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下载屋 - 2008造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部 - epub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7-25 08:50:02

2008造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部 epub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2008造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部 epub格式下载
2008造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部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1826539
  • 作者:陈伟琳等 
  •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4
  • 页数:192
  • 价格:26.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7-25 08:50:02

内容简介:

2008造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部),ISBN:9787561826539,作者:陈伟琳,陈丽萍 编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2008造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部),ISBN:9787561826539,作者:陈伟琳,陈丽萍 编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Ying 发布时间:2010-09-22 10:23:22

    1 网络节点=意见领袖,2 要改变他人之前先考虑:这值得么,这能做到么? 3 关键性行为必须简单明确 4 故事比说教有用,因为说故事的时候人们能感同身受,而忘了去反驳或是质疑 5 一个人的网络数量远比他的智商重要,要利用社会资本 6 微小的奖励能导致巨大的改变 7 要奖励关键性行为而不是结果 7 让人们容易做正确的事,比如要瘦身的人把健身器材移到身边,把甜食放远

  • 作者: 七-ジュラ 发布时间:2019-03-05 01:20:12

    本来就不怎么期待能通过一本书来改掉这个坏毛病。倒是意识到了大拇指上吃过手指后留下的茧。时不时得拿到我面前指给我看。连妖怪都吓不到他,真是服了

  •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19 01:09:32

    #补标 2019#

  • 作者: 星野变 发布时间:2015-10-10 19:54:55

    猫先生最后那段心理活动像极了FF7里那只叫Cait Sith的猫在被大火包围的古代种神殿里蹦蹦跳跳地前行,说Aeris对我说谢谢,我不是孤独的。所以吾辈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被戳了泪点,不禁想要吐槽这样的自己。

  • 作者: 奇诺 发布时间:2018-01-01 19:50:59

    《百年孤独》已经很累了

    它只想讲一个关于马孔多百年来的家族故事

    哪怕你们读完之后只是觉得神奇好玩

    而不是凡是看到讲一个家族+神奇元素的故事就称作媲美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大作。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封面新闻:梁昭书评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8-06 21:27:55

  • 心理学家没说破的真相:你的潜意识可能帮你做出错误的判断

    作者:阿云西瑛 发布时间:2019-07-20 18:39:11

    文/阿云西瑛

    昨天听了一个老师讲的提高记忆力的课,这个课本来是给孩子们讲的,我觉得自己也有必要提升一下记忆力,便奔着这个目的去了。

    课程里,老师提到左脑和右脑,左脑对我们的思维、数字、逻辑等能力具有优势,右脑则对我们的看到的颜色、画面比较抽象的东西容易记住。

    于是,老师给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个互动,幻灯片上先是出现了一个带颜色的数字6,接下来是5,9,12,老师让我们快速把这些数字读数来,一开始我们读的都很准确,老师又问,这个数字是什么颜色?一开始我们一口答出,接着幻灯片上出现了绿色的“黄”字,黄色的“绿”字,蓝色的“红”字和红色的“蓝”字,我们开始出现错误,发现当我们想说绿色的时候,被那用绿色写成的黄字干扰了,潜意识里,我们读出了那个“黄”字,而不是黄字的颜色绿。

    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潜意识的只记住了那是什么字,而忘记了大脑给我们下达的命令:“它是什么颜色?”我们的潜意识,也就是直觉影响了我们做出判断和决定。

    《直觉心理学——影响我们做出判断与决定的秘密》这本书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安德里亚·乔兰德写的,他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在直觉与潜意识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一、

    直觉和潜意识如何影响着我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凭着直觉判断一个人好不好,是否值得交往?我们对那个人并不了解,也不认识,但第一反应就能判断出你是否愿意和他交往,他是否是你喜欢的类型?

    我们也没有什么根据,就是凭借直觉判断的,准确率也相当高。

    2008年汶川地震来临之时,这一切都毫无预兆,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逃生,有一位母亲她和正在襁褓中的孩子被困在石板下面,她本能的用身体将自己的孩子护在身体下面,这是人的潜意识做出的反应,相信那一刻,这位伟大的母亲没有经过思考,是潜意识让她这么做。

    我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段时间,我总是重复做着同一个梦,梦见我到过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我记不清楚具体位置在哪里,但那有棵树,我记得非常清楚,我用小刀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三个月后,我和另一个朋友来到那里,我突然记起那个场景和我梦中的竟然一模一样。

    这只是个梦,我却做了相同的动作,在树上做了一个记号,这是潜意识让我这么做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来到那个地方,也许,那个地方和我真的有什么关联,或者之前我去过,只是我根本不记得而已。

    潜意识虽然会帮助我们做出一些判断,但也会抑制一些想法的发展,特别是预感到某种伤害即将来临,比如,我们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我们,我们这时候很想发脾气说一些难听的话,但有时候,一个声音总会蹦出来告诉我们:父母不容易,我们不要伤害他们,不要和他们顶嘴。

    二、

    潜意识如何产生的?

    我们的记忆档案与互联网极为相似,并不是所有储存起来的信息都具有真实性,所以有时候潜意识的判断也会出错,它并不能成为我们做决定的全部。

    女孩子买衣服的时候总相信第一感觉,我也是如此,第一次试的衣服总觉得很好,再试其他的衣服都感觉不如第一件,潜意识已经帮我做出了判断,但那件衣服真的就好看吗?往往你觉得很好的时候,你的朋友可能会提出其他不同的看法,她们认为你穿在身上有些老土,或者这个颜色不适合你,又或者这个款式太过复杂等等。

    我们所有的记忆都来自于你对生活的认知,来自于我们幼年时所居住的环境和家庭的影响。我的邻居是一个捡垃圾的老奶奶,她以前的生活很艰苦,她靠捡垃圾为生,到后来,她搬到儿子家去住,生活条件奔了小康,根本就不需要她去捡垃圾,可她依然每日从垃圾堆里捡来塑料瓶和废纸箱卖掉变现。

    我觉得这位邻居奶奶生活困苦,她捡垃圾是为了生活,可她总不能捡一辈子垃圾,她老的时候住进了儿子买的大房子里,衣食无忧,根本不需要再捡什么垃圾,我的潜意识判断是她会过上好日子,以后也不会再捡垃圾。

    可我的潜意识判断是错的,因为我没有收集到她全面的信息,我不了解她的儿子能让她住进大房子完全是她儿子媳妇家比较有钱,这套大房子是她儿子的媳妇家出钱买的,还有她的儿子的工资卡被媳妇管理着,根本没有多余钱拿给老人,这也就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老奶奶仍旧捡垃圾的原因了。

    所以说,潜意识的产生和你的记忆信息有着极大的关系。

    三、相信自己,相信直觉

    有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告诉我们,我今天很烦躁,一刻也不能静下心来。

    你就要想一想,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情?这是什么造成的?我应该怎么办?

    当你多问问自己的时候,你才能发现潜意识总比我们先感觉到这种情绪。

    如果我们摔伤了膝盖,身体总会先感觉到疼,可我们很难发现疼的背后有种不好的情绪影响着我们:太倒霉了!我今天怎么搞得?

    潜意识虽然有时候做出的判断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有一定的可取之性,人们的第一印象通常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就算他的形象与第一印象不太符合,我们还是会认为他是个给你第一印象很好的人。

    我们应该经常照照镜子,看看镜子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你对自己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直觉发现那些缺点,从而改变它,这才是真正的利用潜意识帮助自己。

  • DOWN UNDER

    作者:东食西宿 发布时间:2006-11-09 20:48:28

    One would think “how hard can it be to write a travel book”? As a travel book writer, you go to a fascinating place, do a bit sightseeing and record what you see. You then go back to your hotel room and jump on Google.com to search for anything about this place that is of historical, biological or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like, the extinction of an exotic species, the discover of gold or a massacre) and copy them down too. And there you have it, a travel book ready to be published and stay on the top seller chart for weeks to pay for your next trip.

    At first glance, that is precisely what Bill Bryson, the popular American travel writer, has done with the book <Down Under> (also know as <in the Sunburned Country>). He faithfully visited all the famous attractions on this vast and remote continent of Australia and in between he covered some of the less-famous and totally-unknowns, including the extremely hostile Australian outback. And as the writer who later published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Bryson loaded his readers with informative facts along the way... There really isn’t much more to it.

     Or is there?

    Every tourist attraction I go, there are almost certainly free pamphlets on the Information Desk or at the front entrance for me to pick up. They are colour-printed and packed with statics and facts, very informative, but I can’t see myself paying for them. Instead, I go to the book shop and pay a good twenty bucks for Bryson’s paperback. The reason? Well, I have yet to find a free-to-take pamphlet that makes me laugh until my eyes filled with tears and my stomach ache. This guy is truly hilarious. I particularly enjoyed Part 3 of this book, where Bryson teased his poor travel companion Alan Sherwin ruthlessly whenever he had a chance, and dragged as many people in as possible at the same time. Like when they arrived the dusty and bare outback town Daly Waters and decided to spend a night in the crappy local pub:

    He rummaged in a drawer and produced two keys with unmatching tags. ‘This one’s a single,’ he said, laying a key on my palm, ‘and this one’s got a double bed in it – in case one of yers gets lucky tonight.’ He bounced his eyebrows in a slightly salacious manner.

    ‘And do you think that’s likely?’

    ‘Hey, miracles happen.’

    The rooms were in a separate block that stood alongside the pub, ten or so of them ranged on either side of a central corridor. I insisted Allan take the double as he was far more likely to get lucky than I was.

    ‘Out here?’ He gave me a hollow laugh.

    ‘There’s eighty million sheep in the outback, Allan. They can’t all be picky.’

    The motive for me to read Bryson’s book is bit different from the ordinary. Being in Australia myself, I have actually been to a lot of the places he mentioned in this book and even wrote journals about them. I am curiously to find out how Bryson, an American tourist, nevertheless a well-read and well-informed one, sees Australia through his eyes.

    And so I read passages like the following:

    The thing about Ayers Rock is that by the time you finally get there you are already a little sick of it. Even when you are a thousand miles from it, you can’t go a day in Australia without seeing it four or five or six times – on postcards, on travel agent’s posters, on the cover of souvenir picture books – and as you get nearer the rock, the frequency of exposure increases. So you are aware, as you drive to the park entrance and pay the ambitiously pitched admission fee of $15 a head and follow the approach road around, that you have driven 1,300 miles to look at a large, inert, loaf-shaped object that you have seen photographically portrayed a thousand times already. In consequence, your mood as you approach this famous monolith is restrained, unexpectant – pessimistic even.

    And then you see it, and you are instantly transfixed.

    There, in the middle of a memorable and imposing emptiness, stands an eminence of exceptional nobility and grandeur, 1,150 feet high, a mile and a half long, five and a half miles around, less red than photographs have led you to expect but in every other way more arresting than you could even have supposed. I have discussed this since with many other people, nearly all of whom agreed that they approached Uluru with a kind of fatigue, and were left agog in a way they could not adequately explain. It is not that Uluru is bigger than you had supposed or more perfectly formed or in any way different from the impression you have created in your mind, but the very opposite. It is exactly what you expected it to be. You know this rock. You know it in a way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calendars and the covers of souvenir books. Your knowledge of this rock is grounded in something much more elemental.

    My instant reaction when I read the above page was to nod my head hard. This is it! This is exactly how I felt when I saw Uluru (Ayers Rock) with my very own eyes. The feeling haunted me long after my return and now this American guy has nailed it. This is probably why his book has sold thousands, for its precision in describing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beyond ordinary people’s description when they are at a remarkable place like the Uluru. So being a travel writer isn’t that easy after all.

    There is another one of my favourite passages where he wrote about the beautiful Great Barrier Reef. Again, a short and accurate account of my feeling when I was there:

    It was, as I expected, precisely like being at a public aquarium, except of course that this was entirely wild and natural. I was amazed, no doubt foolishly, by what a difference this made.

      

    It was with a great deal of understanding and pride that I read the following part about my city, Adelaide:

    Adelaide is the most overlooked of Australia’s principal cities. You could spend weeks in Australia and never suspect it was there, for it rarely makes the news or gets a mention in anyone’s conversation. It is to Australia essentially what Australia is to the world – a place pleasantly regarded but far away and seldom thought about. And yet it is unquestionably a lovely city. Everyone is agreed on that, including millions who have never been there.

    And I wish I could type out all the interesting stories Bryson has told in his book to share with you. There are fascinating stories about the adventures of the early settlers and the many unique and a lot of times extremely dangerous species this land and its waters has to offer. A particular point to make is that Bryson has throughout his book reinforced the fact that Australia is a place filled with danger, yet he did it in a black-humoured way that this becomes fascinating in itself. At this point this review has gone uncontrollably long and I just have to stop. I will conclude it as I always do with book reviews, that is, go and read it yourself. It is a very worthwhile experience.

    http://upside-down.spaces.live.com/blog/cns!C2BDF79019C4FA7A!1233.entry

  • 每朵乌云后都镶着银边。。。

    作者:梅梅酱 发布时间:2011-01-27 15:22:56

      每个好莱坞影星都有着几乎传奇的一生,安妮斯顿也不例外,或许她自身没觉着,不喜欢她的人也不这么觉着,我却如此的着迷于她的每个微笑,每个动作,每句话语。

      每个活得精彩的人,似乎都有着不幸的经历,或多或少的,不管是童年的不幸,还是成名之后的沉沦,似乎这些是他们成为名人路上一条必经之路,不管你愿不愿意,这就是付出与收获之间跷跷板一样的平衡。

      没错,这书的主人,也有着不幸的童年经历,父母的离异在她身上留下了伤痕,但这又使得她具有了独立的思想;老友记的突然成功,使得她的事业,她的名气如日中天;那段好莱坞爱情童话的破灭,她陷入低谷,但若非经历了低谷怎么会有浴火重生后的崭新姿态。这一切,成就了现在的安妮斯顿。。。

      书,讲述了个好莱坞甜心的故事,关于她的成长,她的事业,她的爱情,她的人生。

      安妮斯顿是个幸运的女孩,24岁因为老友记走红,30岁的她拥有完美婚姻,现在的她是当红一线影星,不管许多人承不承认,她现在还是能在美国红透半边天。

      如果她只是童话故事里的公主,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太注意她,说实话,我一点不喜欢公主的故事,因为不是每个人都生来就可以当公主的。

      离婚前的她,我不太了解,也不想再去了解,但我实在太爱离婚后的她了,她的优雅,她的语言,甚至她的幽默,我深深的陶醉,她犹如向日葵,一靠近她就有股阳光的味道。的确,37岁之后的她,我被迷住了,她每次的讲话,都深深扎进我内心一般,甚至我看完之后是热泪盈眶的,她是受到了次伤害,可伤害之后她的坚强,她如凤凰浴火重生般更加发光,更加魅力四射。

      每朵乌云背后都会镶着银边,安妮斯顿是经历了乌云,可那只是乌云,用她的话来说“管他呢”,重要的是她走上的是那道银边,她是带着银边出场的女人,这就够了。

      我承认我的词穷,不管怎样,就像JEN说的那样“生活就是这样。如果你不懂得欣赏它——如果不曾因悲伤和痛苦在黑暗中呆坐--你就不懂得品位幸福。人总要经历许多磨难,才会有一天早上醒来发现一切都变得美好。你会觉得自己像个孩子站在糖果店前,感觉好的让你难以置信。等到这一天结束,心中再无杂念,只有自己,带着满满的自信,做该做的事情,从此坚韧不拔。我相信一切皆有缘由。不要问‘为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它就是发生了。生活是艰难的,带好头盔吧”。。。

  • 二读,是真好。做了一些摘抄,准备开始三读

    作者:爷是小白兔 发布时间:2019-11-08 05:56:02

    第一章 导言

    两种移位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基于两种移位的合力: 第一, 西洋小说输入, 中国小说受其影响而产生变化; 第二, 中国文学结构中小说由边缘向中心移动, 在移动过程中吸取整个中国文学的养分因而发生变化。14

    三个时代的读者不同

    晚清小说的主要读者是“ 出于旧学界而输入新学说者”, 辛亥革命后的小说读者主要是小市民, 而“ 五四”小说的主要读者则是青年学生。正是这些接受“ 新教育”的青年学生, 支持、协助“ 五四”作家初步完成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21

    “新小说”家和五四作家是两代人

    这两代作家的知识结构之所以更有利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主要是因其外语水平、人文科学知识以及伴随着“新教育”形成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解放要。22

    大致言之, 影响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 在“ 新小说”家是政治学知识, 在“五四”作家则是心理学知识。24

    五四”作家对心理学、尤其是变态心理学的特殊兴趣。“五四”作家不无卖弄变态心理学知识的弊病(即使如郁达夫这样的优秀作家也不例外) , 但总的来说, 心理学知识使他们加深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了解。26

    第二章 中国小说叙事时间的转变

    1. 情节时间和演述时间&古典小说的叙事时间

    大致说来,“ 故事时间”、“ 编年史时间”、“史实时间”、“ 被讲述故事时间”都指事件的自然时序, 这点似乎没有异议。可“情节时间”、“ 小说时间”、“演述时间”、“ 叙述时间”却截然不同, 或指经过作家处理的体现在小说中的时间,或指作家演述本身的时间。前者更多考虑如何把同一情节线切断,提前挪后, 重新剪辑组合; 后者更多考虑把不同情节线打碎,重新拼凑, 交叉使用。36

    金圣叹 评《水浒》

    张竹坡评《金瓶梅》 都注意了“演述时间”(由作者掌控的时间) 37

    毛宗岗评《三国演义》

    文言小说多用倒装叙事。白话小说少用。 连贯叙事是中国小说的主流:

    尽管有个别文言小说家偶尔采用倒装叙述, 直到19 世纪末, 艺术成就较高、在中国小说史上占主导地位的长篇章回小说, 仍然没有把《左传》的“凌空跳脱法”付诸实践。因此, 可以这样说, 到20 世纪初接触西洋小说以前, 中国小说基本上采用连贯叙述方法。39.

    以情节为中心:中国古典小说的另一主流

    中国古典小说大都以情节为结构中心, 作家们最为关注的自然是故事的布局; 而金圣叹、毛宗岗辈以古文笔法评小说② , 关注的仍然是故事的布局。

    2. 晚清新小说的叙事时间

    侦探小说对于新小说家学习倒装叙事的作用 44-46

    吴趼人 《官场》 刘鹗《老残》都有倒装叙事,都是侦探小说的启迪

    福尔摩斯和茶花女

    林纾对西洋小说这种“补叙”、“ 插叙”颇有好感, 再三提及, 可就是不敢引进自己的小说创作中, 甚至为了严格遵守故事的自然时序, 不惜破坏小说视角的统一。50

    外国小说使他们懂得可以使用倒装叙述;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琵琶行》, 以至浩歌子的《辽东客》和邦额的《梨花》则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倒装叙述。50

    3. 五四小说的叙事时间——革命性的变革

    “五四”作家的真正贡献在于, 倒装叙述不再着眼于故事, 而是着眼于情绪。过去的故事之所以进入现在的故事, 不在于故事自身的因果联系, 而在于人物的情绪与作家所要创造的氛围———借助于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故事之间的张力获得某种特殊的美学效果。54

    “游子归乡”主题的小说

    宣传作家所从属的政党社团统一的政治理想。正是在强调扭曲小说时间以服从作家主观意图这一点上,“五四”作家比“新小说”家大大迈进了一步, 为小说叙事时间的多样化开辟了广阔前景。55

    五四”作家则学会借交错叙述来更真切地表现人物情绪和突出作品的整体氛围。55

    越是进入人物的意识深处, 自然时序越不适应———人们并非总是理性地、顺序地、连贯地、完整地回忆思考。56

    56-58 五四小说的心理学基础和倾向

    59 《狂人日记》的开拓性影响

    正如茅盾所说的“, 至于在青年方面,《狂人日记》的最大影响却在体裁上; 因为这分明给青年一个暗示, 使他们抛弃了‘ 旧酒瓶’, 努力用新形式, 来表现自己的思想”① 。这种新形式的感召力, 不单是引出一批用日记形式写作的小说( 如冰心的《疯人笔记》、庐隐的《丽石的日记》等) , 更重要的是启示中国作家根据人物感受来重新剪辑情节、安排叙事时间。只要了解“ 新小说”家(如徐枕亚、周瘦鹃)是用日记体小说形式来顺序地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就能明白《狂人日记》对当时文学界的震动。59

    “五四”作家使用交错叙述, 不只为了真实“ 再现”人物思绪,而且便于突出作家的审美意识。 60

    【我的观点】:第二章的写法大体上上还是“”以史代论“,不能说这是陈老师写东西的缺点,但我读着总觉得这一章至少还能在体量上加大个五六倍,当然咯,这是陈老师给我们留了饭碗。叙事时间、心理转向、和汉语欧化、lyricism关系甚大。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第三章 中国小说叙事角度的转变

    62-63 三种经典叙事

    全知叙事 (上帝视角)

    限制叙事 (可以第一人称,也可以第三人称)

    纯客观叙事 (只描写人物看到的,不做主观评价)

    1、古典小说 全知叙事一统天下,限制叙事偶杂其间

    在拟话本中, 有个别采用限制叙事的, 如文人色彩很浓的《拗相公饮恨半山堂》① ; 明清长篇小说中也不乏采用限制叙事的章节或段落。但总的来说,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叙述大都是借用一个全知全能的说书人的口吻

    文言小说对全知叙事的突破 64-65

    2. 新小说

    翻译西方小说时在处理叙事视角上的困惑:新颖叙事视角vs审美习惯 66

    【我的观点】:这里面一定有句法问题。新小说还是“半文不白”的语言,很依赖成链状的“汉语句”

    但无论如何说书人腔调在消失

    说书人腔调的削弱以至逐步消失, 是中国小说跨越全知叙事的前提。67-68

    现代读者对无所不知的叙述者的叙述是否真实可信表示怀疑, 逼得不少作家改用限制叙事。68

    【我的观点】:我觉得我不是现代读者。我干嘛要表示怀疑,我花钱买小说是为了一个爽字,自我麻痹。要思考可以读诗歌和论文嘛。小说主要是为了审美之用嘛。

    新小说家和理论家反复论证中国小说的布局优于西方小说 70

    中国——数人数事

    西方——一人一事

    评论家没有摆脱“稗官野史”的小说观

    因前者便于叙述“ 一种社会之历史”。从是否“ 可补正史之阙”的角度来评价这两种小说布局,当然趋于扬中抑西。71

    【我的观点】:新小说家在全知叙事和限制叙事之间游移不定,其实是在小说和历史两种叙事间的摇摆。

    小说中“我”的诞生——第一人称叙事

    转写的我——.翻译小说中的“我”变“”他“”

    政治小说《百年一觉》( 1894) 、侦探小说《华生笔记案》二则(1896 ) 和言情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 1899 )———都是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大概怕中国读者不习惯这种叙事方法, 或者担心读者把小说中的“我”等同于译者, 李提摩太把“我”改成“某”, 林纾把“我”改成“小仲马”,《时务报》上则把“我”改成“ 华生”。这么一来, 译者自可免去“荒诞”或“淫荡”之讥, 可西洋小说家的“文心”却因此难于传入中国。72-73

    作为故事的记录者与新世界的观察者而出现的“ 我”, 在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中并不罕见。中国古代小说缺的是由“我”讲述“我”自己的故事,而这正是第一人称叙事的关键及魅力所在。73

    游荡的我——作为观察者

    用“我”的游历作为框架, 以便引出他人故事( 或生活片断)的叙事方法, 后期“新小说”家仍大量运用, 如包天笑的《牛棚絮语》、周瘦鹃的《云影》、王钝根的《予之鬼友》、息游的《孤凰操》、恨人的《埋儿惨史》74

    自我的我——作为剖析的对象

    符霖创作的《禽海石》, 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用章回小说的形式描述自我的生活经历, 把第一人称叙事方法真正运用于“ 新小说”创作中。这自称“始终只是写一个情字”的小说, 故事本身很难说有多少新意,可就因为作者把传统的全知叙事改为第一人称叙事, 给读者“ 事事从身历处写来, 语语从心坎中抉出”的感觉, 连评论家都“ 读竟不禁为之废书一叹。74

    第一人称叙事仅仅依靠“讲述”这一动作就很容易使主人公故事具有整体感, 这无疑是一种容易取巧的结构方法。“ 他的经历也许并非显得合乎逻辑地艺术地联结在一起, 但起码由于所有部分都属于同一个人这种一致性, 而使这一部分跟其他部分连结起来。⋯⋯第一人称将把一个不连贯的、框架的故事聚合在一起, 勉强使它成为一个整体。74-75 Percy Lubbock , The Craft of Fiction , p .131 , London , 1928

    只是“ 新小说”家更倾向于用日记体、书信体小说形式来讲述故事或表达政见, 而不是坦率真诚地抒发情感, 因而“ 五四”作家得心应手的日记体、书信体小说形式, 在“ 新小说”家手中老是别别扭扭。① 这显然并非只是个技巧问题,“新小说”家缺的是“五四”作家的自由精神、个性力量及反叛意识, 而不只是写作经验。75-76

    第三人称限制性叙事 77-82

    新小说家并没有直接模仿西洋小说第三人称限制叙事, 而是借鉴其一人一事贯穿到底的布局技巧, 并掺和中国笔记小说录见闻的方法, 力图把整个故事纳入贯穿始终的主人公视野之内, 由此形成“新小说”家的独特的第三人称限制叙事意识。76

    3. 五四小说

    理论上不足,但创作上三分之二的小说都抛弃了全知视角

    体现出或清晰或朦胧的视角意,即使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85

    五四作家常常必须申明自己不是文中的人物

    五四”作家从自身经历选取创作素材的实在太多了, 以至读者很容易把小说中的人物直接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作家。若从表现作家自身生活经验与感情需求的角度考虑, 第一人称叙事无疑是最适宜的。 87

    成就最突出的是由第一人称叙事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或感受。以叙述者的主观感受来安排故事发展的节奏, 并决定叙述的轻重缓急, 这样, 第一人称叙事小说才真正摆脱“故事”的束缚, 得以突出作家的审美体验。88

    第四章 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变

    五四作家新的小说观

    小说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作法, 不一定要讲故事, 不一定要有头有尾, 不一定要有高潮有结局, 不一定要布局曲折动人。一句话, 不一定以情节为结构中心。102

    像史蒂文森那样“先感着一种苏格兰西海岸的一小岛的情趣”, 再构思一篇小说“ 来表现这一种情味”的② , 在19 世纪以前的西方小说中几乎没有, 在“五四”以前的中国小说中也绝难找到。③ 104

    老派文人批评“五四”作家创作的小说“太无情节”, ② 倒是确实看到了现代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乃至“新小说”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并不是“五四”作家缺乏构思情节的能力, 而是他们把淡化情节作为改造中国读者欣赏趣味并提高中国小说艺术水准的关键一环, 自觉摆脱故事的诱惑,在小说中寻求新的结构重心。118

    茅盾《评小说汇刊》119

    “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 现在已经过去了。”④ 文学研究会这一主张, 可以代表整个“ 五四”一代作家的创作态度。不管是主张“为人生”还是主张“为艺术”“, 五四”作家无不相信“ 文学是一种工作”, 是神圣的事业。 119

    ;“五四”小说的“非英雄化”则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 着眼的自然只能是近乎无事的悲剧。因为“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 消磨于极平常的, 或者简直近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① 要表现人生的真相, 就必须丢掉那么多巧妙而且有趣的“悬念”、“ 发现”与“突转”, 甚至连“ 过于巧合, 在一刹时中, 在一个人上, 会聚集了一切难堪的不幸”, ② 都让人觉得不舒服。这样, 故事的叙述自然让位于场面的描写与心理的解剖, 情节再也不是小说中骄傲的王子了。121

    表面上“ 五四”时代文学思潮特别活跃, 可实际上各派(或文学团体) 之间的差别远没有我们今天研究者想象的那么大。121

    五四作家对心理描写的极端重视

    但把这么多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小说家的艺术特色全都归之于心理描写,这种评论未免过于“ 粗线条”。可正是这种“ 粗线条”, 说明中国古代小说中心理描写的缺乏, 因此评论家在任何一部近、现代西方小说名作中, 都可能发现迥然不同于中国小说的“精彩”的心理描写; 同时也说明“ 五四”作家确实是把突出心理描写作为转移小说结构重心的主攻方向, 评论家当然也就希望在每一部西方小说名作中, 都能找到“ 精彩”的心理描写。123

    为”心理转向“做的辩护

    从人物塑造角度来要求, 研究者常常叹惜“五四”作家没有创作出几个血肉丰满的“典型”; 可从叙事结构着眼,“五四”作家醉心于那真诚的“独白”, 那独特的“ 感觉”, 以及各种“潜意识”的发掘, 有意无意地突破了以情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实在没有什么可遗憾。129

    重视主观抒情、重视小说语言的表现功能, 再加上重视背景描写与氛围渲染, 使郁达夫的小说以至“ 五四”作家的小说, 的确带有一种特殊的诗的韵味。130-131

    五四小说的文体与语言问题

    冰心——白话文言化

    文体方面我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这“化”字大有奥妙, 不能道出的, 只看作者如何运用罢了! 我想如现在的作家能无形中融会古文和西文, 拿来应用于新文学, 必能为今日中国的文学界,放一异彩。134

    告别了“五四”初期“ 有什么话, 说什么话; 话怎么说, 就怎么说”的粗糙的文学语言观① , 强调文学语言自身的美感价值, 追求一种有弹性的适合于叙事、更适合于写景抒情的又雅又俗的小说语言———太俗则无味, 太雅又恐“ 浓得化不开”。正因为这种颇具表现力的小说语言的配合, 好多带抒情色彩的“ 五四”小说才看起来“全都是些极流畅的散文。134

    6.中国古代小说绝大部分以故事情节为结构中心, 而几乎找不到以人物心理或背景氛围为结构中心的, 这无疑大大妨碍了作家审美理想的表现及小说抒情功能的发挥. 184

    7.中国读者审美趣味中最顽固的部分———以情节为结构中 185

    8.在接触西洋小说以前, 中国作家不曾以日记体、书信体创作小说, 这大概没有疑问。至于接触西洋小说后, 日记、书信如何进入小说家的视野, 并发展成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 在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则仍然是一个亟须解开的谜。 192

    9.直接促成中国日记体小说诞生的, 自然只能是西洋小说的译介。晚清出使日记、海外游记盛极一时 194

    10.“用着非常冷静的头脑, 考察着自己的内心的每一颤动,思想的每一伸展, 而把必要的用很纯熟的技巧描写下来”④ ———这正是“ 五四”作家日记的特点与优势, 尽管并非每个作家的每篇日记都能做到这一点, 但他们确实是试图这样做的。 204

    11. 五四”作家注重人物的主观情绪与作家的审美个性, 故其选择日记体形式, 可能忠实于凌乱而跳跃的思绪, 前后倒拨时钟, 不再采用传统的连贯叙述( 如《狂人日记》).选择书信体形式, 可能“ 无事实的可不外是借人物之口“以抒写情感与思想” 206

    附录一 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与叙事模式的转变

    1.报刊连载影响小说家和读者的关系进而影响叙事模式

    “五四”作家主要创作短篇小说, 有艺术修养的限制, 有“ 横断面”理论的影响, 也有创作时间的缺乏, 这些,“五四”小说理论家都多少有所涉及, ② 可惟独漏了报刊登载这一特定发表方式的无形牵制。272

    (参见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为什么中国今日没有好小说出现》以及沈雁冰答复)

    小说创作不再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事业, 也很难再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了, 而是“ 朝甫脱稿, 夕即排印, 十日之内, 遍天下矣”。273

    应该说中国小说早就脱离口头文学阶段, 今天我们能鉴定出来的宋人话本本就不多② , 何况其中还有书会先生和后世文人的加工润饰; 至于鲁迅指认的拟话本, 更只是保留说书形式的小说创作, 远离真正的口头文学。可就是这么一种说书人的外衣, 脱了几百年没脱下。到了清代吴敬梓、曹雪芹创作《儒林外史》、《红楼梦》, 应当说已是相当书面化的小说, 可还是保留了说书人腔调及其相应的一批叙事技巧。273

    2. 反驳Andrew Plaks的观点(陈:非愿也,是不能也)

    我不认为明清章回小说中“仍保留说书人的一批套语”, 是“小说家有意选择的艺术手法, 务使在处理那种题材时制造特殊的反语效果”①

    说书艺人王少堂《水浒》例——连贯叙述的叙事时间,一切都从头道来,绝不“颠三倒四”。

    尽管此后拟话本和章回小说艺术上有很大发展, 但只要摆不脱说书人腔调,就无法像《狂人日记》那样采用交错叙述, 像《再见》那样采用纯客观叙事, 像《茑萝行》那样以人物心理为结构中心。276

    3. 为什么中国小说一直坚持上帝视角和时间顺序

    指出中国小说一直到19 世纪末仍基本上采用全知视角连贯讲述一个以情节为中心的故事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解释这一文学现象。277

    1) 绘画的影响 Hamilton——陈反对

    2) 语言的影响 “也许这是因为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区别, 中文不象西文那么明显。中文动词不表明 人称, 而且有省略句子主语和代词这么一种明显的趋向。”——陈反对

    Milena Doleelov-Velingerov,“ Narrative Modes in Late Qing Novels ”, TheChinese Novel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0

    3)小说家身份的影响 ——陈的主要观点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方式的单调, 不应归结于对山水自然的审美意识的落后, 也不应归结于汉语语法结构的缺陷, 而应主要归因于说书艺人考虑“ 说—听”这一传播方式和听众欣赏趣味而建立起来的特殊表现技巧, 在书面形式小说中的长期滞留。277

    【我的观点】: 陈只从外部找原因肯定是不全面的,语言的内部特点一定影响了小说的叙事模式。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语言的区别主要是词汇的,句法上保持了相当的一致性。因此很有可能制约了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汉语流水句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按时间顺序排列小句是非常必要的,而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都会干扰甚至破坏这种“流水”

    4.传统白话、文言小说的缺点

    中国小说必须借助西洋小说的冲击来完成叙事模式的转变, 很大原因是中国古代(宋元以降) 同时并存的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各自有其难以克服的弱点。

    文言小说题材新颖, 想像力丰富, 文字简洁, 有的还趣味隽永, 但以简古的文言述俗事, 叙述还可以, 描写可就勉为其难了。

    白话小说(虽然是中国小说的主流)也有不容忽视的弱点———那就是那件脱不掉的说书人外衣。文言小说书面化程度高, 可以采用限制叙事、倒装叙述, 可文言小说自身没有大的发展前途; 白话小说艺术表现力强, 在中国小说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又甩不开说书人腔调———两者都无力承担转变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重任, 除非在小说观念和小说传播方式上来一个大的变革。278

    文言小说可以有倒叙、限制性叙事,而白话小说少有,这是为何?

    例子:笔记小说和《三言》8篇的对比 278-279

    结论: 从说书的角度考虑, 这种改动是十分必要的, 不这样改, 听众将觉得茫无头绪, 或者嫌其过于单调不够生动; 可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考虑, 这种改动却是小说叙事模式的倒退, 从多种叙事时间、叙事角度退为单一的连贯叙述、全知叙事。

    5. 读晚清以后的现代小说和读话本小说的区别(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的区别)

    读小说当然不同于听说书( 或者拟想中的“听说书”) , 不再是靠听觉来追踪一瞬即逝的声音, 而是独自阅读, 甚至掩卷沉思。读一遍不懂可以读两遍, 顺着读不行可以倒过来读或者跳着读; 不单诉诸情感认同, 而且诉诸理智思考; 不单要求娱乐, 而且要求感悟启示。是的, 读小说比听说书甚至读故事都要显得孤独, 可正是这种“ 孤独”逼得读者直接与书中人物对话并寻求答案。280-281

    新小说——没有完全跟说书人角色决裂

    五四小说——他们自觉地与传统说书人决裂, 强化了小说的书面化倾向。

    中国小说叙事时间转变的关键在于: 一、作家着力于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 而不是讲述一个曲折有趣的故事, 越是进入人物意识深处, 自然时序越不适应; 二、扭曲小说时间, 不在于遵循故事自身的因果联系, 而在于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 借不同时空场面的叠印或对比来获得一种特殊的美感效果。281

    中国小说叙事角度转变的关键在于: 一、限制叙事者的视野, 免得因叙事者越位叙述他不可能知道的情况而破坏小说的真实感; 二、有意间离作者与叙述者, 以造成反讽效果, 或者提供另一个审视角度, 留给读者更多回味的机会。

    中国小说叙事结构转变的关键在于: 一、“五四”作家的注重小说“ 意旨”, 强调艺术个性与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决定了小说“ 非情节化”的趋向:二、“五四”小说“ 心理化”与“ 诗化”的倾向, 使作家注重人物感受、联想、梦境、幻觉乃至潜意识, 追求小说的“ 情调”、“ 诗趣”和“意境”.

    “五四”作家明显不是面向拟想中的“听众”, 而是面向每一个孤独的、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愿意认真阅读甚至掩卷沉思的“读者”。282

    May Fourth writers were apparently tire of to virtual audience (who always stay in the mind of traditional storyteller-narrators); instead, they turned to individual readers who have certain education, are willing to read with a serious attitude or even devote to speculating after reading.

    晚清、特别是五四以后小说的转变有一个特点:

    最根本的一点是, 这一转变不是使小说变得更通俗、更口语化、更带民间色彩, 而是更文雅、更书面化、更带文人趣味。283

    (Modern Chinese) fiction did not shift to easier to read, bear more colloquial and folk color. On the contrary, it turned to be more elegant, have more literary inclination in langauge, and bear more intellectual taste.

    倘若当年选择文言小说为主要小说形式, 那当然必须努力摄取民间文学养分, 使其更通俗、更口语化、更带民间色彩; 可由于种种原因, 文言小说不堪担此重任“, 新小说”家、特别是“五四”小说家选择了白话小说这一本就通俗的文学体裁。这就决定了中国小说在受西洋小说刺激因而从文学结构的边缘向中心移动的过程中, 主要不是吸取民间文学而是文人文学养分, 不是更口语化而是更书面化。(284)

    五四小说转变的缺点:

    应该承认, 这种“ 诗化”、“文人化”、“ 书面化”的倾向, 在促成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一般民众的审美趣味。284

    We have to acknowledge that the 'poeticized', 'pro-literati' and 'written-oriented' inclination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on one hand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rrative mode; on the other hand, deviated from the aesthetic taste of common people.

    变革现实的社会责任感, 促使中国作家老在启蒙意识与艺术趣味之间徘徊———要实现启蒙愿望, 就不能不迁就一般民众的欣赏口味; 而要创造高超的艺术, 又不能不脱离文化水平过于低下的一般民众。就传播方式而言, 追求小说独特的艺术价值, 必然要求发挥小说作为一种诉诸“孤独的阅读者”的语言艺术的特长, 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主要诉诸听觉的说书或者诉诸视听觉的戏剧影视等综合艺术一较短长, 因而必然日益突出书面化倾向; 而追求启蒙效果, 则必须正视中国民众文化水平不高这一现状, 采用近乎说书的语言以及与此相关的叙事模式, 以扩大读者( 听者)面———这就是“ 赵树理道路”在20 世纪小说史上仍有其历史地位的原因。284

    The responsibilty of reforming social realites bore in the mind of Chinese writers made them repetitively wander around two different ends: the consciousness of enlightenment and aesthetic taste. For the fulfilment of enlightenment, fiction writing has to ingritiate the popular taste of common people. However, for the purpose of creating brilliant fiction art, it has to stay away from common people whose education is too low. As for the approach of transmission, to pursue the artistic value of fiction requires writers to make best use of fiction's advantage as a verbal art for "lonely reader" and to bypass its shortcomings comparaed with storytelling which resorts to auditory sense and comprehensive arts like drama or movie which resort to both auditory and visual sense.

    【我的观点】:陈老师这一段的结论是错误的。以启蒙为导向的小说常常“自以为是”地脱离了一般民众,从实际效果来看“启蒙”的对象是中等知识水平的小知识分子,这批人才是五四文学的真正读者。很多人读着“五四”第一代的翻译或创作小说,开始创作自己的“五四”小说。丁玲就是一例。她是鲁迅、茅盾、郭沫若、瞿秋白、叶圣陶等熏陶出来的,最后在延安被“升华”了,四九年以后被“提纯”了。就小说艺术水平来看,钱钟书、沈从文、张爱玲、废名的小说都不错,但没有大张旗鼓的“启蒙”口号。“赵树理方向”和“赵树理小说”是两回事,赵树理的小说在被周班头拔高之前(甚至之后)主要还是娱乐导向的,而且是非常接北方农村地气的那种娱乐方式,不是启蒙导向的。

    附录二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长处, 也有自己的短处。汉语既成全又限制了中国作家, 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中国表意文字创造的艰难, 再加上远古文人书写条件的限制① , 自然形成汉语简洁的表达习惯; 汉语没有严格的数、格, 少复句, 逻辑性不强, 故中国人相对长于“ 醉”的诗而短于“ 醒”的文② ; 文言文言简意赅, 语义含糊, 故重意会, 重领悟, 这促使中国诗人避开“易于穷尽”的“ 正言直述”③ , 而言比兴, 求含蓄。也许, 对中国叙事诗影响最大的, 还是使用表意文字造成的语言、文字严重脱节。

    秦始皇统一文字, 但没有、也不可能统一读音, 这就给后世文、言的严重分离留下了祸根。生活在方言区的诗人不一定用超方言性质的通用语言( 如先秦时代的雅言、明代的官话、鸦片战争以后的普通话) 讲话, 却必须用它作诗———借助于韵书,各方言区的诗人获得了同一种音调, 但这必须以舍弃充满生活实感的口头语而归附书卷气十足的书面语为代价。诗人要想使自己的诗篇进入文学交流系统, 为各方言区的读者所接受, 就必须在前人书本中学通用语言。尽管也有诗人别出心裁, 以方言土语入诗④ , 但那只能偶一为之, 出奇制胜。292

    书面语经过文人学士的长期锤炼, 表达力强, 情感负荷大, 很多传统意象本身就积淀着浓厚的诗味, 如酒、剑、雪、月、梅、菊, 以致有人离开这些就无法作诗① 。但也正因为外延大, 语意模糊,精确度小, 再加语言老化、套语化倾向严重, 用来渲染闲云野鹤般的逸兴或某些千古相通的人类共同情感还可以, 要用以描述日新月异的当代生活和复杂的人物故事可就勉为其难了。口头语如未经雕琢的良璞, 感情层次浅( 特别是新术语、新意象) , 但弹性大, 富有生气, 再加跟当代生活的直接联系, 比较适合于叙事。294


下载点评

  • 值得下载(974+)
  • azw3(3310+)
  • epub(9104+)
  • 强烈推荐(846+)
  • 收费(10610+)
  • 下载快(659+)
  • 书籍多(687+)
  • 种类多(1038+)
  • 四星好评(879+)
  • 盗版少(7410+)

下载评价

  • 网友 常***翠: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9-16 09:50:00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薛***玉: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9-16 10:28:56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车***波: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9-16 12:05:30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索***宸: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16 09:47:52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9-16 12:30:36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孙***夏: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09-16 09:44:45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濮***彤: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09-16 09:45:1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田***珊: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9-16 09:51:04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国***芳: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16 09:48:25 )

    五星好评

  • 网友 冯***丽: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9-16 11:37:16 )

    卡的不行啊


同作者:陈伟琳等的书籍:


同天津大学出版社的书籍:

  • GCT-ME工程硕士入学资格考试辅导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考试复习教程(第2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考试复习教程(第2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考试复习教程(第2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考专业基础考试复习教程(第2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信号分析与处理 天津大学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信号分析与处理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口语·听力·阅读·写作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单词网—考博单词速记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单词网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