多(546+)
  • 五星好评(5107+)
  • 速度慢(549+)
  • 傻瓜式服务(885+)
  • 可以购买(5105+)
  • 超值(9310+)

下载评价

  • 网友 芮***枫: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9-16 12:18:19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养***秋: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9-16 09:53:04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印***文: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9-16 11:53:20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堵***洁: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9-16 23:56:40 )

    好用,支持

  • 网友 焦***山: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9-16 09:55:36 )

    不错。。。。。

  • 网友 戈***玉: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9-16 11:11:37 )

    特别棒

  • 网友 权***波: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9-16 09:55:39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丁***菱: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16 10:01:15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谭***然: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9-16 11:11:35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曹***雯: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9-16 12:21:40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同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的书籍:

  • 二十四史(1-63简体字本)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二十四史(1-63简体字本)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全唐诗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二十四史(1-63简体字本)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二十四史(简体横排精装 全63册共4箱)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二十四史(1-63简体字本)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二十四史(1-63简体字本)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二十四史(1-63简体字本)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二十四史(1-63简体字本)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北斗导航/中国科技之路 国防工业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同中华书局的书籍:

  • 居士传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各朝代传统服饰名词工具书 冠巾配饰款式纹样工艺文化制度等 汉服少数民族 服装设计师 古装影视剧编剧参考正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颜氏家训集解(上下)(精)/新编诸子集成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江山如有待 唐诗宋词日历2023 以四季流转和节令物候的变迁为线索 选取唐诗宋词名篇佳作 选配与唐诗宋词意境贴合的传世古画 中西日历备查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贵州省档案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档案汇编(1-2) 中华书局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思马得学校英语系列丛书/GRE卷 GRE词汇思马得记忆法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贵州省档案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档案汇编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长沙市档案馆藏抗日战争善后和祭悼英烈档案汇编 中华书局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颜氏家训集解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颜氏家训集解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