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下载屋 - The Complete Peanuts 1967-1970 Box Set - kindle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8-07 10:40:02

The Complete Peanuts 1967-1970 Box Set kindle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The Complete Peanuts 1967-1970 Box Set kindle格式下载
The Complete Peanuts 1967-1970 Box Set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1560979487
  • 作者:Charles M. Schulz 
  • 出版社:Fantagraphics Books
  • 出版时间:2008-09-29
  • 页数:688
  • 价格:USD 49.99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8-07 10:40:02

内容简介:

With intros by John Waters and Mo Willems The Complete Peanuts 1967-1968 is a particularly Snoopy-heavy collection. In addition to seeing the beagle adopt multiple personas, this volume also sees the appearance of what would be Schulz's most controversial major character: Franklin. In Charles Schulz's The Complete Peanuts 1969-1970, Woodstock makes his first appearance, Snoopy is left in the Van Pelt family's care as the Browns vacation... and the Little Red-Haired Girl moves away.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With intros by John Waters and Mo Willems The Complete Peanuts 1967-1968 is a particularly Snoopy-heavy collection. In addition to seeing the beagle adopt multiple personas, this volume also sees the appearance of what would be Schulz's most controversial major character: Franklin. In Charles Schulz's The Complete Peanuts 1969-1970, Woodstock makes his first appearance, Snoopy is left in the Van Pelt family's care as the Browns vacation... and the Little Red-Haired Girl moves away.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已注销 发布时间:2020-02-29 02:09:08

    文笔流畅幽默风趣,免疫学知识约等于零的我读起来也很轻松。全书每个章节都紧紧围绕“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这个问题,每个章节都从不同方面给出答案,是理想中的科普书。ps:有趣的是这本书与《病毒来袭》都提到了一种观点是人类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都可能与微生物相关

  • 作者: chrisminte 发布时间:2023-11-06 23:33:02

    地宫金器比较有特色,去的时候地上部分倒开发得很局促。

  • 作者: 狸去 发布时间:2018-09-05 20:29:12

    你是白痴,没有关系。你是残疾人,没有关系。你是同性恋,没有关系。希望所有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大人都来看看这本书,我们一出生本就与其他人不一样,为何总是教孩子去歧视别的孩子。

  • 作者: 爱读书的熊 发布时间:2011-05-07 18:07:29

    有多处错.

  • 作者: 艺术家™ 发布时间:2023-10-08 13:29:05

    为了编程比赛买的 但是没派上用场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G弦上的恶魔

    作者:文泽尔 发布时间:2012-04-07 16:23:00

    杰奎琳•杜普雷,属于上世纪的、最天才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她同时也是一个女人、一颗过早褪色的巨星、一位受多发性硬化症折磨的顽强病人。

    若问我最喜爱的大提琴家是谁,在大约十年多前,刚到德国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卡萨尔斯”——只因那张著名的三星带花版卡萨尔斯无伴奏巴赫大提琴组曲,听来像树龄已逾千年的盘根老树般复杂、沧桑、沙哑、阳刚且个性化。仅是第一次入耳,即已认定这大提琴界的宗师地位:恰如小提琴上有帕格尼尼、海菲兹、梅纽因一般。待到再听多三五张,以及读过人民音乐出版社那本《卡萨尔斯论演奏艺术》之后,便自认为这崇敬印象已彻底定型,即使再有如何玄妙的大提琴音出现,也统统不足为奇了。

    至于“女性琴手”,当时是连轻视的心都不曾有,算是属于那种直接忽略的领域:穆特的小提琴实在放不进大师行列,而虚构作品如卡森•麦卡勒斯短篇小说中所写的女提琴手波尔蒂•克莱恩,因为受到世俗滋扰太多,纵使技艺高超,却也缺少那种远离尘嚣的气质。又如安吉拉•卡特改写的蓝胡子故事《染血之室》中,那个抚琴便可令人陶醉的美人,因为其被动的天性,便即时在想像中落了下风。

    琴技、乐魂和女人,这三个概念于当时的我看来,各自显得突兀蛮横、格格不入。

    七八年前偶然在电视上看过安南德•图克尔导演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艾米丽•沃森饰演的洁姬被编剧和导演的同谋诠释得像个隔绝人世的疯子、怪胎、奇才,无视人间一切道德、情感、规律,以恶魔般的技艺和大提琴融为一体,醉情忘我、如诉如歌。最后戛然而止,一死成绝唱。

    实话实说,片子用力过猛,几乎不值一提。但片中那一袭红衣、置身黑暗中唯一光明之处的大提琴手,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了解到,本片居然是自一位名叫杰奎琳•杜普雷的已故大提琴演奏家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且杜普雷本身亦是卡萨尔斯的弟子。于是,就想要找她的碟片来听听。几番辗转,最后拿到手的,是那张极稀罕的德沃夏克与艾尔加,CD机一开,即时惊为天人。

    然后,便顺理成章地开始寻找和杜普雷相关的传记书——寻得的即是这本《她比烟花寂寞》的旧版(旧名《狂恋大提琴》,上海译文2001年出版)。书是杜普雷的姐姐和弟弟、在她逝世十周年时合著的,共分六个主要章节,以亲人的视角,完整概述了杜普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并谈到了她身后对音乐界造成的重大影响。

    读过书后,发现电影为了强调矛盾冲突,对真实故事进行了扭曲和夸张。杜普雷并不是一个不知世故的人,恰恰相反,她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苦痛、寂寞、难言:志得意满的演奏生涯,因为病痛影响,仅持续了十年而已。与爱人和亲人们的感情生活,受多重硬化症对身体机能和职业生涯双重剥削的重压,变得支离破碎。或许正应了另一位大提琴名师给她的音乐及人生所做出的评断:“像这样演奏,必定活不长久。” 一语成谶,杜普雷的生命恰如烟花,耀眼燃烧却转瞬即逝。记得文中提到杜普雷演奏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尽管演出极端成功,弦振音散间,仿佛蕴藏了无限的魔力,但演奏过后,她却根本无法解释自己究竟想要表达些什么。似乎她是和恶魔签下契约,赋予天才,受命挥弓一般。

    因天生才能而闪光,却又因痛失琴音而寂寥,郁郁寡欢、承受病痛、落寞而终。当真是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之上。

    只留下一段不朽传奇,记在书中,任人凭吊。

    (刊于2012年4月6日 《长江商报·锐读周刊》书评专栏)

  • 对话侯杨方|如果玄奘看到我拍的丝绸古道,一定能认出来这是哪里

    作者:北青_青睐 发布时间:2023-06-15 12:26:19

    嘉宾 侯杨方(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主播 阳明

    消除认识的两极分化,共同赋予对话与倾听的意义。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的官方播客“共同赋予”。扫码收听本期播客节目。

    对话侯杨方|如果玄奘看到我拍的丝绸古道,一定能认出来这是哪里

    \01:04\

    玄奘绝不可能是背着背篓行走的形象

    共同赋予:大家好,我是主播阳明。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杨方老师。最近,侯教授的新作《这才是丝绸之路:重抵历史现场的行走》出版了,这本书是侯杨方教授在10年之中,超过20次、累积3万公里,对丝绸之路的实地考察,精准复原了境内外的丝路古道。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这是一次对我们脑海中关于丝绸之路的刻板印象的“纠错本”。

    侯杨方:对,是有点这个意思。

    共同赋予:不过,之后我又去重读了王邦维老师的《丝路朝圣》。但当我再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我才发现上面的玄奘形象是您曾经“纠错”过的“刻板印象”。所以,在进入丝绸之路的主题之前,我想先请您纠正一下关于玄奘形象的错误。

    侯杨方: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能想到封面上的玄奘大概是什么样子,肯定是一个僧人背着一个“背篓”,这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玄奘形象,几乎出现在各种场合,包括宣传画、影视剧作品中,甚至西安大雁塔地铁站底下的巨幅壁画上也是这个形象。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证明大众对户外的行走是不熟悉的,比如在高原或是雪山,尤其在帕米尔高原要翻越山口的情况下,这副装扮是没有可能的。想象一下,我们会有人背这么重的背篓去跑戈壁赛吗?这有点违背常识。我们再放大一点这幅玄奘像,可以看到玄奘戴着两个大耳环,戴的项链是骷髅头的,证明这是佛教的密宗。我对佛教了解不多,但是起码知道这与玄奘的唯识宗是完全相违背的。另外,玄奘写得非常清楚,在整个取经过程中,他都是骑着马的。再反过来讲,玄奘会不会骑着马背着“背篓”?那也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违背常识去想象。

    大家肯定会好奇这个形象怎么来的?为什么被我们现代中国人普遍接受了?我为什么强调是“现代中国人”呢,因为这幅人物画像是1933年才引进中国的,其原画是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画的是日本镰仓时代的密宗行脚僧,这大概比玄奘要晚了700年。大家知道日本的国家比较小,人口密度比较大,村庄之间的距离很近,所以行脚僧背着这种背篓,可以挡风遮雨,走十几里路去化缘,这很正常,但是这不可能是长途跋涉的玄奘,而且这幅原画上面没有任何一个字表明这个和尚是玄奘。

    那我们为什么把它当成玄奘呢?因为1933年我们一个陕西人把这个画临摹出来,把它刻在西安兴教寺的石碑上,而玄奘长眠于兴教寺,于是我们都把它当做玄奘了,这就是源头。

    \05:37\

    在前后取经的过程中,玄奘都没翻过沙丘,没走过大漠

    共同赋予:而且玄奘也不是独自一人去取经,只有偷渡玉门关出去的一段路途是只身一人。

    侯杨方:我们总说玄奘好像是一个孤勇者,实际并非如此。玄奘只有一段路是一个人走的,是从玉门关外偷渡后到达第一烽燧的时候,开始越过戈壁莫贺延碛向哈密(当时叫伊吾国)走,这段路是一个人,其他时候都是有人陪的。甚至从长安到达瓜州的时候,玄奘还带了两个徒弟一起走。之后,两个徒弟和他分道扬镳,去了敦煌方向。包括玄奘偷渡玉门关的时候,还有他的信徒名叫石磐陀,应该是西域的人,有可能是塔什干(石国)地方的人。石磐陀陪着玄奘一起偷渡,还告诉玄奘路线,半夜三更偷渡玉门关,过了瓠芦河就是现在的疏勒河之后,石磐陀害怕惩罚和判刑,不想继续走了。他甚至还想杀玄奘,但是被发现了,最后两个人和解,石磐陀就自己回去了。

    因为玄奘是偷渡的,马上被边防军抓到了,但没想到边防军领导也是个佛教徒,就把玄奘放了,还陪着玄奘走了一段。随后,玄奘到伊吾碰到了高昌国的使者,就被带到高昌国。之后玄奘是由高昌国派的一群人,带着很多钱财,有马有车的,陪着玄奘一起去到碎叶见西突厥可汗。西突厥可汗又派骑兵,还有翻译,保护玄奘,一直走到现在的阿富汗,然后到达了印度。回来时候也这样,印度的王也派了很多人的使团,还有介绍信和国书,跟着玄奘一起走。所以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共同赋予:根据这个玄奘的形象,还有一个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大漠黄沙。不过,玄奘确实在大漠黄沙中差点儿被渴死。

    侯杨方:那个地方其实也不是大漠黄沙,莫贺延碛是一个戈壁,没有像我们想象中是巨大的沙丘,还有驼队在夕阳下行走,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也走过莫贺延碛,就是从现在的瓜洲到哈密之间,基本上是一个干干的戈壁,石头也很少,也有点孤零零的草,莫贺延碛是有泉水的。但是玄奘自己走的时候不知道路,又把水打翻了,这是他整个取经中最危险的时候。我个人这样讲,在前后取经的过程中,玄奘都没翻过沙丘,没走过大漠。因为他的路程就是千方百计避开这些沙漠。

    从锁阳城到玉门关的路是唐代的国道,他们出国就是这样走的,所以沿途有玉门关卡着,要查验护照,当时叫过所。前面还有五个烽燧,这都是有水草的地方,包括我们现在到玄奘被抓的第一烽燧,还能看到底下有一大片水草和巨大的芦苇丛。之后玄奘到灵山,翻越别迭里山口,走的伊塞克湖,也就是天山北麓,全都是水草很多的地方,山上长满了巨大的松树。所以,人们走丝路怎么可能缺水呢?不会全是“大漠黄沙”,当然要顺着水草走。我总说是要遵循常识,咱们不要违背常识。

    共同赋予:所以,看到您在书中展示了许多照片,才发现丝绸之路并非只有“大漠黄沙”,而是有极其丰富的不同样貌的地理环境。

    侯杨方:我觉得这才是丝绸之路的精髓,它有非常丰富的多样性,有审美感。这本书原来的名字是《你从未见过的丝绸之路》,我现在可以说一句话,还有你从未见过的敦煌。我们见到敦煌,就想到鸣沙山、敦煌夜市、莫高窟。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我们顺着真正的丝路走,那个景观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我们从敦煌向西北,顺着党河走,党河到敦煌城以后又折向北,一直汇入疏勒河,形成一个巨大的湖(唐代的时候叫兴胡泊)。上世纪50年代开始修建水库,那个湖就消失了,但是在去年我再去的时候,它又变成烟波浩渺的大湖,鸟群飞舞,我们能想象得到吗?这完全是江南水乡一样的景象。

    我们再顺着疏勒河一路向西,全是高大的芦苇丛,夏天的时候都是盛开的罗布麻花,还有一望无际的甘草田,敦煌的驴肉和羊肉特别有名,它们就吃这个甘草和罗布麻,所以这才是真正的丝路景象。

    瓦罕谷地

    \23:18\

    精准复原,建成“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

    共同赋予:您在重走丝绸之路的时候,提出了“精准复原”,还建立了“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

    侯杨方:我很少提出新的术语和新的概念,我也稍微有点反感别人经常提新术语新概念,我们人类就是一个“名词蛊”。但这是我罕见地提出“精准复原”的概念,这有别于过去的非精准复原。非精准复原,就是利用纸本资料或者数据库的资料,进行推演。比如依据个人的感觉,推断玄奘是怎么走的,但这都是猜测,没有意义。

    而精准复原,第一是我们不能单纯从纸面到纸面,所有纸面的资料,包括军事地图都只能被当做一个线索,我们需要去验证,要去实地考察。比如说汉、唐玉门关在哪里,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地方找到这个城池的,给出具体的经纬度,再如玄奘的东归路线是从帕米尔高原怎么走,我们一定要自己一步步走过,去实地验证的。

    比如,19世纪最著名的东方学家亨利·玉尔,他做的古代道路复原,竟然把玄奘到过的乌铩国,也就是现在新疆的莎车县,在喀什的南边约250公里的地方,定位在了费尔干纳的奥什,他说这两个音相似,可是两地在地理位置上差得太远了。所以,千万不要望文生义、望名生义。而且,从地理上入手就非常简单,因为逻辑简单,如果这个地方地球上确实存在,那么两个参数可以决定,就是经度和纬度。

    另外,我们还需要把线路进行严密的连接,因为我们古代都陆路行走,不存在空中飞行,所以线路中间是不可能有断点的,必须是连续性的。为什么我说亨利·玉尔的位置推断是绝对错误的,就是因为没经过现代的实地考察和勘探,实际上奥什在乌铩国向西北大概好几百公里处,和玄奘的路线悬殊极大。

    因此,精准复原需要给出轨迹,找到重要的地标,要给出照片和视频,而且还要将其公布出来,不能当作独得之秘。我们做“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把这些所有的重要地标轨迹全放在网上,而且是三维的,每一个重要地标都有照片,经纬度、海拔都告诉大家了,大家按照这些参数一定能找到同样的地方。如果找不到,那就是我撒谎,这些都是可以证伪的,我认为这是证明科学与非科学的唯一标准。

    所以大家看这本书的同时,也可以上网查一查,“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不需要注册,也更没有什么收费,大家可以选择三维模式,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丝绸之路。

    侯杨方

    \28:20\

    汉玉门关与唐玉门关,是一回事吗?

    共同赋予:在精准复原的过程中,您还发现了汉玉门关与唐玉门关并不是一回事?

    侯杨方:我认为这是这本书的两大发现。汉玉门关和唐玉门关不在一块儿,相隔200多公里。汉玉门关在敦煌以西,唐玉门关在敦煌以东。汉玉门关是汉武帝时候设置的,它究竟在哪儿呢?我们现在去敦煌的人,如果稍微多待一天,一般都会去玉门关,但我把它叫做玉门关景区,其实它不是玉门关。

    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到小方盘城(当地人叫小方盘城,还有一个大方盘城。这是三四百年前在这里游牧的蒙古人的叫法,蒙古人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蒙古人当做羊圈,把羊关进去。雍正年间汉人又从嘉峪关内开始迁到敦煌,他们就按照蒙古人的叫法,大方盘和小方盘),他在小方盘城北边的一个垃圾堆里面发现几个汉简,上面有“玉门都尉”的字样,玉门都尉相当于敦煌郡属下的一个边防团,这并不能证明这就是关口,而且确实没找到关口。

    实际上真的玉门关在哪儿呢?我们发现了汉代玉门关在小方盘城向西偏南直线距离38公里的地方,它在一个无人区里边,是一个巨大的“马迷途”盆地,大约是100米×100米的一个古城,盆地里全是芦苇和水,而且这个盆地边缘上有四个烽火台看守。这地方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

    最关键不是这一点,最关键是我经常问大家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国家长城的最西端在哪儿?绝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嘉峪关。非也。我们常讲到的“国门”中,嘉峪关是明代长城的国门,玉门关是汉代长城的国门,其实汉长城的终点在嘉峪关向西400多公里的地方,在长城的终端,边上有一个盆地,里面的中间有一个100米×100米的军事碉堡。距玉门关址再向西北直线距离700米处,就是汉代长城的最西终点,长城城墙设有关门,长城内不到一公里处设有驻军城堡——“障”。这样的形制与河西走廊黑河边的肩水金关很相似。

    所以,我现在提出汉代玉门关就是马迷途古城。当然,提出一个结论,没有人敢说是100%正确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穿越到2200年前。甚至因为它的地下水位很高,基本找不到汉简证明、文字证明。其实就算是找到文字也会成问题,因为汉简是可以流动的,就是别人可以携带过去。

    这本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我提出一个假设和观点,我讲出我的道理和证据,如果大家认为不是,也可以找出另外一个假设把我推翻。另外假设的前提是要找到另外一座古城。我是深受卡尔·波普尔和罗素的影响,卡尔·波普尔讲科学的证伪理论,就是你提出一个理论,给出你的实证,你不能说纸面上画一个,这就是玉门关,这是没用的,没办法证伪的。

    比如我说玄奘东归路线是如何走的,但如果有人说玄奘是东南行300里路,不是从这儿走的,那么就请他自己走一遍,拿出GPS轨迹能把我推翻,还要符合玄奘的描写,那我也会承认,否则是没意义的。为什么我们传统的人文社科的观点经常争论几十年甚至百年都没结论?很简单,因为大家都没实证。所以,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

    遵循同样的法则,在现在的瓜州县我找到了唐玉门关,也就是玄奘偷渡的玉门关。玄奘留下第一手的非常珍贵的资料,因为他写得很清楚,有里程,有方位,记下来唐玉门关的具体地理位置。

    初见大杨树

    \38:01\

    如果玄奘看到我拍的照片,一定能认出来这是哪里

    共同赋予:玄奘很爱记录,《大唐西域记》中还提到过巴米扬大佛,我当时看到这处的时候,深感这是走过千年的感觉。此外,玄奘还提到了一尊巨大的卧佛,但直到现在,人们都没找到。

    侯杨方:玄奘如果再去巴米扬,他会很吃惊地看到巴米扬大佛已经没了。《大唐西域记》是很重要的线索,1400年前的同时代的地理书没有比它更靠谱的,19世纪英国人在印度进行考古发掘,70%以上的遗址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找到的。

    共同赋予:所以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会预设经过千年的变迁,许多景象早已千差万别或者不复存在了。但是看完您拍下的图片,我才发现这仍是我的某种“刻板印象”而已。

    侯杨方:是的,比如我去坎达尔山口的时候,这个海拔近5000米的地方,是玄奘一生中达到的海拔最高处。而在坎达尔山口向东北走的河谷里,我们发现一颗巨大的阿富汗杨树,至少要8至10人合抱才能把它围起来,估计已经有3000年的树龄。玄奘经过这里时,这棵树已有1600年了,所以我说这棵树是现存曾目睹玄奘取经的唯一生命,估计玄奘曾经和我们一样,在树下感叹树的高大。所以在查阅资料之后,我说这是新疆现存的最大的阿富汗杨树,如果有人觉得不是,可以拿出新的证据来推翻我。

    为什么自然界的变化非常小?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西安的咸阳机场边上有很多汉代的陵墓,除了汉武帝陵墓造得太高大以外,其他的都像刘邦陵墓一样,30米左右,就是汉代的12丈。我们现在再去测一下,大小、高度没有任何变化,因为它是夯土的。而且它还在人口稠密区,还曾被盗过墓。那么,像帕米尔高原本身就没几个人到过的地方,且是巨大的雪山河谷,怎么可能有巨大的变化呢?

    我在书中说过,我去瓦罕的时候,如果玄奘看到我拍的照片,一定能认出来这是瓦罕。因为玄奘写到瓦罕,他用印度的梵语记载瓦罕为“达摩悉铁帝”,玄奘是这样描写瓦罕的:“盘纡曲折,堆阜高下,沙石流漫,寒风凄烈。”

    《大唐西域记》最好的版本是季羡林先生和张广达先生校注的本子,但是他们对这句话既没注也没校。因为他们没有去过实地,很难理解为什么沿着河走还要上上下下,绕来绕去。我在2013年7月第一次到瓦罕,两边都是雪山,一个是沙赫达拉山,一个是兴都库什山,一到春夏的时候,雪山开始发水,冲下了巨大的冲积扇,一直冲到喷池河里边,所以我们顺着河边走是不可能的,必须要绕着冲积扇走,“堆阜高下,沙石流漫”,沙石冲下来了,这和玄奘描述的,连一个字的差异都没有。

    所以我们不到现场,真的能读懂《大唐西域记》吗?

    供图/中信

    完整内容请在北京青年报、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等App搜索播客“共同赋予”即可收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韩世容

  • 一本震撼人心的书

    作者:且喜喜 发布时间:2007-07-11 10:46:31

    读书不在多,关键是要读有价值的书。

    何谓有价值?有新发现、新观点、新体验,是有价值;震撼人心,启发心灵,启迪人生,更是有价值。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如白驹过隙,如川流不息。科技发展,互联网、移动通信,极大改变了这个世界。但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有一些东西是不会变化的,那就是人性、人的存在价值。

    《我的生活--海伦.凯勒自传》就是这样一本有价值的书,她是海伦的故事,更是人类的故事。值得每一个有追求的人,细细品读;值得每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反复诵读。

    尼采说,在所有的文字中我最喜欢用鲜血写成的文字。《我的生活》,则是海伦用自己的生命写就的。

    浙江文艺出版社,值得期待,为我们提供更多心灵的滋养、人文的熏陶……

  • 那一年读《窗边的小豆豆》的感受

    作者:木落庵 发布时间:2005-12-27 19:07:38

    “上善若水”,《窗边的小豆豆》充满了如流水般和谐自然的韵律。《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是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第7任亲善大使。这本讲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传性的小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她就是小豆豆,一个因淘气,一年级就被学校退学的孩子。退学后,妈妈轻描淡写地对小豆豆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就这样,小豆豆来到一所有个怪怪的名字的学校——巴学园。巴学园的一切都和别的学校不同:学校的大门是两棵有根的树,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门呀”;教室是电车教室,学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习着学习各个科目;没有固定的座位,可以每天换位置(中国要到大学才可以);校长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等)和“海的味道”(鱼、海鲜等)的午饭(和“山珍海味”一词很有共通之处,不过普遍的学校食堂似乎很少以此吸引孩子的胃口);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自然;夜晚则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等等都是新鲜而动人的和谐景象。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窗边”的(带着被排除在外围,而不是处于主体的地位上的意味)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小林宗作先生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这也就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意思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比如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以及家长的适当引导等。

    孟轲的母亲深谙个中道理。“昔孟母,择邻处”,说的是孟母为了儿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最终以一家私塾为邻居。有一次孟轲“不学”逃回家中,孟母便割断织布机上的梭子,以启发孩子读书如同织布,一旦半途而废,便一事无成。家庭教育,家长的启蒙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豆豆同样拥有一位值得骄傲的好妈妈。学校通知妈妈小豆豆被退学后,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带着小豆豆转学,而且一直瞒着小豆豆,直到她20岁的时候,才告诉她当时是被退学了。用作者的话说,如果当她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她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那样的话十分沮丧而又惴惴不安的孩子可能就会失去上学的兴趣了。小豆豆是幸运的,拥有这样的妈妈的同时遇到了小林宗作先生。长大后对先生念念不忘的小豆豆写了这本自传性的书——《窗边的小豆豆》,在扉页上写着: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由此可见先生的影响。

    这位以自己理想办学的小林宗作先生,是日本杰出的教育家,也是成立日本韵律学协会,将韵律学普及到日本的人。他早年执教,后来自己创立巴幼儿园和巴学园(小学)。学校的怪怪的名字——“巴”,是指两个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类似太极的徽记,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均衡性等等,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指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吧。

    《窗边的小豆豆》从学校的怪怪的名字——“巴”开始就带着浓浓的和谐之音,从中可见小林先生独特的教育理念。第一次来到巴学园时,小豆豆就觉得校长很让人放心。校长先生说:“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小豆豆很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以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第一天,小豆豆在先生的艺术的亲切的倾听中,感觉非常安心,非常温暖,觉得学校非常有趣。这不正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吗?

    巴学园有非常特别的上课方式。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就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课也行,先上算术课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 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却很管用: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上课的时候多半是自习的形式,小学生们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到老师那里请教,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位子上来,老师会耐心地讲解,一直到孩子们弄懂为止。然后,老师会出几道例题,这样就开始了新的自习过程。”蕴涵着了“鱼和渔”的道理。从学生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一天的学习目标,辅导学生进行自习,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真正的学习,所以不会发生心不在焉地听讲的情况”。不禁心驰神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小林先生始终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他不停地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直对身材矮小的高桥君说“你绝对能做到”,这样无论是小豆豆还是高桥君都能健康地成长,长大后担任“使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的高桥君“的确没有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怀有自卑的心理”。从《后记》中可以知道巴学园的其他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不管遇到怎样的状况,不管担任怎样的职务,都能满怀自信地有责任地应对。先生是成功的。

     “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小林宗作先生的意思应该是:每个人都一样有自己的优点,都一样能够找到自己的闪光之处,努力之后一样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就。那么不管怎样都要始终保持自信,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充满责任感地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建立起与周围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及环境中的人、事的和谐关系,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 感情细腻作

    作者:渐行渐远渐无书 发布时间:2024-05-08 01:47:07


下载点评

  • 藏书馆(5107+)
  • 速度慢(864+)
  • 好评(749+)
  • 五星好评(744+)
  • 不亏(496+)
  • 中评多(368+)
  • 还行吧(859+)
  • 体验满分(378+)
  • epub(375+)

下载评价

  • 网友 印***文: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9-17 01:34:00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权***波: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17 00:23:17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沈***松: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9-17 00:21:22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戈***玉: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9-17 00:21:17 )

    特别棒

  • 网友 养***秋: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9-17 00:17:09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国***舒: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9-17 00:15:01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蓬***之: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17 00:23:12 )

    好棒good

  • 网友 后***之: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9-17 00:15:11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车***波: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9-17 00:15:08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同作者:Charles M. Schulz的书籍:


同Fantagraphics Books的书籍: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