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下载屋 - 涉外秘书实务 无 著 - kindle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8-18 00:40:02

涉外秘书实务 无 著 kindle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涉外秘书实务 无 著 kindle格式下载
涉外秘书实务 无 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0812169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4.0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教材 中职教材 文秘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8-18 00:40:02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涉外秘书是一种国际化的职业,具有涉外性、辅助性、事务性的特点。《涉外秘书实务》叙述了涉外秘书布置美化办公室、处理邮件、接待来宾、筹办会议、处理文件、保管档案、管理印章、安排上司的约见、商务旅行等工作日程,以及办理出国手续、筹办公关社交活动、辅助上司谈判、秘书与项目管理等各项主要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要领、方法和要求。

本书可供秘书学研究者、高校秘书专业师生研究和教学之用,也可供秘书人员和有志从事涉外秘书这一职业的广大读者做参考用书。

《涉外秘书实务》作者杨剑宇是涉外秘书学的权威专家,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考委文史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秘书专家委员会委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办公室管理

第一节 办公室的种类

一、办公室的布局

二、涉外秘书的办公室

第二节 办公室的布置

一、涉外秘书办公桌的选择

二、办公室的管理

第三节 办公室的美化

一、办公室环境的科学标准

二、办公室环境的美化

第二章 接打电话的艺术

第一节 接打电话的要领

一、礼貌

二、准确

三、高效

第二节 处理打给上司的电话

一、档驾

二、上司正在开会、外出时的电话

三、其他注意事项

第三章 处理邮件

第一节 收到邮件的处理

一、收受邮件

二、邮件的初步分类

三、拆阅邮件

四、邮件登记

五、邮件的分发

第二节 发出邮件的处理

一、打印信封

二、装封前的检查

三、信件的装封

第四章 印章管理

第一节 印章的作用和种类、式样

一、印章的作用

二、印章的种类

三、印章的式样

第二节 印章的产生和使用

一、印章的刻制、颁发和启用

二、印章的保管

三、印章的使用

四、用印注意事项

第三节 印章的停用、销毁和介绍信管理

一、印章的停用和销毁

二、介绍信管理

三、如何鉴别假印章

第五章 上司工作日程和商务旅行安排

第一节 上司工作日程安排

一、编制工作日程表

二、编制一周工作计划表

三、日程安排注意事项

第二节 安排约见

……

第六章 接待来宾

第七章 社交活动及礼仪

第八章 涉外交际

第九章 筹办会议

第十章 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

第十一章 办理出入境事宜

第十二章 协助上司谈判

第十三章 秘书与项目管理

后记


作者介绍:

杨剑宇是涉外秘书学的权威专家,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考委文史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秘书专家委员会委员。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苏东坡的下午茶 发布时间:2019-03-11 15:04:17

    这本书告诉我,豆瓣评价并不是那么可靠。我有个习惯,看书和电影之前,先看看豆瓣评分和短评,然后再选择要不要继续――有读者认为本书过于鸡汤,它却出乎意料地合我心意,因为33个小习惯中,排除已经在践行的,还有15个,它们带给了我新的思路,可以尝试一下,比如:“送客要送到电梯门口”和“装作不知道”,作者不仅介绍了具体怎样做,也告诉了我们其中的道理,以及这一习惯在生活中的扩展运用,算是很全面很用心了。

  • 作者: bdjwkjdhdie 发布时间:2021-05-16 23:51:13

    一般吧

  • 作者: 策马奔腾不枯燥 发布时间:2024-01-16 14:45:57

    最讨厌冯唐了,嘻嘻

  • 作者: Wind.mars 发布时间:2019-12-08 19:13:04

    给田媛老师点个赞,慕课里讲的很好

  • 作者: 鲁舒天 发布时间:2022-04-20 22:31:23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评《一地鸡毛》

    作者:高芾 发布时间:2011-06-10 19:52:58

           

           当刘震云在《北京文学》1989年第2期上发表《单位》之前,大部分评论者将这位供职于《农民日报》的小说作者看作现实主义作家序列中的一员,只是比一般的青年作者显得成熟,他的作品“几乎都是简净轻灵的白描,没有冗长的铺叙,对话也绝不说到一大篇”(曾镇南,1985),从早期的一系列中短篇作品,到《塔铺》、《新兵连》,刘震云的风格被评为“贴近生活原色、忠于生活真相的现实主义精神”(雷达,1988)。

            比起所谓“85小说新潮”来,刘震云显得“像面包一样朴实”,描写的都是“最普通的人在最普通的生活中所发生的最普通的事”,这被有的评论解读成“对现实主义传统及其力量的信仰”,而“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历来被认为更贴近读者,更接近大众(方克强,1989)。这种变化,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大转向,我们下文还要提及。

            九十年代之前的刘震云,似乎有些两头不讨好。尽管《塔铺》与《新兵连》看上去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并无二致,但这位新锐作家笔下总让人觉得有些与众不同。以经典现实主义的标准来衡量,评论者不免提出了这样的批评:“单纯的生命情感在巨大的生活背景中显得孤立寂寞,它所揭剖的是单纯的生命本原的情感躁动,缺少一种文化精神的观照……更多的是个体生命的感受,并没有融进强大的社会精神背景中”(王必胜,1988)。

            而刚刚经历了“寻根文学”与“现代派”这种压缩式的文学进程的批评者,则多少有些不满于刘震云写法上的保守内敛。李扬《文化:作为意志的表象——论刘震云小说的文化内涵》可以视为这种看法的代表。他在这篇1990年的评论里给了刘震云一个定评:

    读刘震云的小说也往往让人感觉到他的思想胜于他的表达,知识高于他的生活感受力……他的学问、思想一方面使他的小说有了一定深度,但另一方面又阻抑了他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和文学语言生成的能力,这导致了刘震云小说语言的粗粝。因此,在“感觉爆炸”的新潮小说映衬之下,他的小说显得笨拙;而在“文体意识”逐渐增长的文学批评家那里,他的小说又显得那么一般;这也许是刘震云未曾被广泛注意的重要原因。

           这里多少透出了一种困惑。这种困惑源自对于刘震云创作无法进行有效的命名与解释。因此,当“新写实”被提出与定名之后,刘震云迅速被列为这种新潮流的代表作家之一,而他之后的创作,似乎也在印证着这种判断的准确,并将这种潮流向前推进得更远。

            “新写实小说”概念的提出是在1989年,其代表作品的出现则要早得多。具体时间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是1987年下半年(雷达,1989),也有人上溯到1985年(陈骏涛,1990)。而“新写实”的命名,评论界也未能到得一致意见,分别称为“新写实小说”(张韧、吴方)、“新写实主义小说”(徐兆淮、丁帆)、“新现实主义小说”(雷达),也有的称为“后现实主义”(王干)或“现代现实主义”(陈骏涛),还有的坚持“生态小说”的提法(邵建)。不过在《钟山》编辑部1989年第3期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后,“新写实小说”的名称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至于“新写实小说”的定义,评论界更是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最初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出现于《文学评论》、《钟山》1988年10月联合举办的“现实主义与先锋文学“讨论会。一种是陈骏涛的“回归说”,认为这种回归了的新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相比,表现出三个新的特征:(一)重视表现普通人的生存境况,表现出一种求真意识;(二)从创造典型到典型的消解,从写外世界到写内世界;(三)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一种是王干的“后现实主义”,他也概括了三个特征:(一)还原生活本相;(二)从情感的零度开始创作;(三)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创作。

         《钟山》编辑部则在“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中下了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可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不仅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还分明渗透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哲学意识。但它减褪了过去伪现实主义那种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性色彩。而追求一种更为丰厚更为博大的文学境界。”

           除此以外,还有评论认为“新写实小说”与自然主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而认为这是“对自然主义的一次回归”,“在新的层次上对自然主义作了扬弃,达到了一种新的水平,新的境界”(丁永强,1990)。

           基于概念的争执不休,“新写实小说”所涵盖的作品也是众说纷纭。除了池莉、方方、刘震云较少受到质疑外,其他作家如刘恒、李晓、朱晓平、王朔、余华、格非、苏童、叶兆言、李锐等应否划入“新写实小说”阵营都有争议,更有评论将谌容、朱苏进、赵本夫、高晓声等作家的部分作品也纳入其中,以致有论者提出了这样的忧虑:“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这种研究囿于一个大而化之、空洞模糊的‘新写实’口号之下,一切研究只是为了去证实一个尚不知为何物的东西,恐怕这种形容不会真正有什么理论成果的。”(潘凯雄、贺绍俊,1990)

           笔者认为,“新写实小说”作为一个批评命名与文学史概念,基本是成立的,但其指向应当限于作品,而非作家。就以刘震云为例,早期作品(包括《塔铺》、《新兵连》)还是可以划归传统现实主义范畴,《单位》、《一地鸡毛》、《官人》等可以看作典型的“新写实”作品,后来的中篇《温故一九四二》和长篇《故乡天下黄花》恐怕要列入“新历史小说”比较合适,更不用说再后期的超长篇《故乡面和花朵》以及《手机》、《一腔废话》、《一句顶一万句》等近年新作——作家有自己的创作发展历程,但时代的需求会对作家作品构成显影与形塑。

            “新写实”的命名,对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刘震云,既是一种向上的推力,也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遮蔽。它既凸显了刘震云作品对传统写实手法的改造与颠覆,又将刘震云当时的创作,按照“新写实”的定义框范成了一种“共性”。这种框范也极大地影响了当时对刘震云作品的认知与评价。

            如果说刘震云的写作风格确实存在一个从现实主义向“新写实”的转变的话,那这个转折点无疑是《单位》。《单位》的原发编者石丛在《〈单位〉里发生了什么——读〈单位〉札记》一文里,回顾读到这篇小说原稿的最初感受是“一种只有当编辑才能体会到的喜悦之情使我处于难以自持的激动之中”,“也许因为我对《塔铺》和《新兵连》太欣赏了,因而对它们的被超越思想准备不足,所以看到《单位》才会如此吃惊。”

          《单位》与两年后的《一地鸡毛》从内容说是姊妹篇。《单位》写的是某部某局某处这个“单位”里,“官”“民”都活得不轻松。原处长老张升任副局长,副处长老孙立即为了他留下的空缺到处活动;小林刚来单位时“学生气不退”,吊儿郎当,后来幡然醒悟,为了争取入党谁都巴结,偏偏同事间又不和,弄得小林顾此失彼,临了还是鸡飞蛋打,一事无成。石丛这样描述刘震云的变化:

            读过《塔铺》和《新兵连》,再读《单位》,我突出的一个感觉就是作者有了一个观察世界的全新方式。不再把世界一分为二为对立的两极,不再从一个个人物身上去寻找“典型性”,而是把世界作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关注的焦点不再是个别人物的命运,而是考察群体的生存状态。在这一点上与《新兵连》所不同的是,这个群体里已没有了对立的营垒,任何人也无法完全支配别人的命运。在由老张、老孙、老何、女老乔、男小林、女小彭组成的那个群体里,虽然也有些扯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但任何人与另一个人已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也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石丛点出的问题,正是《单位》与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大异其趣的地方:它不再强行集中、加剧、刻划生活中的矛盾,而是将对生活的叙述还原成琐碎、模糊、不确定的原生态,并最大限度地将作者的情感倾向抽离,即所谓“零度情感”——当然,“零度”是相对于传统现实主义那种鲜明的爱憎态度而言——或者说,它并不预设一种先在的价值评判,如博大、深邃、清高、美好等等,它只是尽可能地用“生活流”的写法呈现一种“毛茸茸的原生态”,从而引起了无数处于同样境遇的读者的共鸣。“新写实”另一代表作者池莉曾说,《烦恼人生》一出来,武钢的工人个个都说自己是印家厚。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机关中的小职员,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小林,或老何。

           《一地鸡毛》将视线转到了小林的家庭生活。收入少,地位低,“不会混”,使小林无法让孩子入好的幼儿园,无力办妻子的调动,连留小时候救过自己命的农村老师吃顿饭,也要和妻子吵一架……其生活的烦恼程度,和池莉笔下那位武钢工人印家厚确乎也相差无几。他似乎开始“时来运转”了,那却是一系列“错位”造成的:妻子单位开了班车,是为了领导的小姨子上班方便;孩子进了好幼儿园,却是给人家当“陪读”;收入增多了,靠的是小林帮大学同学“小李白”卖烧鸭子。到最后,小林利用职务之便得到了一台微波炉的酬谢,也就觉得心安理得了:“其实世界上事情也很简单,只要弄明白一个道理,按道理办事,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过下去,也满舒服。”这道理是什么?“过去老说单位的事如何复杂不好弄,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好弄的?过去你有过宏伟理想,可以原谅,但是那是幼稚不成熟,不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林,一切还是从馊豆腐开始吧。”这和《单位》里说的“要想混上去,混个人样,混个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就得从打扫卫生打开水收拾梨皮开始”是一个道理。就这样,小林“醒悟”了,单位里多了一个油滑的职员,社会上多了一个庸俗的市民,以前那个生气勃勃的大学生终于被改造了。

            刘震云在叙述这些生活中的“鸡毛”时,使用了大量的反讽笔调。对于小林,他是反讽中带有同情,对于老张、老孙、女老乔,也并非毫不留情的讥刺,而是有理解与同情在里面的。他在创作谈里讲:“领导也不容易,整天撕撕拽拽,纠纠缠缠,上上下下都要照顾,需要动心思,何况他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下级不易,领导也不易,这才叫辩证唯物主义。”(《诉说衷肠》,1991)在《单位》与《一地鸡毛》里,刘震云矛头所指的并不主要是大大小小的官僚,而是如陈晓明指出的那样:“刘震云试图运用‘反讽’去解开人类本性与制度化的存在结合一体的秘密。……人们自觉认同权力的结果,就足以使权力渗透我们每时每刻的生存。”(《漫评刘震云的小说》,1992)这就应了刘震云自称的“我的小说主要反映了生存环境对人的命运的塑造”。

          “新写实小说”的诸代表作,确实有着相对一致的叙事动机与叙事姿态,其共同点可以概括为“实录精神”、“平民视野”和“反英雄”。方方在《风景》开头就讲:“请原谅我以十分冷静的目光一滴不漏地看着他们劳碌奔波,看着他们的艰辛和凄惶。”池莉说:“《烦恼人生》中的细节是非常真实的,时间、地点都是真实的,我不篡改客观现实。所以我做的是拼版工作,而不是剪辑,不动剪刀,不添油加醋。”刘震云的表述更为直接:“我写的就是生活本身……新写实真正体现写实,客观存在不要指导人们干什么,而是给读者以感受。”这就决定了新写实小说家放弃“刻划典型人物形象”的努力,转而“把每一个人都当作普通人”来描写。新写实小说的许多作品中,都对知识分子的高蹈理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嘲弄(如池莉《不谈爱情》,方方《行云流水》,刘震云《一地鸡毛》)。

           这种姿态会遭遇到隔膜与诟病,可想而知。《一地鸡毛》发表后,迅即被《小说月报》选为头条(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待遇),有读者致信《小说月报》,表达了阅读中的困惑:“《一地鸡毛》可读性也强,然而掩卷深思,真觉得遍篇的‘鸡毛’加蒜皮,摆在头条,不知能给读者以什么启迪和教益?文章‘源于生活’但是否‘高于生活’?”(《读者•作者•编者》,1991)这种看法,正表明《一地鸡毛》对固有的文学审美习惯构成了新的挑战。一直追踪、欣赏刘震云的资深评论家雷达也有着类似的忧虑:“他是否过于停留在生活的表象层,过于‘形而下’了呢?另一方面,他是否又过于排除思想情感的提升,美感的发掘了呢?没有思想的脊骨,没有美感的强光照耀,我担心摊开来的原生态的生活,会变成一具失血的躯体。”(《〈一地鸡毛〉四人谈》,1991)在肯定刘震云小说的艺术成就与“生活陌生化”尝试的同时,金惠敏基于“文学即人学”的观念批判他的小说创作是“精神的缓缓而不可抵挡的后退”:“他愈来愈认同于‘生活’的阴暗一面;愈来愈醉心于人性的黑暗,醉心于展览人性中见不得阳光的琐屑、卑微和邪恶。在他笔下,人似乎已不成其为人。”在金惠敏看来,这不啻是对向善努力从未停歇的人类的“一个毁谤”(《走向永恒的黑暗:刘震云小说历程》,1992)。

           更多的批评是将“新写实小说”一勺烩,有的指责新写实小说将“烦恼人生”归结为一些琐碎问题,似乎问题解决了就能找到幸福,成了变相的“问题小说”;有的认为这些作品的初衷是要批判世俗、平庸,但却在叙述中“无意地失去了抗衡的力量,而不知不觉地沉缅于这种平庸之中乐而忘返”;(谢风坤《谈刘震云近期小说创作》,1992)更有人声称在“最初的共鸣”之后是深深的疑问,因为“在新写实小说中,英雄远去之后,人也随之沉没,在英雄消失的地方,站起了一群苟活者,以不同的行为演绎着苟活者的人生哲学。”(李新宇《苟活者及其人生哲学》, 1991)对于新写实小说标志性的“写实手法”,也有人批评:“所谓‘生活流’,其实是作者艺术手段欠缺所致。……在特定的文学情势下,艺术色彩的淡薄与艺术表现的单调便成了优长──被概括为表现‘原生形态’的特色。”(刘纳:《无奈的现实和无奈的小说》,1993)

            如果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国现实有所认知的话,大概不难明白为何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会出现一种急速的下滑曲线,这是“新写实小说”出现并走红的大背景,也是为何这些灰暗无奈的叙述会引发如今看来多少有些夸张过度的批评。“新写实”的前面是狂飙突进的八十年代,后面是表达知识界救赎与自我救赎意图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则“新写实小说”的意义,在于首次公开而集中地展示了中国精神生活的低谷状态。

            具体到《一地鸡毛》,至少有三种九十年代之后走红一时的写作路数,可以从中寻到端倪。一是开了“官场小说”的先河,体制对人性的压抑与异化,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处世之道的集中传达,还有暴露性的权力运作描写,《一地鸡毛》都已涉及,尤其是它的“非批判姿态”;二是对平民生活的关注与宽容,这是当初整个思潮的推动所致,文学不再强调善恶的分辨,即使面对社会的“精神底层”也尽量平视,当然这种姿态也带来某种犬儒式的倾向;三是以回归传统与民间的视角,来颠覆进化论式的历史与现实图景。陈思和曾本着他一贯的“民间写作”观点指出:“自《单位》始,刘震云的小说自成一个‘神话’文本……它叙述的故事时空不一,但重复了同一的原型。原型包括了两个相成相反的模式,可用中国古代寓言来表达:‘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由此还派生出一系列亚模式”(《冬天的话题——关于刘震云小说》,1992)。刘震云后来对“从现实出发重述历史”的迷恋,以及乐于从历史与现实中抽出各类权力(政治、话语……)的线索,都可以从《单位》、《一地鸡毛》找到源头。

            对刘震云这样一位作家,或许老同学李书磊的评价最为中肯:“震云身上有种东西在当代作家中是绝无仅有的,那就是他对这世界比较彻底的无情观。他坚定地认为结构是一个笼,人是一条虫,人在结构中生活就象箱笼中虫在蠕动。……人就是那么一种无色的存在,亮色或者灰色都是一种幻觉。这种意念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是对是错其实无关紧要,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彻底性;这种意念的彻底性使它最终达到了一种心平气和的境界,使震云对人与社会的批判归于一种娓娓道来的冷酷而不是张牙舞爪的激烈或者落花流水的感伤。什么东西一经彻底就有戏,就有光彩,就显得炉火纯青,这种道行的确是凡人莫及的。”(《刘震云的勾当》,1993)刘震云日后的文学实践,包括他兼顾市场的影视创作,或许都来自这种“看破”的彻底。

    延伸阅读

    刘震云:《新兵连》,《青年文学》1988年第1期。

    刘震云:《单位》,《北京文学》1989年第2期。

    李扬:《文化:作为意志的表象——论刘震云小说的文化内涵》,《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3期。

    李书磊:《刘震云的勾当》,《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1期。

    陈思和等:《刘震云:当代小说中的讽刺精神到底能坚持多久》,《作家》1994年第10期。

    摩罗:《刘震云:中国生活的批评家》,《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4期。

  • 牵起暖暖回忆的买东西

    作者:努丽 发布时间:2018-06-29 17:54:42

    拿到这本书,我看得津津有味,它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我P颠P颠地跟在姐姐身后,和姐姐去买东西。妈妈在身后喊:“等着妹妹!”姐姐一定想甩掉我这个小尾巴,加快了脚步。我也喊也追,啪地摔在地上,哇地哭了。姐姐一下跑了回来,蹲下身心疼地拍拍我身上的土,拉着我的手就奔向商店。姐姐是急脾气,什么事都风风火火的,所以才不愿带我。但她可疼我了,一见我哭了,心疼得不行。

    一这段暖暖的时光便漾上来,一直暖到心底。

    这本书写的是妈妈因为“忙”让美依独自去给弟弟买牛奶(我私下认为是妈妈想锻炼一下大宝),在这个过程中她遇见了小伙伴阿友,话中有满满的自豪感;躲过了飞一般冲过来的自行车,吓了一跳;上坡时摔了一大跤,顾不上疼,连忙跑起来找硬币,找到后又劲头十足地朝斜坡上头跑去;她买奶时也是一波三折,满满的委屈,当小店的婆婆说 “唉呀呀,还有这么一位小顾客!没有注意到你,真是的太对不起了。”她一直忍着的一滴 眼泪掉了下来;买完奶之后还有小插曲呢……

    筒井赖子以简单而清新的文字把贴近生活的小事写得如此迭起伏,把小孩心思刻画得如此细腻,让人不自觉被拉入场景中,心随美依而波动。

    和其合作的林明子用细腻圆润的笔触,干净简洁的线条,柔和淡雅的色彩,捕捉了人物传神的细节,比如当美依摔倒了,那两个红红的膝盖;准确把握住了人物的情绪感受,比如胖大妈挤前面大包包下面的美依的难过;描画出温韾的生活感,比如当美依回到家,美依和妈妈.弟弟在一起,她坐在垫子上,一边喝水,一边把腿跷在妈妈身上,好温馨呀!

    难怪“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给出“细腻地表现出给予人温暖”的评价!

    宝宝指着封面的美依说:“喜欢这个笑脸姐姐”,眉梢嘴角都挂着笑的暖心美依确实很吸引萌女娃。

  • 失落的念力秘密

    作者:同人于野 发布时间:2009-10-17 14:29:17

    丹布朗的新小说 The Lost Symbol 介绍说,9/11事件发生当天,由于很多美国人的情绪沉浸在悲痛之中,全国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念力,这股念力直接影响了几个实验室中的物理随机数发生器,使得它们在那个时刻产生的随机数不怎么随机了。这个说法不是他瞎编的。

    如果是其他的小说家出新书,读者一般会比较关心他写的是什么故事。而对于丹布朗来说,我根本不关心他写什么故事,而只关心他写什么。

    因为他只会写一个故事。我发现他的前两本写 Robert Langdon 的书基本上都是按照模板写的,称为“丹布朗模板”。事实证明 The Lost Symbol 也基本上符合这个模板:一个理工科的女主角;一个高效率的变态杀手;一个充满历史的城市;主人公同时被正邪两道找麻烦;一个古老的秘密;一个真实存在的神秘组织;一个谜题套着一个谜题;必须通过对古代的艺术品的知识来破解这些谜题。。。

    他的小说总是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100多章好像有100多个悬念,但其实每本书只有两个悬念:第一,这回打算说哪个组织;第二这个秘密是什么秘密。丹布朗小说的情节固然紧张刺激,但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突出表现在很多配角的行事很不合理。然而其小说背后要说的这个“秘密”,比如说耶稣也是个结婚生子的俗人,确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这种调查研究不见得是被学术主流所接受的,但是是符合逻辑的。比如我现在就全盘接受达芬奇密码所“透露”的基督教“老底”。所以我认为丹布朗的书是披着 fiction 外衣的 nonfiction。

    The Lost Symbol 说的秘密组织是美国共济会(Masons),城市是华盛顿,这些之前大家都预料到了。真正出乎意料的是他说的这个秘密。我以为他要说共济会掌控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的阴谋论,但他说的不是这个。他在这本小说里甚至对这种阴谋论表示了鄙视 -- 因为他说的是个从理论上讲更大更重要的事情。他说,这个秘密简直不能说,因为一说出来就可能彻底颠覆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他说的是,人的大脑有一种可以直接对物理世界产生作用的精神力量。人可以通过练习来提升自己的这种力量,可以拥有种种不可思议的超能力,就好像神一样。如果达芬奇密码说的是“无神论”,这本书说的则是“多神论” -- 每个人都可以变成神。这是一个古老的智慧,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这方面的高人。据书中的人物考证,欧洲的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比如牛顿和培根,都知道这个秘密(牛顿研究炼金术是真的。另外,据此书中人物考证,炼金术说把“铅”变成“金”,其中的“铅”和“金”,其实不是字面的意思,而是人脑特殊能力的 code name -- 中国古代的炼丹术似乎也是这个意思)。而共济会,就是为了保护这个秘密而存在。乔治华盛顿就是共济会成员(此事是真的),当初美国的建立者很多都是该组织成员。他们建立首都,甚至建立美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排除基督教的影响,保护这个秘密,以便将来有朝一日向全世界公开。传说中,这个秘密被隐藏在华盛顿市地下的某个巨大的金字塔内!

    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太合理的阴谋论。不管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现实中,美国共济会都有很多政界高官,比如最近就有人考证了美国国会议员中的共济会成员名单。这帮人如果要加入一个组织,只可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获得政治上的人脉资源。人体特异功能的秘密?任何一个教会,任何一个寺庙,任何一个气功师,都会告诉你他就知道这个秘密。一个议员有必要通过加入一个有很多恶心仪式的组织来“保护”这个秘密么?另一方面,书中一再强调一旦“人的意识可以控制物理世界”这个秘密被公开,就会引起社会动荡。然而现实是关于“念力物理学”的研究和书籍早已车载斗量!书中主人公 Langdon 多次就这个秘密与其他人物辩论,但就是不提我说的这两个明显的质疑。

    话虽如此,此书写的仍然相当不俗。读完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丹布朗的解谜小说比尼古拉斯凯奇的《国家宝藏》系列电影高一个档次。

    这本书介绍,“念力物理学”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严肃学科,而且有一个很酷的名字,叫做 Noetic Science,简称 Noetics。Noetic Science 专门研究人脑的念力。这个介绍是真的。“Noetic 研究所”(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真实存在,就在美国加州。书中女主角 Katherine Solomon 就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比如她在实验室生长水晶,如果生长的时候输入一个爱的念力,水晶就特别对称好看;如果输入一个恨的念力,水晶就杂乱无章。书中写道,为了排除过往行人的杂乱脑电波的影响,所罗门女士的实验室坐落在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内,与世隔绝,连电力都是液氢驱动的。其他的项目包括,她还自己设计仪器,通过在人死亡一刹那间体重的变化,测量了灵魂的重量。可惜小说里没说这个重量是不是 21 克。【本人注:一般的科学家都是以用一个技术做一项研究。好的科学家能用一个技术做很多项研究。如果是一个国家主导的大项目,比如搞原子弹,则可以做到很多人用很多技术做一项研究。所罗门女士是自己单枪匹马,但是用很多技术做了很多不同项目的研究 -- 可见这些技术不可能是高不可攀的高科技,所以说别人想做肯定也做了。】

    Noetic Science 的突破性进展就是本文一开头提到的 9/11 事件中美国人民的集体念力造成随机数发生器失灵的事件。书中原文是:

    In 2001, in the hours following the horrifying events of September 11, the field of Noetic Science made a quantum leap forward. Four scientists discovered that as the frightened world came together and focused in shared grief on this single tragedy, the outputs of thirty-seven different Random Event Generators around the world suddenly became significantly less random.

    我做了一点调查研究,发现的确有这么个事情。有一个研究所,Princeton Engineering Anomalies Research Lab (PEAR),专门研究世界大事发生时人的集体念力对随机数发生器的影响。其网站是

    http://noosphere.princeton.edu

    ,但我不知道这个研究所跟普林斯顿大学有什么关系。 从其公布的图表来看,不但是 9/11,很多世界大灾难都会对随机数发生器产生影响。一个细节是这种影响不仅仅发生在恐怖袭击之后,在恐怖袭击发生之前的短时间内,随机数也有扰动。

    有一点需要指出,有很多人质疑这个结果。比如有人认为那些研究人员有意截取了看上去异常的数据段。这也容易理解:在大量的随机数中发现一小段看上去异常的数据是容易的。其实要想有说服力,你必须同时证明世界上没有大事发生的时候,你的随机数发生器的数据就一切正常,而这一点我没有看到。另外参考下面两个网址:

    http://www.crazyontap.com/topic.php?TopicId=47568

    http://en.wikipedia.org/wiki/Global_Consciousness_Project

    小说中的人物 Peter Solomon 说,人类文明即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人脑的力量将会被世界所广泛接受。更进一步,他说这个时代很快就会到来,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都有机会亲眼看到。这位 Solomon 兄还说,共济会的秘密其实就在圣经之中(严重剧透),你得会读。比如圣经里面记载耶稣让你见一个教堂,其实 church 就是指人脑,是让你开发自己的大脑呢。Solomon 还对各国古书大有研究,他认为现代物理学的所有知识古人早已知道。比如他考证出古印度的一本书,The Complete Zohar就描写了超弦理论,那本书很明确地说空间有10维。研究超弦的同学应该关注这个事实,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超弦理论就押对了。

    怎么看这个问题?Noetic Science 是真正的科学么?我们大概既不能因为觉得小说的情节不合理,就否定人脑这种力量的存在;也不能因为希望它存在,就相信它存在。

    不论如何,我认为用实验证明,而不仅仅凭借自己的信仰去辩论,是最科学的态度。比如测量人灵魂重量的实验,虽然简单,但是我曾经看到过文章说,从来没有人真正用精密仪器做过这个实验。大部分科学家搞科研都不是自己出钱,而政府不会给你钱搞这个,所以书中说有钱人所罗门家族(书中的设定,此家族在美国的地位相当于《货币战争》说的欧洲的罗斯切尔德家族)“自费”搞这个实验其实是合理的。世界上的是就怕认真二字,不就做几个实验么?我希望有有钱的粉丝看完这本小说之后给 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 投点钱,让他们做几个有说服力的实验出来。

    最后一点题外话。我很佩服丹布朗这个文科生对最新科技的跟踪能力,其调查研究的本事真不白给。比如我最近看到说 Facebook 正在研发一个技术,通过对用户情绪的评估来实时发布美国社会的“情绪指数” -- 而这个技术在此书中提到了,且很可能是在 Facebook 新闻之前。再比如书中提到人能够在富氧液体中呼吸,这也是一个看上去有点科幻但是真实存在的技术。书中说,这个技术被情报部门用来审问犯人,由于人在这种状态下有失重感,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死了,问什么说什么。另外此书中人物面对坏人逼供从来都是有问必答,且完全不以为耻,可能现在的审讯技术之发达已经让江姐过时了吧。

  • 由内到外的改变

    作者:左先生 发布时间:2012-11-14 15:35:26

          首先,我已经很少因为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写任何感悟和体会,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处于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个浮躁的时代,我的心态也渐渐开始变得不平衡起来。看过一本不错的小说,我最多在douban中找出来标注一下,但是内里却空空如也。前两天看了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大鱼》,叫我如何评价,似乎只有两个字:很好。但是好在哪里我却无法累述。我自己的思维能力渐渐淡薄。在很多问题的看待和处理方面,仅仅以社会为镜子。我一直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不管如何都会被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物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直到看到本书提出的一个概念:刺激与回应之间的距离。

          于是开始恍然大悟,外界的刺激与我们本身做出的回应之间有选择的权利。我可以身处如今这个讲究速成的时代,也必然会接触很多“公认”的道理。但是我的生活态度和个人态度并不受其左右,在接受与不接受之间,我是有选择的自由的。好比,如今大四大家一心想着就业工作赚钱,这些并不意味着我看了书,看了电影之后选择不加以思考。曾经的我笔耕不缀,因为我喜欢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疑惑,如今的我极少书写任何文字,是因为我错误的认为这些思考的时间太过浪费,我宁愿把这些时间花在享受物质生活上,花在看英语看杂志上,却不愿意花在思考探索上。

          渐渐的,我也如行尸走肉般,走别人的路,说着和别人一样的话,喜欢着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如若问我:WHY? 为什么喜欢看海贼王,为什么喜欢哈利波特。大概这些问题会是一个永远难以解答的问题,因为我确实不知道为什么,或者,我说的原因,也是别人的原因。

           在书的最后看到一段话:上帝行事由内而外,尘世行事由外而内;尘世让世人摆脱贫困,耶稣则先让世人摆脱内心的贫穷,然后由他们自己摆脱贫穷;尘世通过改变环境来造就人,耶稣则通过改变人来造就环境;尘世塑造人的行为,而耶稣改变人的本质。

          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那就从根本上加强锻炼,每周抽时间去参加一些喜爱的运动而不是坐在电脑前为不运动编造理由,也不是吃药品来增强自我的维生素需求,而让自己的肌肉渐渐老化。如果希望自己能有非凡的见解,那就别去看技巧,去思考。想要有很好的人际关系,那就打从心眼里去理解别人的处境而不是为了回应当倾听者,为了以过来人的姿态去教育别人。

           可是,以上的由内而外是需要耐心的,这本书的消化和实践也是需要耐心的。急功近利者也许在短期内可以拿到你拿不到的奖励,也许就算没有锻炼出内在的优秀品质,在余生中过的比你更加精彩。就像我前两天焦虑的问题一样:在很多方面,你需要拼命为之努力的,别人生下来就有了。

          这些情况让人不得不怀疑:为什么我明明这么努力的在提高自身,却没有拿到一个好的项目。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却看不到生活给予我的任何回报。相反的,有些人去考了一个公务员,或者通过家里的关系,日子过的比我舒畅。他们拥有爱疯,有苹果电脑,不用忧愁买房贷款。可是我正在努力,我却一无所获。

           对此,唯一可以让以上的怀疑闭嘴的就是这么一句话:人生是一段漫长的长跑,人生并不是为了竞争,而是在这段长跑中,让自己的耐力越来越好,让自己越跑越顺,越跑越快乐。

  • 聚焦个体的文学关怀

    作者:思考的猫 发布时间:2010-10-20 07:34:42

    “奥列格猜到了:这岂不是烤羊肉串!这是他在再生世界里的又一发现,正是在监狱里谈起食品时所经常提到的那种烤羊肉串。但奥列格本人活到三十四岁还从来没有机会亲眼看见过它:他既没有到过高加索,也没经过馆子,而在战前的公共食堂供应的无非是菜卷和大麦粥”

    “然而,一串烤肉已是奥列格的了!他把士兵的行李袋放到了落满了灰尘的地上之后,用双手拿起一根铝杆,数了数插在上面的肉,共有五块,第六块只有一半;接着就开始用牙从杆子上咬下来,也不是一下子一整块,而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咬。”

            当在《癌症楼》收尾部分,我看到关于离开癌症楼的科斯托格洛托夫•奥列格,见到肉串的一段描写时,结合这部小说前面的章节,一下被带入到一种历史背景下的个人惆怅情绪之中。一个个体,面对一个肉串,从惊讶,到一串串的数着肉块,这细节的描写,却已经透出俄罗斯一个时代的缩影。提到这部小说的作者,索尔仁尼琴,人们总是喜欢谈论他的不屈与抗争,他思想的深刻,或者一提他就带着要把苏俄政权痛骂一番才能表达对其敬仰。而在我阅读《癌症楼》时,却感觉到这部小说的政治性隐含于生活之下,你更多能从索尔仁尼琴小说的文学性中感受一种更深刻的人文关怀,正是这份人生的跌宕起伏,在政治之上,打动了万千读者的内心。

            “癌症楼”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我们看到,就如电影《飞越疯人院》一般,“癌症楼”中也带着政治隐喻,只不过没有那么狰狞。作为医生的一方,居于“统治”地位,他们决定着病人的医疗手段,制定着“癌症楼”的规矩,甚至可以决定哪些人因为医治无望,需要“被出院”,以便腾出本来就紧张的床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甚至可以决定生死。然而,索尔仁尼琴也不时透出他们的平常人的一面,可以看到,他们中不少人心怀善意,关心病人,只是所处立场和大环境的背景下,被自动化的置于一种常常显得生硬的位置。另一方是病人,他们的成分更加复杂,来自于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个民族,病房恰如一个社会,彼此间时不时拌嘴争吵,也常常惺惺相惜。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索尔仁尼琴巧妙的以一些事件来引发各自外在的观点和内心的思想的流动,从而也自然的将其各自的故事娓娓道来,比如,一个报上的新闻,就能引出不同人的政治立场,也可以探出一些人的内心隐秘。他们都是病人,不但身受癌症的侵害,更从经历上受到精神的不同程度的戕害,其中给我最深印象的要说拉开这部小说开场的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他显得原则性、党性极强,表现出与当时主流价值观的高度匹配,但是慢慢地,他内心的“病态”呈现,为了宽敞的房屋,他也曾经给同志栽赃陷害,让其原则性的外壳骤然坍塌。而当他听说可能有对过去政治犯重新审查的消息时,害怕同事报复的心理又让他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精神上的“病态”更深的侵入他的全身,更可怕的是还具有“传染性”,当他心爱的立志当作家的女儿依然表现出鲜明党性,同时已经透露出知道通过特权获取成功时,其未来走向似乎已经可以想见。

            与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有相似双重病症的人在癌症楼游走,比如科斯托格洛托夫•奥列格,只不过他的“病态”源于倍受迫害,同时目睹了身边大量人遭殴迫害后心中升起的一种虚无、极端主义倾向。而同时,索尔仁尼琴又没有因此展开,对社会大加鞭策,依然关注个体,关注每一个立场的人的个人命运,并试图在他们间建起桥梁。于是,奥列格与护士薇拉•科尔尼利耶夫娜的爱情成为小说中一抹充满希望的亮色,从刚入“癌症楼”时的暴躁和刻薄,奥列格成为与医方较真挑事儿的主力,然而,同时,从他的视角,他又目睹了身边一个个病人各自的故事,这让他渐渐平静,产生更平和的心态。而通过薇拉一边,我们又得以看到医方更多个体的故事,让他们去掉了表面的死板,充满了活力,也带上了无奈。正是这种背景下,奥列格和薇拉对彼此,对自己的看法都在改变,总是传来死亡消息的“癌症楼”是令人感到窒息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是充满热情的,哪怕这种热情来自于冲突,依然搅动着这里的气氛,驱散死亡的阴影。奥列格和薇拉带给各自以生活的希望和热情,年轻的他们打破“癌症楼”中潜在的社会隔阂,让人感受一种美好的愿景。然而,当奥列格走出“癌症楼”,当他来到薇拉在“癌症楼”以外生活的环境,这种社会的阻力立刻呈现,甚至比小小的一座楼房中更强烈,更具体,更让奥列格本身心怀畏惧和痛苦,所以,留下一封信件,离开,以一个病人的身份离开。

            《癌症楼》中的个体命运千差万别,从他们身上,你自然的可以感受当时社会的风貌,索尔仁尼琴展现了文学的力量,无需刻意高屋建瓴的系统性批判,也无需大格局的精心构建,小小一座“癌症楼”就已经让人感受一切,并以一种更冷静的心态去反思。我喜欢这部小说中那一幕幕在压抑的病房中的温情与人文精神闪光的片段,比如同是病人焦姆卡与阿霞的故事,在“孩子们”一章中,阿霞乐观热情,高歌人活着是为了爱,也带动着焦姆卡的情绪。而在“处处是单数”一章中,阿霞与焦姆卡再见时,却即将因为癌症要割去乳房,她的热情不见,而是绝望的呼喊:

            “你好好听着:你是最后一个!你是最后一个还能看到它、还能吻吻它的人!以后永远也不会有任何人吻它了!焦姆卡!喏,哪怕让你吻吻也好!哪怕让你吻吻它!”

            “你能记住吗?......你能记住它曾经存在过吗?也能记住它是什么样吗?......”

            “阿霞的泪水落到了他那头发剪短了的脑袋上”

            亲吻乳房,这也常与欲望结合的动作,在这里却从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的口中表达出摄人心魄的冲击力,而这,也正是文学的力量,是索尔仁尼琴对个体令人尊敬的关怀!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292c38ad26db14064a36d678.html


下载点评

  • 中评(4105+)
  • 章节完整(4109+)
  • 体验满分(4106+)
  • 排版满分(937+)
  • 引人入胜(387+)
  • 值得下载(485+)
  • 下载速度快(957+)
  • 微信读书(3108+)
  • 超值(474+)

下载评价

  • 网友 权***颜: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1-07 01:46:0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师***怡: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1-07 01:46:09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后***之: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1-07 01:46:06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仰***兰: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1-07 00:53:17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郗***兰: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1-07 00:44:0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常***翠: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1-07 00:45:45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习***蓉: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1-07 00:53:37 )

    品相完美

  • 网友 饶***丽: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1-07 01:29:28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曹***雯: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1-07 00:45:34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书籍:

  • 企鹅日历. 2024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德国劳动法(第1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正版 顾颉刚国史讲话全本(三册)全套装 上古 春秋 宋蒙元三百年 2015中国好书 正说历史 民国先生讲中国史 中国通史畅销书籍正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国史讲话:上古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2007年金融联考精要与题解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金融理财实务与规范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技术经纪与法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公共基础》习题集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信息管理专家命题预测试卷:200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系列丛书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答案之书(精装)(我的人生解答书)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同 “教材” 的书籍:

  • 人人都是建筑工程师—SketchUP草图大师从入门到精通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葛传槼英语惯用法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葛传槼英语惯用法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综合英语(第3册)教师用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英语短篇小说教程(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管理经济学(第四版)(21世纪清华MBA精品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税法 第2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食品标准与法规(第3版) 科学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行政办公后勤流程设计与工作标准 流程设计·执行程序·工作标准·考核指标·执行规范 人民邮电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博物馆工作指南 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编著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 博物馆创办及工作展开的规范框架体系 博物馆人及相关从业人员参考指南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同 “中职教材” 的书籍:

  • 土力学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英语教师用书1(基础模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发展研究所 英语基础模块 教师用书1 高等教育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英语简笔画与板书设计 康响英,邓秀华 编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英语简笔画与板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管理经济学(第四版)(21世纪清华MBA精品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中级韩国语(上) 全永根,金美,(韩)裴允卿 编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行政法案例分析和研究方法(第二版) 余凌云 著 著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公司法学(第5版) 李建伟 著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行政办公后勤流程设计与工作标准 流程设计·执行程序·工作标准·考核指标·执行规范 人民邮电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测绘法规与管理(第2版) 谢波,常允艳,郭涛 编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同 “文秘” 的书籍:

  • 老秘书工作笔记 人民邮电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 上海教育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中文速录(初级)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无尽的前沿 之3 天道酬勤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中学图书馆建设研究 张文彦 著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中国书艺 河南人民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秘书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第2版秘书不可不修的8堂情商课) 京华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研究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正版 文书拟写与档案管理 马永飞、孙大江 97870405758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非结构化电子文件管理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