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下载屋 -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护与管理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7-23 03:50:01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护与管理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护与管理精美图片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护与管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245058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2
  • 页数:214
  • 价格:35.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7-23 03:50:01

内容简介: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护与管理》系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护与管理方面的专著,内容包括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辐射危害与防护原则及标准、放射性核素的代谢与危害、开放型放射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管理、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和处置、放射性污染的洗消和医学处理、辐射监测设备及其应用、辐射监测与评价、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实际技术问题。内容较全面、具体。可作为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者上岗前或定期培训使用,也可作为辐射监督、监测人员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在教学、训练和实际工作中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类型:军事医学科学院主办的中央级医学科技专业出版社

成立时间:1995年

简介: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于1995年成立,是由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主办的中央级医学科技专业出版社。

主要业务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军事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及科技信息等领域的专著、译著、科普读物、教材、图谱、工具书等中外文图书。

社会评价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军事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及科技信息等领域的专著、译著、科普读物、教材、图谱、工具书等中外文图书。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护与管理》系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护与管理方面的专著,内容包括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辐射危害与防护原则及标准、放射性核素的代谢与危害、开放型放射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管理、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和处置、放射性污染的洗消和医学处理、辐射监测设备及其应用、辐射监测与评价、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实际技术问题。内容较全面、具体。可作为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者上岗前或定期培训使用,也可作为辐射监督、监测人员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在教学、训练和实际工作中的参考书。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冷香飞句 发布时间:2022-03-25 13:36:32

    原以为是关乎书画的学术论文,通读下来方知是作者的艺术随谈,向读者娓娓讲述了画家的心事、作品的含义、典故的变化、收藏家的命运,以及“收藏”这件事在历史长河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今天以为风雅的事与物,当时都不过是无从割舍的寻常习惯”。材料考证有理有据,时有创见和金句闪现。仔细体味那些恰到好处的闲笔和种种曲折幽微,不难发现文字中透着一股静气与意趣,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对无常命运、动荡时代与喧嚣世界中不知名小人物的同情与关怀。作者也藉由历史人物形象在不断发展演变中所呈现出的丰富性与模糊性警惕读者:我们始终生活在历史的余波之中,必定受到各种限制,被种种文献与材料牵引。“研究”,自当时时自省;闲谈,也要处处小心。

  • 作者: 尹智龙 发布时间:2012-04-04 14:15:13

    20111216今日购书

  • 作者: 森小魔 发布时间:2022-02-18 12:18:51

    这套书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小巧便携,比较适合有一定基础想要反复嚼读的小伙伴,或者就想随便翻翻不求甚解混个眼熟的小伙伴。

  • 作者: 无限微笑 发布时间:2014-07-27 13:43:05

    童年没有看过是一种悲哀

  • 作者: 唐朝的鱼 发布时间:2012-11-15 20:49:31

    实践SSS阅读法第三部,《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分享年》都很不错,go on……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从狗娘养的开始——评艾伦·纽哈斯的《手段》

    作者:斯童 发布时间:2007-03-23 22:59:08

  • 代后记:生手的天真

    作者:后浪文学 发布时间:2020-09-01 15:44:00

    ●赖香吟

    尽管去过那么多次,DC 的治疗室到底位于医院建筑群的哪一个位置,我依然无法指认出来。印象里,它从大厅往内里走,与受病折磨的人潮一波波擦身而过,出了后门,再连接另一栋楼,愈到深处,人愈发少,直到山壁底钻入瘦长建物,寻得电梯上四楼,门开是另一种风景,空中走廊,反复几次转弯,我不知道自己又闯进哪一栋建筑,或是回到哪一栋建筑,空间标示上,四楼又变成了一楼,再搭一次电梯,直到看见那扇熟识的玻璃门,推开它,一条长廊指引我走到DC 的研究室。

    敲门,开门,里头不过一般寻常研究室光景,角落处摆了一几二椅,我只消固定三四个脚步,走到那里,选择背对门的椅子,坐下来,然后,离开时重复同样的路径。可以说,在那间研究室(或者,在那种时刻,我们必须改称它为治疗室),我相熟的只是那张背对门、望着窗的椅子:一张来来去去、承载许许多多无以为继之人生的椅子,给那段时期留下了最好的象征与命名。

    全然不同于文献所描述,这个空间既不尊贵,也未必舒适,没有躺椅,也没有沙发,不过是一张简单茶几,两把(破旧的)面对面的椅子,绝大多数时间,DC 不发一语,雕像一般坐在那里,那过程经常叫人感到无望,可那雕像总让人相信他仍倾听着,在,他在,也在对岸的那张椅子里。

    我一直想为治疗室里的那张椅子写点什么,甚至是一本书,但那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离开那张椅子愈久,愈觉得要定坐在(对面)那张椅子里而没有受不了痛苦抱头逃跑,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当然,有些情况,我们不能预设坐在(对面)那张椅子里一定是个对称凝听的心灵,(对面)那张椅子里的角色不一定总是能够理解并给予祝福的人。DC 坐在那张椅子里,雕像般的姿势,有时让我错觉他已经被来来去去的痛苦风化成石。SARS 那些年间,接连出现了好几则精神医师自杀的新闻,使我联想到DC 提过的诅咒或祝福。两张椅子里,谁是被诅咒的人、谁又是被祝福的人呢?如果未曾体验∕理解过诅咒的滋味,何能给人祝福?破碎的人来到这里,想把秘密倾埋在这里,这样说,是电影《花样年华》里周慕云的树洞了,然而,坐在对面那张椅子里的,毕竟是个人而不是棵树啊。

    人与人的感情,何尝不是寻找树洞之悲欢离合的故事;如果我们还能找到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棵树。五月在最终时刻找到了我,把无数伤害的秘密倾吐出来,以见证名之,如果她之后继续活着,我或许明白是一个人,但她说完之后就转身离开,我是一个人还是一棵树呢?电影里周慕云(导演王家卫说:这个人完全是一颗破碎的心)转身离开之后,下一个镜头绕回来,树洞已被泥土封上了。我要做的就是那样的事吗?

    DC 长年坐在那张椅子里,吸纳种种掺着眼泪、谎言、愤怒、怨恨之失魂又落魄的故事,替破碎的人收存记忆于这世上的一个角落,且他不能只是封填,还要以理解与倾听给予祝福,这是多么需要能力的事?我在那张椅子坐下来,某个角度来说,见证使我破碎,我来到这里是要一个倾吐吗?把DC 当成一个树洞,那样的倾吐会让人释怀,得以解脱与祝福吗?

    不。很快,这个答案便发出了声音。我也很快觉悟到自己根本无法把DC 当成一棵树。更有一段时期,这张椅子之旅如同一趟苦行。你来到那里,一点都不意味孤寂会凭空消失,更不表示会有人出来替你裁判:错的是世界,而不是你。DC 固然不反对,但也会提醒你:某些情势实在是生命的必然,或是,念头来去,固着于一个见解,以那个见解来诠释全部,是否恰当。这些提醒是温柔的,但对于陷在水里的人,也可能是冰寒的波浪。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衍义。DC 在吐出这些提示的时候,字词往往极端简短,象征性的几个字,他说得那么幽微,简单,仿佛不能轻易惊扰两张椅子之间那一大片冰冻、汹涌,或是潜伏无数河怪的心灵之湖,他寡言,他斟酌,甚至他拒绝,把问号退还回去。

    我离开那张椅子,不是因为失望,也不是因为对医疗不耐,而是,怎么说呢?该简单地说:是因为工作繁重使我没有空再去;还是抽象地说:我渐渐从DC 这份关系上长出了一丝信任,而这个信任拯救了我。那个治疗室里没有录音机,也没有病历,甚至连一本手册都没有,他不过是执着地想在他的专业里留住人文精神的根,这是他的骄傲,但这可能也是他的谦卑,他的良心,他如此耗费,承受治疗室的苦楚(一个灵敏之心作为一个树洞的苦楚啊),然后露出那友善而思索的微笑,祝福坐在他对面那张椅子里的人,能够走出生命的苦境——这是一个人,初始,我总不相信这是真的,世界太粗暴,心太青脆,人人不过固守位置为己运转而已,素昧平生,何必理解与祝福?再者,我不相信活着,能跳过削减与钝化,而持续地打磨精细下去,倘若有人坚持如此,那时我看见的,若非导向死亡,即是疯狂。然而,DC 雕像般地坐在那里,粗砺之中磨而再磨,保有温度的手心去凿塑粗胚;DC 未必在药物或是所谓心理治疗这个步骤上治愈了我,而是以他的存在,渐次说服了我。

    这份信任,其后并没有使治疗室变成一个简单的地方,甚至连再多一点的倾诉也没有达成,更明白地说,正是因为信任可能开启倾诉的门扉,所以,我离开了。可是,DC 雕像般坐在那张椅子里的神态,仿佛定格成为一个象征,以至于即便我离开了治疗室,只要想及那个象征,一场仪式,一个走迷宫的自我收拾就可以开始。带着DC 这样一个陌生人的信任与慈悲,我与现实世界之间存了一个系点,接下来的问题成为:该如何怀着那些伤害的故事继续生长下去?不能忘却,又不能时时记得;伤害的故事往往既美丽又丑陋,那其中,无论如何,曾将一个人最好的可能、最坏的黑影展演到极限,如果我不足以理解那其中的内容,也没有什么资格去保存这些——

    《忧郁的热带》,中译本登陆台湾是九○年代初,大学刚毕业,我把这本书当成学术书,放进了初旅的行囊里。从琉球那霸航向九州福冈的客船上,时光减速,打开它,一字一字慢读,学术摇身一变成了私语录,每个用字都带着丰饶的个性,隐藏那么多细节,个人的反思,抒情的语调,一个人类学大师忽而还原成了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啃咬自己的年轻人,那些所谓的旅行、探险,原来不是以猎奇混淆他的视野,不是以野蛮歼灭他的情思,而是相反地,把他带入更多的自省、更多的情思。

    第六十七页,李维提到“生手的天真”。容我把它抄录在这里:

    带着生手的天真,每天我都站在空荡荡的甲板上,兴奋地望着那片我从来没有看过的那么宽广的地平线,用好几分钟的时间注视着四分之一的地平线,观看整个日出日落的过程,代表着超自然的巨变之起始、发展与结束。如果我能找到一种语言来重现那些现象,那些如此不稳定又如此难以描述的现象的话,如果我有能力向别人说明一个永远不会以同样方式再出现的独特事件发生的各个阶段和次序的话,然后——那时候我是这么想的——我就能够一口气发现到我本行的最深刻的秘密:不论我从事人类学研究的时候会遇到如何奇怪特异的经验,其中的意义和重要性我还是可以向每一个人说个明明白白。

    要回头说明这段叙述如何安慰我内心饱受伤害的文学认知,那是另外的故事了。写在这里,只能说,当时我是连一本文学书都不愿放进行囊的年轻人,把尚未打通的知识所导致的生活混乱,代罪羔羊似的归因于文学对心灵的诱惑。那趟旅行,我的念头简单而强烈,想远远离开文学,不再恋栈这两个字,比任何一个不了解文学的人还重重踩踏文学,宛若信徒踩踏基督的脸以证明我对文学再也没有幻想。

    偏偏李维这本书,在那趟旅行里,以一双已经洞悉魔术的眼睛,心平气和、轻描淡写的口吻,提示我: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事情没有那么复杂,要不,过了复杂这一山,你会再被带回来的。

    “生手的天真”节录于《日落》,二十六岁的李维前往新世界,在甲板上,兴奋地,手拿笔记本,一秒一秒记下日落景观的瞬息光影。长达三四千字的记录,无人能与之相比的精细,在时隔二十年写作自传之际,只字不改地被录了下来。

    那是用尽了凝视,一秒也不舍得错过的文字,企图心强烈而朴素,想将亲眼所见加以凝住,工笔描绘事物具体面貌的同时,也诗意地交杂了理论与历史的玄想。这份出于原点,李维称之为“生手的天真”的记录,不尽完美,但不可替代,其中热情满怀,如蒙神助的感觉,让人终老仍然着迷,仍愿颤抖着手去试。

    我多么巧合地在(彼时已经显得零落,现时更是完全不存在的船之旅)甲板上,为他这样珍重生手的可贵而被安慰了。看起来如此伟大、深沉的灵魂竟曾有过一个阶段,以那种生手的天真,然而也是充满无可替代之兴奋热情,凝望世界,固执相信:如果我能找到一种语言——如果我有能力向别人说明——

    是的,这两个简单的句型,就是一切的动力。我想的,不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吗?如果我能找到一种语言——如果我有能力向别人说明——这个语言与能力不就是文学?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在我心中变得那么复杂呢?这个老人像在营地里赶蚊子那样挥了挥手,把我整片写满密语浓言的大黑板,瞬间擦个干净。我自省,或许,是我错看了写作的问题,那些幻觉、错觉、怨念、提戒之心,是凝望着黑板(白稿)的我的问题,而不是写作的问题。写作问题没那么大,大且难的是那些“如此不稳定又如此难以描述的现象”,那些“永远不会以同样方式再出现的独特事件”,一个心灵与新世界之遭逢:天空、海洋上下倒错的视野也好,终年无雪、草木不生的气候也好,所谓纯洁的野蛮人也好,景观新得令人惊叹,也让探险家大惑不解。

    李维的航行,在登陆新世界之前,进入了郁闷的赤道无风带。“在这片海域内,两个半球特有的风都吹不到,所有的帆下垂好几个星期之久,没有一丝风吹动它们。”那是新旧世界之间的过渡,毫不快乐的海洋,平静无比的天气,几乎看不到生命迹象。李维在这里回顾了古代航海者(他们心中并不是要发现新世界,而只是要证实旧世界的历史),也描述了早期探险家那些因为视野有限所酿出来的怪异想象:长得像鳄鱼的蛇、牛头四脚的鱼、一棵不长水果而长绵羊的树……

    船转向南,海洋气息不再自由流动,新世界的轮廓巨大地浮出地平线,青年李维第一次到了赤道的另一边,全新的世界与人类,旧世界的上帝、道德、法律在这里或将发生问题。他展开教学、旅行与探险,看原始人如何被强加了文明,和野蛮人一起吃了蜥蜴、蛇和蝗虫,这个终生将心灵操练到更细微、更时时刻刻濒临疯狂的人,到头来活过了二十世纪,比我们大多数人都还要久。

    这本书里所讲述的故事,无论就语言或经验来讲,都是属于“生手”的。

    那并非是些完美成熟的故事,而是一些“如此不稳定又如此难以描述的”时间里的过去。我曾经因为无法理解存放它,而冻结了生命的前进,及至此刻也不确定是否具备了合适的语言与能力去描述它们。然而,这些故事再不会重复,重复也不会有同质的凝望,尽管不完美甚至错误而耗费,但因不可替代,不可重返,除非彻底失忆,要不,我只能面对并试着理解;以 DC 的语言来说,这是一种“浪漫但危险的想法”;以李维的说法则是,除非有一天我们发现另外一个星球上居住着会思考的生物,否则,这种(发现新世界的)经验也不会再有第二次。

    李维的书如此破题:“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然而,现在我预备要讲述我自己的探险经验。”可以容我(也许是肤浅地)套用吗?我讨厌煽情,我恨伤痕文学,但我却在这本书里写到了伤痕。我不相信书写治疗。袒露五月以求自己的书写治疗,一直是我不能同意的,事实上,也没法这样做。书写不是治疗,治疗的路程已在之前走过,我耗费了多少光阴,治疗也未必痊愈,痊愈也未必是原来那个人。某位写作同业说得比较准确:书写不能治疗,那是本身快要好才能书写,那是痊愈之前的一个大口呼吸。

    一开始,我以几篇短文的形式来写,以为焦点难免在五月,出于一种交代,我以为完成这个替代叙述,自己可以得到解脱。结果,愈写愈多,短文形式没办法负载。拉开继续写下去,积累到一定的量,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困难之后,我开始意识到,叙述五月不是重点,就算我叙述她,我也不能得到解脱;另一种说法,我没有得到解脱,恐怕是没法叙述她的。

    ——我感觉触到了要点,我没法看清这一片视野,恐怕也是没法看清她的。叙述五月原来不是重点,这是我跳出心魔的主要声音,整个故事也因此扭转了调性。不再因为写到五月而难受于道德上的洁癖,不再焦虑我所理解的五月未必是真正的五月。回到自身,却也不见得轻易。处理故事的时时刻刻,宛若以自己的方式走着DC 椅子里的路程。路上,许多次,落石,关卡,我与我自己的DC,一个说故事与听故事的人,彼此责问:这是绕道走开,还是笼统套上结论?这是赝品还是花边?如果总是模糊不清,到底是什么被遮蔽呢?故事面临选择:继续删减,或把范围再拉大,所谓加法与减法的抉择,过去我惯用减法,但这次若继续使用减法,答案很简单就是归零,我试着跟自己协商,我得试试加法。

    打开,让可关联的进来;这是有关的,那是有关的,然后,构成了整个图景——怎么以前从未如此看过?在哪里中断、哪里遇到困难?是真的忘记、还是冻结?打开,是一种解冻的过程吗?有些时候,忽然想起一两个细节,像找到一两枚遗失的螺丝钉,把它们卡上去,放进位置,整部记忆的机器忽然动起来了……

    就这样,过去十来年间许多写了一半,开了头搁笔,甚至一些反复修改却始终没定稿的文字,找到了位置,栽植进去,然后长出更多的枝叶,原来在这里,原来那些无法建立的脉络在这里,那些难以析滤的意义之根原来在这里,那些不得不语焉不详的叙述原来是在路经此地之际被落石阻断了。

    所以,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五月的书,而是关于我自己,其后与幸存之书。

    曾经我以为这本书不会出现,如果倘以幸存,还足以写,应该直接跳入下一阶段。我开始动笔写其他几篇悬在心头的小说,然而,过程多所踬碍,不禁使我怀疑自己的书写能力是否真因一场疾病肆虐而难以回复,某日与朋友碰面,聊了几句,话题转到这个怀疑。

    在听完我的描述之后,我感觉得出来,他对我口中说的新作没有生出很大兴趣,我们继续漫天胡扯,感时伤怀,我自言自语:“有些东西没写,还真到不了下一步。”

    本来不太神采的他这时忽然亮起来,朝桌上拍了一记:“你会这样说,就代表碰到问题了。”

    接着,我们不知从哪里开始提到五月,事实上,这应该是我们第一次触及五月。我谈到延宕,对时间耗费之大感到惊吓,动不动就是十年,倘若生命重要经验都得费上如此时间去反刍,诸事澄明之日生命也差不多已到尽头,还有多少时间可写?

    他简单应了一句:“你就是在逃避嘛。”

    那口气是漫不经心的,逃避也是陈腔滥调的词汇,但我听进去了。

    当整件事变成“陈腔滥调”就可以形容的时候,再不正视它,恐怕它就真将隐匿成一个发烂的伤口,使人面目可憎;要不,就是意义真正平庸化,对生命起过怎样冲击的重大事件、经历,其意义都将日渐风化,变得一点价值都没有了。

    这些篇章积蕴多年,成稿时间却极短暂。利用每天好不容易协调出来,黄金珍贵的两三个小时,座位不敢稍离地埋头苦写,好几次,脑袋与眼睛烧耗到难以运转而必须停下来的时刻,我站起来,随便眺望任何一个可得的风景,感到某些沉重、黏滞,经常被医生形容为“拉警报的身体”,似乎变得轻松多了,我不得不觉悟,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确行尸走肉般地活着,若非停滞,就是极端劳碌,仿佛想借尘务劳作来挫折自己身上残存不死的文学之虫,我心存骄傲,却又一直蔑视自己,这样的不和谐毕竟没办法安顿下来成就什么,而只能在彷徨中度日。

    如今,我航过那个郁闷的赤道无风带了吗?我即将出发去哪里?抑或,我从何处归来?写作的船帆下垂搁置了非常久,水天一色,雾气茫茫,记忆的魔山,五月,想来不只是我陪她走过一段性别认同之路,她也伴我熬过一段非常漫长的写作认同之旅,即便是她已经不存在的岁月里,她的形象及其书写,对我是一种抚慰,也是一种刺痛,我们曾经彼此反对,却又同时扮演倾听者的角色,无论是不断攀高追寻,或是不断挖深内化,我们争执,终致谅解,了悟彼此并没有太大的冲突。李维的旅途也不全是兴致勃勃的,他总自问:为什么我跑到这里来?我到底是希望些什么?他怀疑,诚实得令人惊心:探险是一种聪明的旁门左道,好让自己在归队之后具有额外优势?还是探险根本源于自己和原生社会情境的不适应?那个自以为要放弃文明世界、前往所谓未受污染之纯洁、野蛮新世界去寻找新价值的探险者,却在误解、等待、空虚、烦死人的过程里,面临崩解,“甚至连那些最人性的对我都变成不具人性”,旧世界的浮光掠影,音乐或诗的片段,在荒野之中萦绕耳畔,啊,如今,两个不同的世界之于我都不再具有完整的面貌,新世界于掌握之中消失于无形,一个迂回复杂的路程,仿佛要把人带回旧世界去,可那来时我所信的选择、意义与价值似乎已被摧毁了……

    摧毁是好的。其后或许生长出新的文明。我多愿意讲述那些倾斜而破碎的景观,如果我写得出来。我的探险经验?我真不希望我只是把它写成了青春的伤痕。我年轻的苦恼:写作值得什么?什么值得写作?李维开玩笑说:旅行的本质应该是对自己脑袋中的沙漠进行探索,而不是对周遭沙漠的探察吧。面对新世界,面对野蛮人(如果我们自己就是那些完全一无所有的野蛮人),如果我们没有粉碎,没有陷入成见,没有轻率说出可笑的结论,那就写吧。李维的年轻笔记,除了《日落》,还有一段营火笔记我亦非常喜爱:一群被其他人类学家描绘为身体肮脏无比、肚里胀满寄生虫、不停放屁,而且还脾气大、心里充满恨意、不信和绝望的南比克瓦拉人,在李维眼中,却是在承受了大自然仿佛充满恶意的剥夺之后,还能相互拥抱、呢喃细语、轻声欢笑的族群,在一无所恃的凄惨景象中,这些完全赤裸的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庞大的善意,一种深沉的无忧无虑的态度,一种天真的、感人的动物性的满足,”李维以生手的天真,如此小结,“把所有这些情感结合起来的,还有一种可以称为是最真实的、人类爱情的最感动人的表现。”

  • 一本送给对宇宙有无限好奇孩子的科普书,未来的命运是终结还是重生?

    作者:苏小陌 发布时间:2018-07-20 16:15:09

    首先,我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文科生,一个中规中矩的文科生,但是对宇宙却有无限着的遐想,如果非要追溯源头应该在上高中那会儿,有些瘦弱的戴着眼镜的地理老师,好像是如果有一阵风来就能立刻放到他一样,但却遮不住他两眼放光口若悬河的为我们讲解关于宇宙,说了一句,也许这个宇宙会毁灭然后万物归零重新开始,也许在我这一辈,也许在下一辈,也许很久以后。

    后来,接触到科幻电影就爱得不行,心里每次都想着能不能从这些电影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却忘记了电影都是一门脑洞大开的艺术,而这本由英国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和插画家,还曾获得Arthur Clarke爵士太空成就奖的本·吉利兰著作的《从大爆炸到大终结》算是一本宇宙入门书。

    当打开书的时候就给人满满的惊喜,英国式的黑色幽默让人通俗易懂,大量的图文结合催生我们的脑洞结合,当我读完整本书的时候,以前装“文艺范”经常挂嘴里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个时候自动变成:我们不过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正所谓天外有天,说不定宇宙之外有更大的宇宙,而这一切作为人类的我们都不知道。

    要测量宇宙?要测量两个天体之间的距离?在宇宙诞生之初人人都为解决温饱的问题而头痛不已,更别说要去测量那遥不可及的宇宙,随着人类发展,衍生出一大批“眉目清秀,骨骼精奇”的学者,也许是这些学者某天躺在草坪看星星的时候,突然想象那星空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从而决定研究一下,没想到这一研究下来,就停不下来了,弄出“视差测量”“造父量天尺”“宇宙年龄”以及各种望眼镜拍下来的图,成为了科幻电影最好的脑洞素材。

    当然,本·吉利兰著作的《从大爆炸到大终结》这一书所有包含的一切都是源于宇宙大爆炸:

    比利时牧师、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首先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The Beginning of the Universe)的大爆炸理论(The Big Bang Theory),但他本人将其称作“原生原子的假说”。这一模型的框架基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在场方程的求解上作出了一定的简化(例如空间的均一和各向同性)。描述这一模型的场方程由苏联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于1922年将广义相对论应用在流体上给出。

    先把宇宙比喻一个封闭的球,突然某一天“peng”的一声,那这一声过后,到底是如何形成了行星天体的?为何每一个天体的性质都不一样?本·吉利在书里一一论述,不过这个男人一本正经的油腔滑调的把把宇宙比喻一个大厨房,要把太阳系给“烹煮”了,看一看这一章节你一定会爱不释手。

    也许,读了神话故事会以为真的是女蜗造人,盘古开天辟地,不过引领中学生科学看待宇宙的发展,这本《从大爆炸到大终结》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就算是深奥难懂的知识本·吉利兰这个男人也用幽默的诉说方式写了出来,加上可爱的插画风格,以及书后面还对书中一些专门的名字有名词注释,他不只是满足了对宇宙好奇人的口味,更是一本好的学生课外读物。

    最后,有宇宙大爆炸衍生了宇宙万物,哪么,有一天我们也会引来了宇宙的终极,但是谁又能知道,终结会不会是新一轮的重生呢?

  • 局外人还是局中人?

    作者:李卷卷 发布时间:2014-02-20 15:53:19

         读李碧华的小说,总有一种奇妙的臆想:是一个眉目妖娆的戏子在台上妩媚的拿捏身段,是一个发髻蓬松的旗袍女人倚在门口,眼波流转。李碧华的文字是妖——是风情万种的妖,也是睥睨天下一切痴恋与无情的妖。笑嘻嘻的撕开世间血和肉,森森的露出天下一切贪欲的脉络。揪出这些个血淋淋,滑腻腻的脉络,再仔细的拟好,摊开来,一一展示给世人看。

         按照李碧华的惯有风格,饺子之中必定是大有玄机的。

         吃人之说,其实自古以来就有,比如周文王吃伯邑考之肉羹,再近点的,比如食物极端匮乏的三年自然灾害,或者是文革期间,广西武宣县的吃人运动,凡此种种,都是畸形强权下或者自然灾难中的怪胎现象,而主动,进而享受吃人肉的,正是《饺子》中的艾菁菁。为了留住男人的心,为了挽回青春美貌,艾菁菁慕名去找月媚阁的女主人媚姨。面对这位肯为青春掷千金的食客,媚姨细心又殷勤的告诉她,饺子贵重,要趁热吃。吃的时候,只求后果,不想前因。

        媚姨的皮肤细滑,容貌亮丽,没有一丝年近六十的女人该有的皱纹和斑点,艾菁菁想到自己的丈夫正和一个年轻的女人厮混在一起,于是狠狠心吃了下去。容貌上发生的改变让艾菁菁已发不可收拾,她离不开媚姨做的饺子了,她喜形于色的看着媚姨把婴胎浸泡,开膛,再剁碎,包成一个一个白里透红,吹弹可破的饺子。不吃饺子,就会形容枯槁,而吃了这种极品,容颜蜕变的日益妖艳。对丈夫的占有欲望,让艾菁菁无所惧怕,当媚姨逃到内地之后,艾菁菁亲自把杀婴的手伸向了丈夫的情人。她剁碎了丈夫和情人的婴孩,连溅出来的血也不肯放过,舔进嘴里,放纵的享受着极品的美味。她的容颜娇美如昨。

       艾菁菁成为了媚姨青出于蓝的"接班人"。

       

          对爱,世上所有的女人都一样,都贪,

          都要多一点,再多一点。

         爱一个人,

        会想一口一口咬他,把对方吞进肚子中,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狠狠地啃肉嚼骨吮髓。

         真正的“痴恋”比癌还痛。

          李碧华说。

          是贪吗?我不觉着这是贪恋。不过是一个女人渴望得到的 一辈子的长情,求之不得,而生邪念。“我希望我的男人永远爱我”“我希望永远都开心”“我希望——永远都青春美丽”。艾菁菁出嫁前的三个愿望最简单,最基本,但又难以实现。

         说到这儿,我似乎能感觉出来,李碧华对爱情的悲悯态度,再联想到《胭脂扣》《生死桥》《潘金莲的前世今生》,似乎能隐约感觉到李碧华作为一个女人,对于爱情的谨慎和些许的悲观。痴男怨女,终不得果。天马行空,得非所愿。李碧华笔下的爱情大多不幸,她以尘外人的身份,残忍冷峻的叙述一段天不老,地也不荒,只是兀自生长,也兀自凋零的爱情。这是爱情消亡的最残酷的形式。

          她是局中人还是局外人?

          真正的痴恋比癌还痛。

          她必定是狠狠爱过的,也必定被灼热的背叛过。虽不知她的情感经历,但是一个女人的心思太过细腻,爱恨都如烟尘,透过书,一点一点的渗透出来,蔓延妖娆。

          李碧华,如同她的文字一样,似妖,诡异妩媚,虽是冷眼看透人世一切情爱,骨子里却汩汩流淌着温热的血。

  • 如果你感觉自己抑郁,那么一定要去看医生

    作者:螃蟹蟹 发布时间:2016-08-10 17:58:32

    曾经因为那篇《我是如何“摆脱”抑郁的》收获了很多粉丝,那篇文章梳理了我抑郁的过程以及现在我是如何与抑郁相处的。写完那篇文章之后,我收到了很多认为自己处于抑郁状态中的人的豆油,他们和我当初处于抑郁中一样,负能量缠身,有自杀的念头,对情绪失去感知。

    我不知该如何帮助他们,所以极少回复他们的豆油,在这里统一表示一下抱歉,因为个人并不觉得我有能力给他们除了去就医之外的合理意见。

    写完那篇文章之后到现在,又发生了很多事情:

    我曾经准备要重新开始做心理咨询;

    我很好的朋友因为抑郁开始服药,我对抑郁服药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开始意识到观察情绪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练习有意识地去控制情绪;

    最后借着看这本书的时间,我重新梳理了我过去这一年在抑郁甚至情绪上的一些改变。

    我和心态和一年前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越来越强化了这一个观点:如果你感觉自己抑郁,一定要去看医生。

    于此同时在看医生这件事情上我自己总结出来一些经验,有一些是这本书中写的,我认为和我的认知契合,我觉得对的:

    1、去大城市的就诊

    我曾经是在一个四线小城市就诊。确实用药了,有可能因为我的抑郁并不是很严重,所以虽然我用药了,但是我的用药时间短,药量其实也不够。主要是做心理咨询,长时间的心理咨询也解决了我的问题,但是这并不代表适合每一个人。

    但是有一次我去等待做咨询的时候,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小姑娘,年纪比我稍微小一点,她已经失去与人沟通的能力了,我盯着她看,她一直都是面无表情。我是自己过去的,陪她来的是她的妈妈。她妈妈跟我说她的女儿已经休学三年,失去了自理能力,没有办法出门,只能待在家里,并且拒绝和人沟通。之前也是尝试过很多办法(就是一些不入流的心灵疗法甚至中医中药),最终才选择来做心理咨询。

    轮到我咨询的时候,我有尝试过问我的医生,那个女孩有多严重,以及我会不会发展到她那种程度,她有没有用药。其它两个问题的答案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我记得当时那个医生对我说,那个女孩有做针灸,但是没有用药。

    医生曾经在和我沟通的时候对我说,每次跟他沟通完之后和你沟通我都觉得很轻松,因为那个女孩沟通起来太吃力了,真的是毫无反应。这句话其实对当时的我影响不大,但是现在想来,感觉很严重,因为我自己感觉那个女孩到了用药的程度了。

    所以如果你在小城市,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到大城市就诊。因为其实小城市里的抑郁症患者并不是非常多,我当时去的那个三家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居然和中医门诊合并了,给我做咨询师的房间,同时也是中医的诊疗室。所以在这种医疗条件下,非常有可能发生误诊的情况。

    抑郁症如果因为时间的拖延延误了病情会变得异常复杂,医治起来难度很大。用错药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所以最好去靠谱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就诊。

    2、最好去精神医院而不仅仅是综合医院的精神科

    我自己曾经是在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就诊。看过上点的话,其实这一点的原因就很好理解了。确实去精神医院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更大,但是尤其是对于拖得时间比较长的精神疾病来说,非常有可能变得复杂和严重,去精神医院被误诊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以及去精神医院不管是用药的价格还是心理咨询的价格都很便宜(相对于心理学工作室以及大医院的精神科而言)

    3、不要隐瞒病情

    隐瞒病情会得到很多人想看到的结果,那就是大夫和你说的那句“你没病”。但是其实身体并不会骗人,并不是很严重的抑郁状态中的身体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可怕,只是对情绪的感知能力下降,但是有很多东西在时间的作用下都会变得失控。如果不去控制抑郁,很有可能让病情变得复杂,更难医治。并且一旦认为自己的没病的意识种植在自己的脑海中,那么会把自己的行为变得合理化,与此同时身体的痛苦会让自己的焦虑甚至狂躁无从掩盖,到时会变得更加严重。

    我知道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如实表达自己很难,但是一定要努力尝试去做,自己有意识地去做这件事情,医生才能帮助你。

    4、遵医嘱

    这部分遵医嘱内容主要是针对那些有服药的抑郁症患者来说的。在我服药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想停药。不仅仅是因为药的副作用很大,吃完会头痛,会嗜睡。更重要的是我的意识里认为,我吃的药并不能医治我的病。抑郁不像身体的某部分疼痛,腰痛贴了膏药会缓解,头痛吃了止疼片就会好,发烧吃了退烧药,睡一觉出点汗烧就退了。服药对于抑郁来说非常有可能的发生的事情就是情况还没得到缓解,先被副作用折磨。

    有些抑郁症不仅仅是抑郁,还有可能是抑郁伴焦虑甚至焦虑伴抑郁,甚至强迫、狂躁的症状都会有,有些药吃了之后可能会对某一方面的症状有效果。比如我之前表象是抑郁,但是本质上是焦虑,当时因为抑郁的症状有缓解,我就把药停了,结果焦虑的症状和抑郁的症状一起加重,前功尽弃。不过还好我当时是每周就诊,医生发现得早。让我认识到了用药的重要性,治疗步上了正轨。

    如果不信任大夫,就多换几家医院,多换几个大夫,找你比较信任的大夫,治疗时间至少是两个月起步,如果两个月还没有效果,那无论如何都要换一个大夫了。其实如果是用药的话,好医生一个月就会出现比较好的效果,至少药能控制住局面。

    5、不要不舍得钱

    其实我并不是很清楚别人不去治疗的原因是什么,我当初不去治疗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钱。我原本的问题就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我爸妈每天在家里和我说我花了他们多少多少钱。我第一次去治疗的时候,我爸听到咨询和用药的价钱,用拂袖而去形容他的反应毫不夸张。在大家的心理认知里,精神疾病,不用治疗就会自愈。因为有些表征仅仅只是情绪不稳定,心情不好,食欲下降而已,就算是有了自杀倾向也会有人认为是在没事找事,归根结底是对这件事情没有重视起来。其实如果病情严重,最痛苦的就是患者的家人,因为这个病非常拖时间, 可能三年五年没有经济收入,甚至没有生存能力,给家人朋友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理负担。

    所以如果认为自己确实是抑郁了,手里也有钱,那么一定要去治疗,即使治疗费比较贵,那就在可接受的经济范围内治疗,不要因为轻视,延缓治疗。

    当然如果手里没有钱,只能努力让家人对这件事情重视起来,我知道这很难,但是别无办法。

    除此之外,其实抑郁了之后,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一定要和情绪相处之外,我也一直在摸索抑郁过的人该如何才可以尽量控制不复发以及如何尽量避免单纯的情绪低落演变成抑郁,有一些内容再这本书里也得到了验证:

    1、身体健康

    我之前还没琢磨出来亚健康和抑郁有什么关系,但是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越来越感觉处在亚健康身体状态中,有非常大的可能抑郁。因为抑郁本身并不仅仅是大家想的自己有些事情没有想明白,而是自己的身体状态不行,所以才会导致本来应该想明白的事情没想明白。

    抑郁的人一旦到了用药的程度,激素递质一定是紊乱的,紊乱的原因当然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宿疾,但是也有可能就是身体的机制和功能因为一直处在亚健康的状态中出现了问题。

    所以适量运动,就是能刺激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这个是不用争论的事实,养成运动的习惯,可以调整激素水平。

    尽量保证合理睡眠以及按时睡觉,休息对人来说非常重要,有意识地去认为自己应该有一个好的作息也很重要。

    合理膳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东西,以及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均衡。

    身体健康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抑郁,但是意味着如果有那些会造成我们抑郁的事情发生,自己拥有的又是一个比较健康的身体,很有可能就不会严重到用药的程度。(当然该用药还是要用药)

    2、观察自己的情绪

    每一个情绪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之前网络上流行的那个表情“宝宝有小情绪”了,其实非常好。因为每个“宝宝”,都会有“小情绪”。所以去养成习惯,意识到自己是有情绪的,自己有情绪非常正常,与此同时养成思考的习惯,找到情绪的来源,把自己的情绪合理化,非常重要。

    最重要的是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情绪永远都不会被压抑,那些以为我们可以被压抑住的情绪,都会变成隐患。

    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观察情绪本身,去了解自己,可以尽量远离抑郁。

    3、正能量人就是会凡是往好处想

    我很感激这一年中出现在我身边的人, 他们对我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一些比较正能量的人,遇到那些我认为我一定会抑郁的情景,他们就是会往好处想,会果决,会鼓励自己,最终引导自己正视困难,并且从困境中走出来。我敬佩这些内心强大的人,并且尝试着模仿他们的行为。如果没有上升到有严重症状的抑郁症,只是单纯有负面情绪,用这个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

    最后我还是想说明,这本书只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经验分享,我写的这篇文章也是抑郁症患者的经验分享,这不代表我们说的话就是对的。我们也许是比看文章的你更了解抑郁,但是我们的心理学认知(尤其是我)有可能还不如一个科班出生的学生,肯定也比不过一个正经在精神医院里面上班的医生。所以遵医嘱,非常重要。我对这篇文章的期待就是,让那些觉得自己有抑郁症的人可以去及时就医,让那些没有抑郁症的人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能做到这些,就已经足够了。千万不要看了某本书或者看了某篇文章就和别人分享说“我看的一本书里是这么说的”“我看的某篇文章里面是那样说的”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如此,其实是我觉得这本书美中不足的一面,跨专业写书做好跨专业写书的本职工作就行,不用刻意去说自己在抑郁症方面已经成了专家,这样的内容引导对读者不是很负责任。

    不过,作为一本对抑郁的科普乃至个人经历分享,这本书非常成功。

    最后放一些这本书中我觉得比较好的内容摘录:

    1、坚持服药,治疗抑郁症的用药原则是“足量足疗程”。大部分抗抑郁药起效至少两周,千万不能因为药的副作用大而自行减药和停药,否则前功尽弃。

    2、正确的心理治疗只对轻度抑郁症患者有效。如果抑郁症发展到中度或者重度。只能先靠药物减轻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再考虑心理治疗。中药对抑郁症的疗效,尚不确认。

    3、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封闭是他对抗外部世界的本能防御方式。

    4、专属抑郁症的特点是快感阻断。当发展到重度抑郁阶段,属于人类的所有快乐、各种欲望,统统消失了。患者每天情绪

    极度低落,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对于他人生不再是新鲜和快乐的旅程,而变成痛苦的炼狱。

    5、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经不假思索地认为,抑郁症是患者不够坚强所致。现在才知道,未曾患病的人也许永远都不能体会到患者内心的挫败、孤独和荒凉。

    6、情绪如洪水,可梳不可堵;对情绪不是要控制、战胜,而是把情绪视为一种资源,给情绪以出路,顺应情绪,利用情绪。

    7、你能指挥自己停止悲伤吗?你能克制愤怒吗?有人说可以。其实,你克制的不是愤怒,而是克制了表达愤怒的表情、言语和举止。愤怒还在,而且因为被你克制、延搁和蓄积,而越发强化了。

    8、症状其实是一种表达,是隐喻的表达。患者无法从正常渠道表达,就会用生病的渠道表达。我们需要去症状和解。不是去抗拒它。这样它就不是威胁性的了。

    9、你不是错了,是病了。


下载点评

  • mobi(3910+)
  • 一星好评(856+)
  • 情节曲折(566+)
  • 傻瓜式服务(91010+)
  • 强烈推荐(484+)
  • 品质不错(944+)
  • 无颠倒(1097+)
  • 无多页(386+)
  • 超值(786+)
  • 五星好评(975+)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9-05 11:31:34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菱***兰: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05 10:40:40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瞿***香: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9-05 10:35:50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丁***菱: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9-06 11:43:14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索***宸: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9-05 10:34:28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敖***菡: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9-05 10:42:08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芮***枫: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9-05 10:44:41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游***钰: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9-05 10:32:50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曹***雯: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9-05 10:39:30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戈***玉: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9-05 10:42:39 )

    特别棒


同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的书籍:

  •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联考 历年真题与全真模拟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2015护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核心试题(第六版)——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丛书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丛书:2015护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核心试题(第六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丛书:2015护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核心试题(第六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丛书:2015护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核心试题(第六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丛书:2015护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核心试题(第六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丛书:2015护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核心试题(第六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丛书:2015护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核心试题(第六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喜欢"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安全防护与管理"的人也看了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