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下载屋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 - txt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7-29 02:0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 txt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 txt格式下载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11302247
  • 作者: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编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10
  • 页数:219
  • 价格:42.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7-29 02:00:01

内容简介: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内容简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配套丛书共四册,根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编写。《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是其中的一本。《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共分十章,分别为:地面工程、抹灰工程、门窗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墙工程、饰面工程、幕墙工程、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工程、细部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以分项工程为单位,汇总了各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施工物资资料,并分别对各分项工程涉及的施工资料、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等作出范例,且辅以填写说明,方便读者参考使用。另外,《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以网络下载的形式,收录了一些优秀的分项工程施工交底记录,便于读者编辑打印。为了便于读者查询表格方便,特提供“资料速查表”,置于前言之后。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内容简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配套丛书共四册,根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编写。《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是其中的一本。《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共分十章,分别为:地面工程、抹灰工程、门窗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墙工程、饰面工程、幕墙工程、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工程、细部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以分项工程为单位,汇总了各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施工物资资料,并分别对各分项工程涉及的施工资料、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等作出范例,且辅以填写说明,方便读者参考使用。另外,《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以网络下载的形式,收录了一些优秀的分项工程施工交底记录,便于读者编辑打印。为了便于读者查询表格方便,特提供“资料速查表”,置于前言之后。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刘艳 发布时间:2022-12-17 12:07:50

    很好的书,林语堂写的很不错。

  • 作者: 原创 发布时间:2022-11-28 12:14:58

    还行吧,某些灼见还是蛮有用的

  • 作者: 小美人鱼 发布时间:2012-01-19 19:22:44

    评论多过于居高临下

  • 作者: Melody 发布时间:2019-03-29 22:24:59

    “巴宝莉”“苹果手机”这样的描写真的看起来索然无味,背景设在英国,话题多关于艺术,文学,大概取自于作者直接经验。

  • 作者: 鱼肉 发布时间:2011-01-19 19:29:58

    服部你……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如何让孩子轻松学历史?这本书不容错过......

    作者:七妈2020 发布时间:2021-01-14 18:00:39

    文/七妈

    “历史真难背。”

    “学习历史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每次看到我家孩子背历史,我都恨不得替他背。”每次听到学生讨论关于历史的相关问题,每次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愿意背诵历史,我都会很替他们着急。但是同时也会很疑惑:“怎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想起以前初中,我还是挺喜欢学习历史。因为我们的历史老师,特别喜欢讲故事,在听老师讲故事的过程中,对于历史的兴趣与日俱增。因此平日也会特别喜欢听历史故事,谈历史人物,看历史书籍。

    那如何去学好历史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过程中,如果单单是只靠文字,记忆效果是50%,如果是图片加文字,其效果可能达到了80%,由此可见,如果能够让历史可视化,那么学习历史,效果会大大加强。

    如何学好历史,其实一套书就可以轻松解决,那就是《赛雷三分钟漫画系列》。

    最近读到《赛雷三分钟漫画世界史》,开始对这个系列感兴趣,因为它解决了我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研究世界历史的问题。

    平日我一般只看中国历史,因为看了就能知道电视剧中的朝代变迁,了解历史人物大概,明白中国事件始末。而相比之下,世界历史因为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平日很少涉及。

    近年来网络上有一句非常火的话叫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疫情特殊时期,我们很难走出去,身体达不到的地方,心可以!

    赛雷漫画世界史就如一个导游,可以带我们把各个国家游历一番。在旅游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国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身心愉悦的旅行。那这本书有何神奇之处呢?

    01有趣标签定首印

    在介绍每一个国家时,作者用了非常简短的语言定标签,比如说加拿大叫“枫叶之国”,读起来就让人很憧憬;巴西是“天堂与地狱并存的国度”;巧设悬念;葡萄牙是“在大航海时代的舵手”,非常直观形象。每一个小标签,都可谓非常用心。激发起我们读这本书的兴趣。

    02故事传说激兴趣

    学习历史最好方法是什么?那就是讲故事。每一部分的历史介绍,都结合漫画讲述了N个故事,从时间的维度来讲述历史发展过程,非常轻易具有可读性。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了解到很多历史之战。在看故事过程中,历史知识很自然就深入你心。

    03有趣漫画引可读

    历史故事与文字相结合,一面分为两个版面,这样的设计非常贴心,让人读起来没有疲倦感。图片所配的文字也是非常的有趣。比如说讲到斯里兰卡历史上的战争,两族人忙着打来打去,是这样描述的:“不让我来是吧?那就我把这里的地方变成我的地盘。”另外一方说:“来了先问我手里的刀!”特别的形象,有画面感,符合我们的阅读需求。

    04特别三分钟显深度

    每一段故事讲述完毕,会有一个贴心的小贴士“三分钟介绍”,这一部分会特别认真的给你讲述这段历史的含义,或者抛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在娱乐同时也不忘学习。那你在看完故事欣赏完漫画之后,对于这段历史,能够更加了解。提到芬兰的时候,三分钟是这样展示的:“芬兰人独特的性格是怎么养成的呢?看完历史你就会有答案了。”巧设悬念,让你对后面的故事产生兴趣。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在阅读赛雷系列过程中,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是相同的感受应该是一个词:“有趣”!如果你想对世界历史更加了解,如果你想拥有大格局,如果你想研究历史或者让孩子学好历史,那么塞雷系列,你值得拥有!

  • 阶级斗争史观之下无真学术

    作者:新博士生17 发布时间:2018-05-20 17:00:05

    宋史研究历来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心所在,邓广铭先生又是研究宋史的前辈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不用说邓广铭教授,就算是他的学生漆侠先生和王曾瑜先生也是宋史学界鼎鼎大名的权威专家。提到邓广铭先生的大名,我等唯有怀着一颗“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心对其顶礼膜拜。邓广铭先生将年代学、历史地理学、职官制度和目录学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四把钥匙”至今仍是不易之论。对邓先生的古文功底、史料分析与运用能力、历史考据功力和治学态度之严谨,我一向是无比钦佩乃至无比崇敬的,读邓先生的专著我也是每一段文字都反反复复地看、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琢磨,绝不敢有丝毫马虎之处。这篇书评对邓教授没有任何不敬之处,只是意在说明阶级斗争史观对历史研究的危害以及对中华民族的严重摧残。

    首先,应当肯定,邓广铭先生的《岳飞传》对于岳飞这位宋代历史人物的研究有开创之功。没有邓先生首先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何忠礼、虞云国等当代学者也无法在邓先生开辟的研究道路上走得那么远。

    不得不说,邓广铭先生确实是真正的大师,他早在1982年就系统提出了“大宋史”的概念。所谓“大宋史”,其实就是与赵宋王朝并存的辽朝(契丹)、西夏、金朝的历史,现在还将范围扩大到了成吉思汗统一之前的蒙古草原诸部(以克烈部和乃蛮部为代表)、蒙古汗国(1206~1271,元朝前身)、喀喇汗王朝(包括分裂后的西喀喇汗王朝和东喀喇汗王朝)、西辽、大理国(包括大理段氏王朝和高升泰的“大中国”)及吐蕃诸部(以青唐王国为代表)。我很赞同书中邓先生将金朝与南宋平等看待、一视同仁的观点,更赞同邓先生所指出的虽然在今天看来金与南宋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政权但是岳飞抗金正义性仍然不容抹杀、岳飞本人仍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抗击落后集团侵扰掠夺、保卫中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明的民族英雄的观点。此外,邓教授对纷繁复杂又相互龃龉的众多史料的细密考证也颇见功力。在经过深入考究之后,得出了所谓朱仙镇大捷后宋高宗赵构用“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完全是小说家言、于史无据的论断,这是非常令人信服的。至于邓先生提出的岳飞被害实为秦桧利用宋高宗对岳飞的忌惮心理制造的一起有“诏狱”之名而无诏旨之实的冤案的观点,也是在详细考辨了众多史料后得出的相对合理的结论。如果单纯从史学的角度来看,邓广铭教授治学严谨、功力非凡,这部专著尽管文笔略显生涩但学术价值实在是高得让数十年之后的后辈学人仍只有仰视的份。

    然而,这么一部考证严谨、逻辑精密的历史学研究专著,却因历史观的问题而增加了许多不应有的瑕疵。这是令人扼腕叹息的。

    这部著作中(指新中国成立后重写的版本,非指原版),邓先生运用阶级分析法,将赵构、秦桧作为破坏抗战的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拿来大加鞭挞,同时却把岳飞视作“劳动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赋予岳飞抗金以正义性和进步性。另外,在邓先生笔下,岳飞抗金不仅维护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流域、为中国北方的开发做出巨大贡献的汉族人民的利益,还因为打击了金朝女真贵族南侵而在客观上保护了“女真族人民”的利益。这一点实在让我感到困惑。金朝南下侵略宋朝固然因为掠夺到巨额财富而使女真贵族获益,但财富的增长、疆域的扩张、大批劳动力(因金军南侵而沦为奴隶和农奴的中原人民)的掳获对普通女真族民众来说不也是有利的吗?事实上,当时的宋人也是把所有金国女真人视作一个和自己敌对的整体来看待的,不可能区分什么“女真贵族”和“女真人民”。岳飞的《满江红》词中不就有这样的句子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说岳飞抗金保护了江南地区和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先进文明少受野蛮的游牧民族(广义上的“游牧民族”,包括渔猎民族)的破坏的确有道理,但说岳飞抗金客观上符合女真族人民的长远利益未免有些牵强。更令人不解的是,在本书中邓广铭教授对岳飞其他污点多有回护,却偏偏将镇压洞庭湖平原的钟相、杨幺起义作为岳飞最大的污点来看待。按照阶级斗争史观,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的被统治、被压迫阶级,农民阶级反抗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地主阶级的斗争天然具有正义性和合理性。然而,历史事实往往是所谓的“农民起义军”滥杀无辜、奸淫掳掠、屠城杀降、疯狂掠夺城市人口(包括城市贫民)的私有财产、破坏文物古迹、践踏文化、严重摧残社会生产力,孙恩、卢循、王仙芝、黄巢、方腊、刘福通、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莫不如此,屠杀四川地区数百万人口的张献忠是其中最恶劣的代表。且不论杨幺有在国难当头之际与伪齐将领李成勾结的嫌疑,岳飞镇压钟相、杨幺民变势力也是为了巩固南宋政权对南方的统治从而集中力量对抗北方的金朝和刘豫伪齐政权,这真的应该算他的“污点”吗?

    总之,这本书在涉及与“阶级斗争”无关的内容时完全是用近代德国兰克“实证史学”“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态度进行研究,且态度客观平允而无预设立场,体现了邓广铭先生不凡的史学功力;一旦涉及“阶级斗争”相关问题,则是按预设的立场来说话,为了论证预设立场的合理性不惜扭曲史料。实事求是地说,在那个时期的历史学家中,邓广铭先生实在是很有节操、道德底线很高的学者了。君不见郭沫若老人之曲学阿世(郭老的“坎曼尔诗笺”事件不用我多说)?改革开放之后,“阶级斗争史观”或者说“革命史范式”典范作品当属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及顾诚的《南明史》。在胡氏和顾氏那里,只要你的阶级标签是所谓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买办官僚”,那么你做什么都是出卖国家、危害人民、开历史倒车的;只要你被认定为“农民阶级”、“无产阶级”,那么你干什么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哪怕是干出了灭绝人性、丧尽天良的恶事,也能替你各种辩护和洗地。于是乎,在太平天国历史上著名的“天京事变”中,玩弄权术、搞阴谋诡计、残害忠良、卑鄙无耻的洪秀全因为“出身农民”而成为了正义一方,备受迫害后无奈退避的石达开反因出身于“地主家庭”成为了“分裂革命”的阴谋分子。阶级斗争史观是一种毫无人情味、毫无人文关怀、对历史人物毫无“同情之理解”、蛮不讲理、完全用先天因素(阶级出身)来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观,也是从毛时期直到现在官方一直奉为圭臬的历史观。在这方面,虽然平心而论与胡氏、顾氏等辈相比邓广铭先生更有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一名知识分子、一名以终身从事人文学科研究为己任、一名饱含着对人类深切悲悯的学者的良知和操守,但是阶级斗争史观仍然在《岳飞传》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给这本书增加了很多瑕疵。我一向崇敬民族英雄岳飞,每次去杭州西湖必去岳王庙缅怀忠烈,也不赞同任何给宋高宗和秦桧翻案的历史观点,但我还是认为阶级斗争史观一日不去除,对岳飞的研究一日不能走上正轨。虽然我不太赞成复旦大学姜鹏先生对岳飞的评价和对岳飞案的看法,但是他的 《让岳飞回归历史》一文我仍认为说得不无道理。不能排除个人情绪和预设立场的干扰,如何能做到从史料出发平心静气地探讨一系列与岳飞相关的问题?与邓广铭先生及其弟子漆侠先生对岳飞的研究相比,浙江大学何忠礼教授对宋高宗、秦桧、岳飞、“绍兴和议”、南宋与金朝关系的研究已经较少受意识形态干扰而趋于客观平和,这是当代宋史研究的巨大进步。希望有朝一日学者们能排除阶级斗争史观的干扰而更加客观地研究岳飞。

  • 纳兰性德:婚恋市场“天花板级人物”,丈母娘眼中“佳婿第一人选”!

    作者:老贝 发布时间:2022-11-15 14:50:46

    看到红豆,你先想起来的,是不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可是有个人眼中却是:“这一双红豆,若是有一天两两分开,又该是怎样的寂寞?”一丝丝忧郁、一些些伤感…

    .

    乍看到这,你或许会觉得应是一个生活坎坷、境遇不佳的人,才会有如此哀怨细腻的情感吧?

    .

    NO,哈哈。那可真是大错特错!

    .

    没错,这人就是:纳兰容若!

    你所熟知的“人生若只初相见”“山一程,水一程”“一生一代一双人”等耳熟能详的名句作者!

    .

    出生顶层权贵之家,用现在的话,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啊”。才情盖世,还没有半点儿官二代飞扬跋扈的不良习气。风度翩翩,文武兼备!

    .

    文——年级轻轻,鼎力词坛;

    武——帝王身边的御前侍卫,前途无量!

    .

    放进如今的婚恋市场,那就是“人间富贵花”,丈母娘眼中的“抢手货”,适婚的“天花板级”人物吧!

    .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位出生就在罗马的人,享尽别人艳羡的财富与门第,却终日郁郁、伤春伤别,以致积疾于身,英年早逝,享年31岁,让人惋惜。

    .

    这本《纳兰词传》,和别的人物词传大体无差,通过六章内容,将纳兰性德的感情起落、事业起程呈现给了大家中间附带穿插了他的名作赏析。对人物有兴趣,大家可以读一读。

    .

    这本书让我觉最惊艳的是作者的文笔,尤其书中涉及人物情感的讲述,我都有一种在读一本古言小说的感觉。换个说法,如果以此为模型,感觉自己都 可以参考重写一部古言出来。举例大家感受一下.

    ——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最终只能化为他与她之间深深的凝望.

    ——如今屋舍依旧,长廊依旧,甚至院子里玉兰花树也依旧。但早已是物是人非,仿若远隔天涯。

    ——曾经那些欢乐的岁月,无忧无虑的国王,在回忆里逐渐变得苦涩起来。

    ——在思念里,度日如年地等待着秋天,等待着冬天,一年又一年。

    ——终是见面了。最后一面。他往东,她往西,就像两条交叉线,一次交集之后,越行越远,最终相隔天涯!

    .

    怎么样,即使单拎出来,在不知前情概要的情况下,读起来都甚是美好。

    .

    我在想,如果我要写一部言情小说,这本书应是要经常拿出来翻一翻、借鉴的~

    花开茶靡,叶落彼岸-陆小曼传

    5.3

    艾平 / 吉林出版集团

  • 《谈美》读后感 ——艺术与人生

    作者:Himalaya 发布时间:2015-12-30 10:44:26

    纵观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大致分为了三个板块,其一是谈对美的欣赏,其二是讲美的创造,最后引申到了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先生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这本书看完后,对人生与艺术,自己与美有了自己的感悟。

            书中开篇就解释了谈美的原因,“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要做到“免俗”。而探讨现如今美的意义,或者是美学的意义,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就是现代美学的美育,美学可以把人的存在纳入形式表达的方法,审美的本质就在于让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意味着唯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真正获得对人生的的深层把握。以我所学,美育能够成为可能的基础,是因为艺术主要就是负担人的感性认知以及美感意识的水平的职责。而审美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才能摆脱生命的慵常性,复苏被现实麻痹的感知,重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而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被技术统治的时代,艺术成为了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大潮里,唯有通过美育获得存在的感知,得到真正的本真。

            在对美的欣赏上,首先是态度问题,对一颗古松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感悟,而无论何种感悟都是带有个人的主观,这也体现出艺术与人生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引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仔细观察生活,确是如此,生活中极平常的东西都带有我们自己的主观意识,看到公寓旁边与楼齐高的参天大树,我们可能习以为常,而当我用审美的观点去看待它,它又是那么的特别。站在树底下观之,只觉望不到树尖,树干上都是风霜的痕迹,凹凸不平,却带有一种古朴美;有次站在楼顶观之,别有一番景象,居高临下,它是那么的孤立,独树一帜,显示出傲然挺立之感,不畏寒冬,心中不觉对此敬佩。当时正值我背书背的很烦闷,忽觉树都能如此不畏环境的艰难,何况人呢。我想这就是审美给我带来的精神上的体验。

            艺术与实际人生也是有距离的,而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他说“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艺术本来就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本来现实的结局完满的,而改写成文学作品后,去掉了完美,给了他一个不完美的结局,这就在于这样使得悲剧更深入人心,能够起到更大的艺术效果。我们感悟艺术作品的时候,也要记得这个适当的距离,书中的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跟鞋,表演时的声调不像平常,这都体现距离。而这个是适当的距离,距离太远变成无法理解,而太近则不像是艺术。所以朱光潜先生说“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要以主观的参与者退变为客观的观赏者。

            朱光潜先生也谈到了几点对许多人对美感的误解。美学不是享乐主义,而这个享乐指的是快感,我们欣赏一件作品时候的快感,愉悦之感,并不就是美感。“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这个也解释了我心中的的疑问,对于一件事物的喜欢,并不能说明这个事物是美的,正如“实验美学”的人做的实验,问受验者喜欢哪些颜色、条纹,而艺术上部分之和并不等于全体,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不能以大多数认为而断定它是美的。另一个误解是联想带来的就是美,“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不尽相同,看到一件事物的联想也不会相同,看到一件事物的联想只是持有实际人的态度,在它的艺术本身以外去求它的价值,这显然是不对的。最后,考证和批评也不是对美的欣赏。当你看到一件文学作品,探析作者的一切,透析写作缘由,社会背景等,这可能会在无意之中磨灭了美。“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我不能沉醉在作品里面,永远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或许对待作品,我们应该不掺加杂质,以本真之心去看待,这样也能更好地阅读作品,得到其中的真谛。

            在美的创作上,朱光潜先生谈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游戏说。“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游戏之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把艺术变得更加具体化。游戏和艺术一样是把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也是一种“想当然耳”的勾当,游戏也带有移情作作用,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这可能是受到席勒认为人有一种游戏冲动,这是以美为对象的艺术创造冲动。但是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同时,也使艺术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承担了太多的“说教”功能和“神圣”色彩,弱化了游戏的实践性、对话性和非功利性等。总之,我认为在美的创作上,朱光潜先生提到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十分正确。以前看过一段话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拿读书的钱出去旅行,古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接着就有人回复说,你不读书,即使行了万里路也只是一个邮差。说的不无道理,心中没有知识的储备,更不会说对美有任何感悟。现在的我们,应该打好基础,多充实自己,不管是知识上,还是能力上。正如书中所说,灵感是突如其来,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是不由自主的、突如其来的。“不过灵感的培养正不必限于读书。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也就是对美的欣赏上说的有一双审美的眼睛。要留心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事物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最后朱光潜先生说道人生的艺术化。以上见解可观之艺术与人生的关系紧密,朱光潜先生也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而他也把人生分为了实际人生和整个人生。实际人生只是整个人生中的一部分,艺术与人生都有一种完整性,都是以“情趣”为本体的生命精神的显现。朱光潜先生说,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我想这里的本色是指的有趣的,有源头涉水的生活,而不是机械的、干枯的生活,而是显露人生真性情的生活。

            艺术和生活的创造之中都含有欣赏,朱光潜先生说:“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而我们对于生活也要怀有一定的严肃性,正如前文所说,在持出世精神与做入世事业之间、在超脱人生与淑世主义之间的圆融。或者说,严肃与豁达尖山的艺术与人生态度,还喻示着道德精神与审美主义的同一性。我觉得这种豁达的精神很值得学习,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过度的在乎我们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殊不知这是在丧失生活的乐趣。

            而朱光潜先生说的阿尔卑斯山谷公路边的标牌:“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里生活,恰如乘坐在疾驰而过的汽车上,“慢慢走”有的人认为是以时间换空间,把实用的人暂时变成审美的人,把路旁的风景变成审美的对象。“欣赏啊”,就是完成一次完满的审美经验,体验到真正的“美”。现实世界名缰利锁,人生很难自由超脱,而我们可以怀着美感的纯粹意象的世界,看淡我们名利得失和利害关系,做一个纯粹的本真的人,即使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心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从心中开始做一个本真的人,找到我们自己人生与艺术的联系。

  •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作者:一了 发布时间:2007-03-03 14:52:54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一)

        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至于这些阶层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怎样具有着乡土社会的文化的根,后面会有详细的分析。

      在第一章里,作者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远在西伯里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因为农业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气”,所以说这个词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的农业本性。“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许多中国社会的特征都是由此而来。比如说,中国为什么早在战国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会的观念,但是两千年了中国为什么还是人制社会?就是因为这种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和邻里的熟悉性。“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的着多说么?”这种生活背景下显然没有法律和合同之类东西存在的必要,因为那都是对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现代人才需要。对中国人来说,分得太清楚未免伤了感情。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从这里来。

        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必须要识字了,因为要科学种田、操纵机器。但是实际上我的母亲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基本没有文字,长年没有阅读和书写,因此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读我的家信都很吃力。这无疑是费老观点的例证,说明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待续)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二)

    (一)在“男女有别”一节里,提到Oswald Spengler曾说西洋有两种文化模式,一是Apollonian亚普罗式的,一是Faustian浮士德式的。前者认为宇宙有一个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维持它。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后者认为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费老认为乡村社会是前者,现代社会是后者。

        且不说是不是,我对这两种文化模式很感兴趣。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对理想世界的拙劣的模仿,还有圣经中对于原罪的解释,原来都是前一种思想的表现;而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人生观,“生命是障碍的克服”,苦难越大,生命力因之越强,生活的意义因之越深。这里面隐藏了一个结论就是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结果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进而推论,我们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经历更多,这就是存在主义者加缪的观点——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二)对于男女感情,费老又说“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最后的统一是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男女的共同生活越是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序也愈是深,求同的障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需更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费老这里说的是性别差异带来的异性吸引力和爱情。我不由想到我们在感情中体会到的爱情,如果抽去了表层的性欲和生活,其实就是这种依恋感,这种恨不得和对方变成一个人的冲动。卢克莱修说“情人们热烈地拥抱在一起,情爱的牙齿顶着牙齿,但他们不能在另一方销魂,也不能成为另一个自我。”正是这种永远不能克服的距离产生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很多人难以体会这种本质的爱情,甚至用性或者“在一起”代替爱情,无疑是对爱情的肤浅的理解。

    (三)在“礼治秩序”里,费老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若是法治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私情和冤案发生,若是人治就不会有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总说身不由己烦恼重重了。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儒家说“克己复礼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

    (四)接着,在“无讼”里,费老接着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

        我想到在我的家乡,很少有争端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家务纠纷或者两家发生了争执,一般都是找村里能说会道的“明礼人”来“评理”。很少有人想到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打官司被认为是“丢人”的,不管你有理还是无理。当然过了这么多年,中国农村的乡土性已经有所稀释,乡村里的家长和长老们的影响力慢慢下降,村里以前经常为人评理的人现在只不过是个婚丧嫁娶仪式的主持者,平时喜好赌博,在乡亲中已经没什么威信。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三)

    在下面几节里主要讲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具体统治进行方式。

    (一)在“无为政治”里。费老总结论权力的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社会冲突和剥削统治产生了权力,一种认为社会合作和社会分工产生了权力。一个来自于暴力,一个来自于契约。费老认为两者并不冲突同时存在,前者成为横暴权力,后者称为同意权力。接下来费老认为中国乡土社会这两种权力都很微弱,因为一方面农业经济的剩余价值不多,横暴权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被陈胜吴广之流推翻;另一方面农业经济基本上自给自足,“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关门自给。”所以依赖社会分工存在和壮大的同意权力也很微弱。最后费老说“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是专制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维持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的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这个我不是很同意,依我的生活体验,中国农村的权力基本上还是以同意权力为主的,因为上面说到“礼治社会”,所谓“礼”难道不是大家在生活中相互协调达成的一致吗?乡绅和长老们的调节纠纷的权力和威信,不是同意权力吗?

    (二)在“长老统治”里,费老在上述两种权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化权力的概念。它产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或者说是爸爸式的,是Paternalism。家长对孩子的权力是既非横暴又非同意的,是基于血缘事实和社会经验的。孩子们必须遵从长辈的意愿,以适应这个他并不了解的社会,他没有选择的机会;但是父母并不从教育孩子这件苦差事上面得到实际的好处,父子之间也没有本质的利益冲突。但是“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的手下过日子为难过。”孩子们受到的教化是全方位的、深入到每一个生活细节的。而且教化的权力由于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又扩大到成人之间,这就是长幼之别,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长幼分得这么清楚,兄弟姊妹叔伯,每个前面都要加一个数字“大哥”“三姐”“二叔”,相比之下,英语中只有brother、sister、uncle等。

    (三)在“名实的分离”中,费老又提出了时势权力的概念。与教化权力产生于社会继替不同,时势权力产生于社会变迁。哪个占主导是由社会变迁的速率决定的。如果社会的变迁速率慢得和社会继替的速度相同,那么就没有革命的需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社会变迁被父子之间的更替消化掉了。但是社会变迁快到社会继替消化不了的时候,就会出现“父不父,子不子”的情况。旧的传统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需要加速的改变和革新了。这时候就会出现“时势造英雄”,由有才能的人出来充当文化英雄或者政治英雄,推动社会向前变革。从这个角度看,苏俄的专制统治和沙皇的统治是不一样的,后者是横暴权力,而前者是时势权力,社会主义者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充当了文化英雄的角色,带领苏联国家和人民加速实现现代化。这样也可以理解英国为什么可以不流血的实行各种富于基本性的改革,就在于社会的领导者可以及时顺应社会变迁和历史潮流,所以不致发生流血革命。

        回到乡土社会,“中国思想史上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之外,自从定于一尊之后,也就是在注释的方式中求和社会的变动相适应。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儒家经典只有那几部,但是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诠释版本,一代又一带人对经典做着自己的诠释,经典诠释著作要比经典多得多。形式没变,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中国人虚伪的劣习也由此而来,因为长辈和经典的权威不可侵犯,只有通过歪曲解释和阳奉阴违来实现自己的意愿。就像费老说的,“虚伪在这种情形下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

    (四)在最后一节“从欲望到需要”中,费老认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还举了北方人爱吃大蒜为例,这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文化对欲望有着筛选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但是我不同意,爱吃打算并不能说是欲望,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并不是所有的“我想”都是欲望,“我想吃饭”是欲望,但是“我想吃米饭”就不能说是欲望了。因为欲望应该是人之本性,很多地方的人们饿了并不想吃米饭。这种应该叫需要,需要是带着个人、文化和地域的烙印的。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欲望是什么呢?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延绵,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会有五味之好。”

        我觉得“食色性也”这句话揭示了欲望的本质,“食”是为了人个体的生存和延续,“色”是为了代际之间的继替和延续,满足了这两点,一个物种就可以绵延不绝,这样看来,人类只是一种普通的生物而已。所以说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动物性,是人类之所以能够繁衍到今天的生物机理。但是单纯的欲望并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节制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人会思考,会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之快,能够有计划地行事,通过长时间一系列的活动来达成目标,才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以前我说理想因为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不是人的本性,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与生俱来的是动物性。动物的意识中是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它们只生活在现在,而人生活在一个延续的历史中,不仅是个人的延续,也是代际之间的延续。

        这才是人类的伟大之处。

    <<完>>


下载点评

  • 排版满分(3510+)
  • 可以购买(438+)
  • 博大精深(3109+)
  • 无漏页(884+)
  • 无多页(1089+)
  • 下载快(9105+)
  • txt(1044+)
  • 赞(5710+)
  • 书籍完整(8710+)
  • 愉快的找书体验(496+)

下载评价

  • 网友 仰***兰: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9-16 10:37:06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谭***然: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9-16 09:45:54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相***儿: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9-16 10:30:25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师***怀: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16 09:53:20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游***钰: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9-16 09:56:45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孙***夏: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9-16 12:10:21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曾***玉: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9-16 09:56:00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步***青: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9-16 11:13:46 )

    。。。。。好

  • 网友 隗***杉: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16 12:03:4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方***旋: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9-16 09:46:5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同作者: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编的书籍:

  • 建筑施工脚手架构造与计算手册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建筑施工脚手架构造与计算手册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建筑施工脚手架构造与计算手册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图解建筑工程作业指导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图解建筑工程作业指导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表格填写范例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过程资料表格形成及填写范例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书籍:

  • 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实践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实践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伺服与变频应用技术项目化教程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新托业全真题库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新托业词汇本领书(2018年托业新题型!托业词汇畅销书全新修订重磅回归!)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30天征服新托业阅读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一本书扫清SAT语法盲点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2022年考博英语一本全周计划 第6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2020考博英语核心词汇33天速记手册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解密GMAT句子改错:语法体系与语义逻辑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最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