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下载屋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 mobi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8-24 13:20:0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mobi 下载地址 网盘 在线 202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mobi格式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8417134
  • 作者:张智涌 编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3-12
  • 页数:247
  • 价格:21.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8-24 13:20:03

内容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编写。全书共14章,包括土方工程、砌筑工程、爆破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钻探与灌浆工程、吊装工程、施工导流与基坑工程、土石坝工程、隧洞工程、水闸工程、混凝土坝工程和水电站厂房工程等。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为中等职业学校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和农业水利技术等水利类专业的教材。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编写。全书共14章,包括土方工程、砌筑工程、爆破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钻探与灌浆工程、吊装工程、施工导流与基坑工程、土石坝工程、隧洞工程、水闸工程、混凝土坝工程和水电站厂房工程等。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为中等职业学校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和农业水利技术等水利类专业的教材。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最美江湖骗子 发布时间:2022-12-09 17:06:59

    非常不错的科普类绘本,内容详尽,图文并茂,易读有趣。

  • 作者: 民工小李 发布时间:2020-06-14 10:05:37

    本书是比较简短的小册子,对中能兴业十分尊重,但是本书站在十几年后来看,确实简单了一点。A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报表质量有了提高,也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所介绍的内容在公司金融,CPA教材,达摩达兰的著作里都能找到,如果是学这个专业的或者是已经工作了的研究猿来说,其实本书的内容基本上上学的时候都学过了。另外研究公司不能只从财务数据上来研究,还是要深入研究定期报告,行业,公司产品的情况。而且定性往往比定量更重要。

  • 作者: 诚猫 发布时间:2016-09-03 18:48:58

    看到在推,想说#千万别买!千万别买!!千万别买!!!#这得浪费了多少纸白砍了多少树啊!

  • 作者: 假行僧 发布时间:2015-03-23 05:00:56

    看反乌托邦三部曲的顺序恰巧是倒过来的,无疑1984最惊艳也最具声名,但后两本明显都受到了这一部开创性的影响。另外书中的插图很棒。

  • 作者: 黛安Diane 发布时间:2010-02-06 17:20:01

    喜欢流畅的语句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一本不可多得的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

    作者:大大秀 发布时间:2019-07-29 15:18:56

    该书对焦虑障碍和恐惧症的理解较为深刻,对认知疗法的操作,及焦虑或恐惧提供了很多实效的方法,

    是一本值得反复揣摩阅读的专业书籍。

    这本书分两部分,第1部分是理论和临床观点,这一部分主要是由认知治疗之父贝克着笔,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焦虑症的症状及意义、威胁反应的认知模式、认知结构和焦虑产生的规则,并提出焦虑障碍的核心是脆弱性,而且非常清晰的描绘了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简单恐惧症,广场综合恐惧症以及评价性焦虑症。这本书的讲解非常专业科学,这部分有涉及到图式、意向、认知偏差、激活等词汇,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性。完全可以拿来当作专业教材。当然,业余兴趣爱好者也可读,在读的时候不必纠结于某个点是否理解透彻,就和唐诗宋词一般,哪怕无法一一体会透彻,但是整体的意境和意思能够理解了,也是美事一桩。或许有焦虑症或恐惧症患者担心读了之后有没有反作用,可否读。我个人的意见是可以读,应该读,读后更深刻地理解症状是如何来的,是如何运作的,是否被误诊、可以选择的办法有哪些,更深刻地理解到心理咨询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双方共同的努力。认知疗法带有教育的意味在里面,教育性的方法就隐含了一个概念,学会学习,结合自己的体会认真看,是一种自我教育。所有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自救。

    第二部分认知疗法的技术与应用是由埃默里着笔。具体阐述认知疗法的一些基本方法、策略和技术。这部分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细细咀嚼,可以发现认知疗法甚至是CBT的精髓都在其中。例如情绪-认知-身体循环模型、证据是什么?对错误逻辑的分析、三栏技术、五栏技术、检验假设等。

    接下来记录三个小点与两个联想。三个小点:

    1.

    焦虑症有它的适应性。

    焦虑是应对威胁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生存的机制,是一种防御模式。

    2.区分:

    焦虑和病理性焦虑

    ,如果焦虑是由现实引起的,会随着危险的丧失而丧失,这种焦虑是正常的反应。

    焦虑与恐惧

    ,焦虑是一个情感过程,恐惧是一个认知过程。

    恐惧症与惊恐,

    恐惧症指的是对一个特殊对象的害怕,惊恐是一种强烈的严重的,伴随其他强烈生物运动神经和认知症状的焦虑状态。

    3、应对焦虑,记住AWARE。

    A-Accept,接受焦虑,因为情绪你越拒绝它,它越强烈,

    W-Watch,监督焦虑,在记录和监督情绪的过程中,自我和焦虑分离出来了。

    A-Act,带着焦虑行动,带有森田疗法的意思在里面。焦虑就焦虑,但是工作要正常进行,哪怕速度慢些。

    R-Repeat,重复上面的步骤。

    E-Expect,期待最好的。只要活着就有焦虑,期待未来的焦虑,摆正自己的位置。

    两个联想:

    1、AWARE是觉察的意思,焦虑,我们觉察到她的存在,但是具体成分、程序、背后的信念、强度、周期,不一定能够觉察到,所以我们就该好像品尝葡萄干一样,觉察焦虑或恐惧的情绪,把其褶皱、层次给尝出来。

    2、在读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时,我发现认知疗法与元认知干预技术、CBT有很多相关联的地方。“惊恐发作”我联想到“癔症”,虽然他们并不是一回事。

  • 大众认知如何被塑造:恐龙真的像侏罗纪世界那样吗?

    作者:芸淡风倾 发布时间:2022-06-20 14:55:45

    小冒坚持原创的806篇

    月读20本书14: 恐龙曾经无比辉煌,但是又无法逃脱灭顶之灾,这种虚无的宿命感故事,自带吸引力,历史的缝隙里,就会滋生出很多故事。

    《侏罗纪世界》3在一片萧条中,依然热度不减,哪怕褒贬不一,口碑低于前作,甚至有吃恐龙系列的老本的嫌疑,

    所以,以人和故事线为主,恐龙成为大型背景道具的新作,才被人诟病,

    谁在乎爆米花大片的套路故事和不切实际的人类英雄开挂,我们想看的就是推陈出新的巨型生物呀!

    不可否认的是,哪怕套路这么多,我们依然会对特效中的恐龙疯狂心动。

    还有那些散落在环球影城的主题公园,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化石标本,以及绝不少见的会跑会跳会叫的仿真模型。

    所以在打开这本《为什么我们迷恋恐龙》的时候,我一直想当然以为,就是一本内容详实的科普总结书,恐龙百科大全。

    但其实,真心热爱研究的作者,旁征博引,全彩插图,集结了丰富恐龙文化史的进化历程,通过映照人与恐龙的复杂关系,其实也在发人深思:

    我们的认知,通识,包括历史观,是如何被塑造的?

    01 古生物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恐龙被偏爱?

    我曾经听过最冷门的学科——古生物学,导师都比学生多,只要愿意报名,就能成为众星捧月待遇好的孤苗。如果招生连续失败,有可能就会取消。

    也许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信息爆炸短平快的现代社会,大家都在着眼未来,早已灭绝的古生物,看起来确实冷僻无用。

    所以恐龙的盛行,细想之下,真的是一件神奇现象。

    从远古神话到当代主题公园,恐龙对人类文化、艺术、文学、科学等方面造成了深远影响;绝无仅有的VIP待遇。

    我在作者讲述的文化史的发展中,接受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化传播,认知塑造的观点。

    1.恐龙符合神话设定

    人们爱讲故事,听故事的习惯一直不曾改变,

    随着人类对世界认知的进步,恐龙也成为多重寓意的化身

    恐龙的灭绝与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基督教中的世界末日文化产生了共鸣。它们庞大的体形和力量都暗示着史诗般的帝国和战争,甚至可能代表着末日决战。

    这是想象和创作里最喜欢的题材:

    它曾称霸地球,它又灭绝于一旦;它残暴凶猛,又有舐犊情深的一面;

    它们曾经无比辉煌,但是又无法逃脱命运,这种虚无的宿命感故事,自带吸引力,历史的缝隙里,就会滋生出很多故事。

    2.代入感——一代又一代的发扬光大

    正如海伦·麦克唐纳(Helen Macdonald)所说:“我们用动物来放大自己的性情,将它们作为简单又安全的港口,寄存我们心有所感却经常无从表达的事物。”

    现代人挥之不去的痛:生活琐碎平凡,微不足道,消磨在扯淡和官僚主义中,汲汲营营。

    恐龙故事的吸引力,甚至可以代入几分孤绝的英雄寓意。

    比起很多超自然力量的传说,它们的存在,更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从未远离死亡,但又有我们自己所缺乏的戏剧性和直截了当。

    3.社会发展中的文化诉求

    根据米切尔的说法,恐龙“是现代时间感的缩影,同时代表着古生物学中的‘深远'地质时间,以及现代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创新和淘汰周期”。

    恐龙的形象经常是在战斗,它们始终在为了生存而相互竞争,与现代企业和帝国如出一辙。它们的故事包含物种、理论和地质时代的一代代演替,就像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尚和流行。

    所以恐龙这两个字的背后,不只是自然科学,生物历史,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明的传播,民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是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02 被塑造的大众认知:恐龙真的是这样吗?

    书中另外一个新奇的观点,是一种怀疑式的反问:

    没有人不知道恐龙,但它们真的是我们知道的这个样子吗?

    作者带着我们,将时钟拨回几个世纪之前。

    就像我们现代人不理解当时人们对恐龙的外形,习性的迷惑不解,不能接受,无法想象,当时的人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如此想当然地接受了恐龙的存在,以及流行文化中的种种信息。

    书中详细介绍了很多恐龙从发现,建立学科,到成为流行文化的符号的历史,很多都是颠覆性的认知。

    我才会恍然大悟,我知道的恐龙和学术研究下的恐龙,其实存在不能忽视的偏差。

    比如关于龙和恐龙,在流行的传说中,恐龙从来都不完全是科学的化身,而龙也不完全属于神话。两者始终都是混合了事实、猜想、传统和幻想的产物。

    恐龙玩具、《侏罗纪公园》等电影和其他流行娱乐活动模糊甚至消除了两者之间的界限。

    很多简单粗暴的作品,都倾向于把恐龙塑造成大家以为的邪恶之龙的形象,永远无法满足的食欲和破坏欲,放大了生态中的掠食现象,来发泄大家都恐怖,暴力,刺激的需求。

    但其实作为真实存在的动物,片面地孤立地只看一个点,一定是有失偏颇的。

    掠食者,也只是为了生存,正常的社会化动物,一般不会产生多度杀戮的行为——

    当然有例外,比如纪录片里一只反常的反社会杀手公狮,比如第一部《侏罗纪世界》里的基因重组大boss新物种。

    但多年熏陶之下,是不是想起恐龙,就是那些被专宠的掠食性恐龙的残暴形象?

    其他呢,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们已经逐渐分不清,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究竟是想象还是真相。

    就像孩子们喜欢那些被美化过,缩小过的恐龙玩偶,那些打动人心的恐龙世界,可能就是成年人的想象力童话,商业社会的产物。

    这也确实是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速率太快,内容太多,我们也很难判定,是否真实可靠准确新鲜。

    人们更能接受怎样的想象,也会透过这种文化传播的力量,引导加强这种观点的影响力。

    哪怕这些观点是谬误的。

    倒也不是非要上纲上线,因为很多非必要的学术知识,未必是我们的兴趣所在。也不是非要通过这本书,背下来所有新知识点,更新自己的所有恐龙认知。

    我只是由衷的觉得,这一点再一次提示了我们:

    1.知识的获取,不能完全来源于虚构的影视剧作品,不加辨别,就信以为真。

    就算创作中请了专业人士做顾问,也无法避免有偏差,取舍,再创作,想象。

    真想要了解,寻找正确恰当渠道,毕竟书籍也好,学术研究也好,都有错误。

    2.我们有很多习以为常,意识不到的错误印象,根深蒂固,广为人知。

    不是非要怀疑一切,只是当听到不同的声音的时候,我们能更加宽容温和,而不是简单粗暴一票否决。

    03 流行文化的盛行,利与弊?

    恐龙,应该是流行文化和自然科学相互推进,相得益彰的好例子。

    但同样地,文化“通俗化”的共性问题,在恐龙这个符号上也一样明显。

    比如,爆米花大片逐渐悬浮,只追求技术性的视觉,深入人心的是电影,而不是技术。

    任何工具,技术,艺术形式都是为了电影和观众的互动在服务。

    各种未经推敲确认的碎片化信息,代替了深度阅读,成为我们的认知来源;

    流行文化的火爆,引导更多年轻人,投身快餐网红文化,甚至不再有学术研究的美好梦想。

    通俗的文化,就代表着大众。简单易懂,才能流行和传播。这是人之常情。

    但就像电影不能取代严肃的学科研究,流行文化也不该以碾压的趋势,灭绝其他的可能性。

    所以我真的很欣慰,不仅有人认真科普自然历史学科里的恐龙,甚至还有像这本《为什么我们迷恋恐龙》这样,用科学眼光揭示为何会产生痴迷恐龙的文化现象,为何会广为流传,是可以从心理、文化、神话学、宗教学和历史的角度去研究,与社会发展的的息息相关,更可以研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学和文化发展史。

    当我们以为快乐的侏罗纪电影,想要了解更多知识的时候,这些小众晦涩领域的书孩子,还有人坚持做着这些科普和研究,真的很好。

    作者:小冒,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腾讯新闻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 专业的那部分不好懂

    作者:林大头 发布时间:2010-05-23 10:30:45

  • 《我的探险生涯》的译本问题及其他

    作者:Z國病人 发布时间:2021-11-02 09:03:46

    《我的探险生涯》的译本问题及其他

    一、译本问题

    My Life As An Explorer是瑞典探险家Sven Hedin所做的一部自传,初版于1925年的New York。初版为英文本,正如Hedin在德文本的自序(见下述李述礼译本)里所说,“这本书最初是为着美国读者著的”。初版我没有读过,我读过的是三个中译本,下面就分别说一说这三个中译本的优劣。

    第一个中译本是孙仲宽译的。这个译本初版于1933年,题作《我的探险生涯》,由“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理事会”作为“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之一印行。我读的是1997年经新疆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的版本。该书的整理者杨镰在“代序”中说:“1932年,李述礼翻译的中文本由开明书店出版了,题为〈探险生涯——亚洲腹地旅行记〉。”“孙译是经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团员、著名科学家丁道衡校订,而且出版在李译本之后。从文字本身看,孙译或更通顺一些。”他在这两段话中,犯了两个错误:1)李译本初版于1934年,事在孙译本之后;2)从文字本身看,孙译并不更加通顺。实际上,我最初读的就是孙译本,这也是我读Hedin的第一本书。我读过之后,感觉翻译得很糟糕。虽然作者的经历是不凡的,但还是很难让人有读下去的胃口。不过这个中译本的译名颇为精当,这是它的优长所在。而据杨镰推断,译者的底本应是一种英文本。如果真是这样,则英、中二语之间不经其他语种的过渡,自然是很好的。

    第二个中译本是李述礼译的。这个译本初版于民国二十三年,题作《探险生涯——亚洲腹地旅行记》,由开明书店所出。我读的是民国三十八年的五版。1980年上海书店曾根据这个译本影印过,影印的底本应该就是我读的这一版。我对这个中译本的译名不大满意,因为“亚洲腹地旅行记”这七个字完全是平添的。虽然这样的平添,不难找出相当的理由。根据这书的译后记,可知译者此前曾译过Hedin的《长征记》和《霭佛勒斯峰》。译者所译的《长征记》曾因译文不流畅受到过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中方团长徐炳昶的批评,故而在这次翻译My Life As An Explorer的过程中颇有发奋之意。我读过后觉得他还是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译者自言他是从德文本译出的,则他所用的底本,已非“第一手材料”。不过开明书店的这本书印制颇为精良,阅读以外,留着收藏也是很好的。

    第三个中译本是周山译的。这个译本是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出的。这个译本在豆瓣上的评价比较一般,但在我看来,其实也是颇可读的一个本子。译者的文笔是流畅的,而且毕竟翻译得晚,距离时下人们的语言习惯也更贴近些。这个译本的真正硬伤有两个:一是译者对于中亚地理并不十分熟悉,如译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为“博卡拉”一类,确实是不该犯的错误。博卡拉为尼泊尔城市,在当下地理界,布哈拉与博卡拉二名几为定译,二者是不应混淆的。虽然从音译的角度上说,布哈拉和博卡拉或许也没多大区别(捎带着说一句,痛仰乐队有“博卡拉”一歌,没什么歌词,不过还是很值得一听)。二是这个本子相较孙译、李译要少一章。具体来说,这个本子并没有把第六十四章译完,而是把第六十五章浓缩为一段话缀在了没译完的第六十四章后面。这种做法,如无相当理由,自然是很奇怪的。这个译本的书名同李译一样,都是我所不能赞成的。同时这本书前后没有任何说明,读者因此不能知道译本所出,这也算是个缺陷。

    二、其他

    由这本书的译本问题其实不难联想到两个一般性的翻译理论问题。这两个问题或许是老生常谈,但在这里还是不妨一说。

    一是当一本书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时,译者或者出版者是否应当避免自作主张、改变题目?我以为是应当避免的。我以为,当一本书被呈现在读者面前时,论贡献,究竟以书的作者为最大。所以,不论是翻译还是出版,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地去尊重、保全作者的原意。即如这本My Life As An Explorer,直译过来应当是“发现家的我之一生”(见李译本译后记)。不过或许是因为太拗口了,孙译本就直译作“我的探险生涯”,这种译法是非常好的。可是“亚洲腹地旅行记”这七个字从何而来呢?译者和出版者为销路计,在出版时往往改变原名,这种做法不论中外都是很常见的。但“从来如此,并不就对”,作者本身甚或也不以为意,不过在我们认死理的人看了,总还是要替他辩个是非黑白的。

    二是当一本书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时,最好不要经过别的语言的过渡。其中的道理我想是不消多说的。从前的条件不许,倒也罢了,现在学外语的人这样多,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就应当有一种理论上的自觉,即“如果我不能掌握作者写作时采用的语言文字,那不妨把这翻译工作交给能够掌握它的人去做好了。抛开原本,根据译本进行翻译,它的弊端是很多的。”这种议论,务实的人不免要斥之为“天真”,但我想对于这种“无益之谈”,苏格拉底应该是很欢迎的。

  • 《病毒星球》读后笔记整理

    作者:RoRo Lo 发布时间:2020-01-28 11:59:45

    一、病毒(Virus)名词的起源:

    “病毒”这个词是自相矛盾的,承自罗马帝国,当时的意思是蛇的毒液或者人的精液。它原本就包含了两面性,一面是能给予生命的物质,另一面则代表致命的毒液。病毒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致命的,但它们也赋予了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创造力。创造和毁灭又一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二、关于噬菌体(侵袭细菌的病毒)

    概念:噬菌体(phage)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也是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

    结构:噬菌体有着小盒子一样的外壳,里面包裹着盘绕在一起的基因组,整个小盒子下面长着几条蜘蛛腿一样的爪,落在细菌细胞表面后,把自己的DNA喷射到细菌细胞里。

    分类:溶菌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

    ①溶菌噬菌体:在增殖的过程中就会杀死宿主。

    ②温和性噬菌体:此类噬菌体感染了宿主后,宿主并不会爆开并释放新的噬菌体,相反,这些噬菌体的基因组会整合到宿主自己的基因组里,然后宿主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照常生长和分裂,这时候,宿主和噬菌体仿佛合二为一了。

    (ps:然而,温和性噬菌体的DNA有时也会觉醒,把宿主细胞征用为自己的复制工厂,制作出更多噬菌体,然后像溶菌性噬菌体一样爆裂而出,去感染更多细胞。

    无论如何,在温和性噬菌体整合到细菌里之后,其他噬菌体就没法再入侵同一个细菌了,细菌就像免疫了一样。)

    我们的身体里也到处都是噬菌体,人体携带着10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里驻扎一些噬菌体不足为奇。

    每天,噬菌体都在我们体内杀灭大量细菌,而这个自然的过程也并没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任何损害。

    碎片认识抗生素:

    >> 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用,对病毒丝毫起不了作用。

    (ps:有时候,医生开抗生素,只是因为很难确诊病人究竟是感冒还是细菌感染,还有的时候是焦虑不已的病人指望医生做点什么,医生就开点抗生素作为回应。

    抗生素不仅无法治感冒,还把我们所有人都置于另一种危险之中。抗生素滥用,促使细菌在人体和环境中演化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这样非但没能治好他的病人,还提高了所有人遭遇其他疾病的风险。)

    作为最后救命稻草的那些抗生素也早晚会失效——演化的强大力量会让细菌产生新的抗性。科学家竭力研发新的抗生素,但一项新药的研发从实验室到上市,可能耗费超过十年的时间。抗生素不再是我们对抗细菌的唯一武器。

    如今,距离德雷勒医生发现噬菌体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之久,这些病毒或许终于可以成为现代医疗的一部分。

    >> 但大多数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可以适应我们的身体。它们每次复制,新病毒的遗传物质都会出点小错,我们称这些小错误为“突变”。有些突变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有些则让病毒不能自我复制,还有极少数突变能给(禽流感)病毒带来繁殖优势。

    自然选择了有利于病毒的突变。有些突变能改变锚定在病毒表面的蛋白的形状,让病毒更有效地攀附在人细胞表面,还有的突变能帮助它们进行人际传播。

    病毒的创造性和存在合理性:

    >> 温和噬菌体完美地融合在宿主的DNA中,当宿主繁殖时,在复制自身DNA的同时也会复制病毒的DNA。只要温和噬菌体的DNA在复制过程中能保持完整,它就保留了重获自由的机会,时势艰难时,噬菌体能再次脱离宿主而出。但是经过足够多的世代,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里总会出现一些突变,让它再也不能逃脱,这时候,它就成为了宿主基因组永恒的一部分。

    >> 海洋聚球藻(Synechococcus)是一种在海洋中含量非常丰富的细菌,它们包揽了全球约1/4的光合作用。科学家仔细分析了海洋聚球藻样本中的DNA,从中发现了捕捉光子的蛋白编码基因,而这种蛋白基因正来自病毒。科学家甚至也在海里找到了携带光合作用基因的自由漂浮病毒,这些病毒正在等待遇到新的宿主。粗略估算,地球上10%的光合作用都是病毒基因开展的。也就是说,你每呼吸十次,就有一口氧气是病毒惠予的。

    >> 科学家发现,所有现存生物的基因组中都有镶嵌的痕迹,正是病毒充当了载体的角色,在基因组中引入成百上千的新基因。

    >> 基因的历史——至少是海洋微生物和它们所携带病毒显示出的基因的历史——更像是一个繁忙的贸易网络,这个网络可以一直蔓延到数十亿年前。

    >> 特定的条件下,细胞会被迫生产出大量新病毒——先合成病毒的基因和蛋白质外壳,接着把病毒从细胞里释放出去,进一步感染其他细胞。如果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不小心插到了错的地方,就有可能让宿主细胞发生突变。逆转录病毒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开关”,这些开关能作用于宿主细胞,让插入位置附近的基因开始合成蛋白质。有时候这些开关会打开一些本来应该关闭的宿主基因,这就会导致癌症。

    >> 我们每个人的基因组中携带了近10万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DNA片段,占到人类DNA总量的8%。反过来看,人类基因组中2万个负责蛋白质编码的基因,也只不过占到1.2%而已。

    >> 虽然这类病毒DNA中的大多数都没用,但我们的祖先也的确“征用”了一些对我们自身有好处的病毒。如果没有这些病毒,我们甚至没法出生。

    病毒抗击史:

    *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也让美洲原住民第一次接触到了天花病毒。结果这些欧洲人无意中随身携带的“生物武器”,让入侵者在对抗中占了上风。美国土著对天花毫无免疫力,在感染病毒后大批大批地死去。15世纪初西班牙征服者抵达中美洲后的几十年里,超过90%的土著死于天花

    * 世界上第一种有效预防天花传播的方法可能出现在公元900年的中国。医生会从天花患者的伤疤上蹭一下,然后摩擦到健康人皮肤上的切口里(有时他们也把伤疤做成可以吸入的粉末,来给健康人接种)。这种过程称为“人痘”接种,通常只会在接种者的手臂上形成一个小脓疱。脓疱脱落后,接种者就对天花免疫了。

    * 詹纳把他发明的方法称为“种痘”(vaccination),这个名字来源于拉丁语的“牛痘”(Variolae vaccinae)。

    * 到1977年,埃塞俄比亚记录了世界上最后一例天花。整个世界彻底告别了天花。

    * 在2011年,他们正式宣布,牛瘟病毒已经从地球上消失。

    * 2003年SARS,8000人被传染,900人死亡。与之相比,流感每年大概会导致25万人死亡——可以说,我们成功躲过了SARS朝人类射出的一颗子弹。


下载点评

  • 目录完整(695+)
  • 中评多(948+)
  • 体验满分(756+)
  • mobi(854+)
  • 无漏页(666+)
  • 书籍完整(1068+)
  • 章节完整(997+)
  • 引人入胜(447+)
  • 经典(834+)

下载评价

  • 网友 宫***玉: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09-16 09:40:13 )

    我说完了。

  • 网友 国***舒: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9-16 09:44:2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后***之: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9-16 09:41:14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汪***豪: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16 09:42:52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师***怀: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09-16 09:39:44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隗***杉: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9-16 09:46:2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师***怡: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9-16 09:45:15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郗***兰: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9-16 09:36:05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堵***格: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9-16 09:42:32 )

    OK,还可以


同作者:张智涌 编的书籍: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书籍:

  • PMP考试32小时通关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PMP考试32小时通关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体育教学工作的科学组织与管理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网络工程师考前冲刺100题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网络管理员5天修炼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金牌网管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网络管理员5天修炼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金牌网管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金牌网管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 网络工程师5天修炼(第三版) txt epub kindle 下载 电子书 2024



最新书籍